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入侵与名族危机教案内容摘要:
的权利,大批传教士纷纷进入中国,教会势力迅速发展。 各国传教士在沿海、沿江建立教堂,招收信徒,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加上一些外国传教士在华搜集情报,协助本国政府侵略中国,使得中国的反教会斗争自发地与保卫边疆斗争相结合。 反教会斗争也得到清政府守旧官员和地方士绅的同情和支持。 反教会斗争虽有排斥异端和盲目排外的一面,表现出较浓厚的保守性,但它更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其本质和主流是以维护国家主权为目的的反帝爱国斗争。 所以它能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兴起以后, 1900 年 4 月,列强照会清政府,要求清政府坚决镇压义和团,并聚集舰队在大沽口向清政府施加军事压力。 5月 28日,各国公使看到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正式议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清政府屈 服于列强的压力,准许外国士兵保护使馆。 5月底至 6月初,各国侵略军 400多人以保护使馆为名进驻北京使馆区。 随后,列强不断向中国增兵, 24艘各国军舰集结在大沽口外, 2020多名侵略军聚集在天津租界,随时准备发动战争。 6月 10日,英德法俄日美意奥等八国组成联军,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发动侵华战争。 清政府先宣战后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八国联军在中国土地上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屠杀和抢劫。 1901年(旧历辛丑年) 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被迫与 11 国(义和团和清军进攻东交民巷使馆时,将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的 使馆焚毁,所以这三国也参加辛丑条约的谈判和签订。 )签订卖国求荣的辛丑条约。 此后,列强的外国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3)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结果(独立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列强侵华的结果,侧重从破坏中国国家主权的角度来阐述,恰与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每课一得”相连接。 国家主权是指一国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即国家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际国内的一切事务等。 一国主权是完整无缺、不可分割而独立行使的,它不受任何外 来的干涉和限制。 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践踏中国国家主权的表现,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列强剥夺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三张图片分别说明了列强在侵华过程中的杀、烧、抢的情况,具体表现: 杀:列强在每次战争中,都对中国人民进行血腥屠杀,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中国人在战争中被直接杀害或死于颠沛流离。 甲午战争中的旅顺屠杀。 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当地无辜平民进行了连续四天三夜的血腥屠杀。 仅埋在“万忠墓”一处的中国同胞就有 2 万多人,全城仅 36 人幸存。 他们的脸上被刺有免杀记 号,是日军留作专司掩埋尸体的。 烧:这是列强在战争中常用的手段。 如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将繁华的大沽夷为平地,焚毁新河 70%以上、北塘 50%以上的民房,使原有 5万多居民的塘沽“已无华人足迹”。 抢:八国联军在中国土地上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抢掠。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特许公开抢劫 3日。 从公使到士兵,都成为杀人越货的强盗。 英美侵略军还把抢来的物品在使馆公开拍卖,所得按官阶分赃;日军从户部库中抢走 300万两白银后,立即烧房毁灭罪证;联军统帅瓦德西亲自指挥从钦天监掠得 17世纪制作的古天文仪器运往德国;翰林院《 永乐大典》等 46000多册古籍也被洗劫一空。 第二,在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 列强割占和强租了中国的大片土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英国第一个割去了中国的香港岛,以后又强租邻近的九龙、新界;俄国是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头号侵略国,几十年中,割去和霸占了中国东北、西北、新疆等地区 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日本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德国以租借手段控制中国山东胶州湾;法国也以同样手法强租中国广州湾。 同时,列强还以租借形式,强占了中国许多重要城镇,在。列强入侵与名族危机教案
相关推荐
1、(光)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010全国卷)某人手持边长为 6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 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
1、机 械 能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 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选错的得 0分。 1. 如图所示,轻杆在其中点 00后保持形状不变。 O 点安有光滑的固定转动轴,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 .B(m 1 m 2),于水平位置。 无初速释放后,该装置第一次顺时针摆动 900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与 球机械能的增加2. 一初速度为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2010临沂模拟)如图实8 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 的两条纸带,由纸带可知 ()A在打下计数点“0”至“ 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 均速度比乙的大B在打下计数点“0”至“5 ”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 均 速度比乙的小C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解析: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两纸带所用时间相同,但甲纸带位移小于乙纸带位移,故甲 乙 ,选项
1、(机械振动机械波)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一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周期为 T,则( )A若 t 时刻和(tt) 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
以 O为圆心的圆与 AC相切于点 E, 求证: AB与⊙ O也相切。 :在以 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 AB和 CD 相等, 且 AB与小圆相切于点 E, 求证: CD与小圆相切。 O BACEDOBACDEFAB COEOEABDC _ A _ D _ C _ B _ O 第 17 题 1已知:以等腰 △ ABC的一腰 AB为直径的⊙ O交 BC于 D,过 D作 DE⊥ AC于 E,
1、- 1 A 与 B 两个质点向同一方向运动,A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计时时,A、B 位于同一位置,则当它们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时 ()A两质点速度相等BA 与 B 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CA 的瞬时速度是 B 的 2 倍DA 与 B 的位移相同解析:由题意可知二者位移相同,所用的时间也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再由 v B,所 的瞬时速度是 B 的 2 倍,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