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三年真题高频考点精选 考点03 力学中的三种力和受力分析内容摘要: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1.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地面附近,重力的大小等于 . 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哪个物体上。 压力、支持力、绳子中拉力都是弹力,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绳子中拉力方向沿绳子方向。 弹簧(橡皮筋)中弹力大小遵循胡克定律,F=弹簧中的弹力一般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解答。 3. 摩擦力是指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 2、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的大小范围:0 体大小一般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解答。 4. 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方向一定垂直。 接触面处有弹力时不一定有摩擦力。 受静摩擦力作用时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时物体不一定运动。 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5. 受力分析是把研究对象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画出受力图的过程。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是先分析重力和电场力磁场力,再分(弹力和摩擦力)。 受力分析的步骤是:(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物体。 (2)隔离物体分析受力。 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 3、离出来,只分析周围物体有哪些对它施加了作用力。 (3)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符号。 (4)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 【最新三年高考物理精选解析】1. (2012海南物理)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2. (2012广东理综物理)如图 3 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4、均为 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 G, G B. 和2和 D. 和12312.【答案】:B【解析】:左右两绳的拉力合力等于 G,由 2G,解得 ,选项。 3(2010 安徽理综) L 型木板 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 相连,如图 2 所示。 若 P、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 则木板 P 的受力个数为A 3 B4 C5 D64 (2011 山东理综卷)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 a、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 开始时 a、b 均静止。 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 5、力 ,b 所受摩擦力 ,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 )A 小不变 B. 向改变C . 然为零 D, 向向右4【答案】:析】: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弹簧对木块 b 作用力方向向左,向向右;由于弹簧弹力不能发生突变,剪断瞬间,弹簧弹力不变,a 所受摩擦力 ,不变,选项 确。 5.(2010 新课标卷)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 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 用大小为 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B、 C、 D、211l21l21l图 2:k= ,选项 C 正确。 21【点评】在应用胡克定律时要注意公式中 x 为弹簧的形变量。 6.(2012浙江理综)如图所示,与水平 6、面夹角为 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物体。 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 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 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向垂直斜面向上【答案】:A【解析】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分力为 于细绳拉力,由平衡条件可知,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选项 A 正确。 7. (2012海南物理)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答案】:析】: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选项 确 误。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8 (2012上海物理)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 A、B 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 上表面水平。 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 受力的示意图为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