高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3讲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 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v(2)位移公式:h 2(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21)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也等于末速度的一半,即 gt。 2(2)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下落的位移差 h(T 为时间间隔)1(2011重庆高考)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 2 s 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A10 m B20 0 m D40 Bh 1022 m20 m。 12 12 2、竖直上抛运动1运动特点加速度为 g,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阶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v 0(2)位移公式:hv 0t 2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0(4)上升的最大高度:H ;)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时:t。 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竖直上抛运动的实质是加速度恒为 g 的匀变速运动,处理时可采用两种方法:(1)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阶段和下落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 (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 速度 a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 习惯上取 方向为正方向,则v0 时,物体正在上升;, 3、物体在抛出点上方; h(1 )0。 0,即 为 A、B 在空中相遇的条件。 球的最高点相遇时,应有 h,且 t ,解得。 12 时,在 B 球上升过程中两球相遇。 案见解析失误探因 1审题方面(1)不理解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错误地认为 A、B 一定在 B 上升过程中相遇。 (2)错误地认为 A、B 相遇点在 A、B 初始位置连线的中点。 2知识应用方面由于没有正确判断出 A、B 在空中运动的几种可能情况,导致漏解或错解。 名师点评 (1)解决此题应注意理解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注意运动过程中的拐点最高点,最高点是两个过程的分界点。 (2)解决临界问题,关键是找出临界条件。 一般有两种基本方法:以定理、定律为依据,首先求出所研究问题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解,然后分析、讨论其特殊规律和特殊解;直接分析、讨论临界状态和相应的临界值,求出研究问题的规律和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