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1单元 课下综合提升内容摘要:

1、,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 1。 图中记录的是()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答案:D 图 12(双选) 用原子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结果发现有一对分子甲和乙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双星”体系,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甲分子较近。 如果这两个分子间距离 rr 0 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即分子力) 恰好为零,那么上述“双星”体系中()A甲、乙两分子间距离一定大于 、乙两分子间距离一定小于 、乙两分子质量一定不等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D甲、乙两分子运动速率一定不等且甲的速率大于 2、乙的速率解析:两分子绕共同“中心”做圆周运动时,向心力是由两分子间的引力提供,故分子间距 rr 0, A 正确,B 错误;由 Fm 甲 2r 甲 m 乙 2r 乙 ,r 甲 r 乙 可知,m 甲 m 乙 ,又 v 甲 r 甲 , v 乙 r 乙 ,可知 v 甲 v 乙 ,故 C 正确,D 错误。 答案:(双选)如图 2 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O,乙分子沿 x 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 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 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 0。 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分子在 P 点(xx 2)时,加速度最大B乙分子在 P 点(xx 2)时,其动能 3、为 2C乙分子在 Q 点(xx 1)时,处于平衡状态D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 x x 2处分子势能最小,则分子动能最大,分子力为 0,加速度为 0,故选项 A 错,B 正确;因 ,故不是平衡状态,选项 C 错误;在 分子动能为零,速度为零,故乙分子会沿原路返回,故选项 D 正确。 答案: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 )A内能增大,放出热量B内能减小,吸收热量C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D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解析:不计分子势能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只与其温度有关,温度降低其内能减小。 塑料瓶变扁时瓶内空气体积减小,外界对其做功。 再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此过程中瓶内空气要放出热量 4、,故只有 D 正确。 答案: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的内能就是组成该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B只要对内燃机不断改进,就可以把内燃机得到的全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是不同的D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能自发进行解析: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做功是不同形式的能间的转化,热传递是同种能间的转移,故 C 项正确。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故 A 项错。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 100%,且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故 B、D 均错。 答案:双选)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摩尔体积为 V,密度为 ,每个分子的质量和 5、体积分别为 m 和 阿伏加德罗常数 表示为()AN A BN A A DN A体分子间距离很大,气体的体积并不等于每个分子的体积之和,A 错。 气体的质量等于每个分子质量之和,C 对。 由 MV 知 B 对。 气体的密度是对大量气体分子而言的,一个分子质量 mV 0,D 错。 答案:据你学的热学中的有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C尽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 100%,制冷机却可以使温度降到273D第一类永动机 6、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第二类永动机可以制造出来解析: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而内能在引起其他变化时也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A 正确;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也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但必须借助外界的帮助,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 100%,制冷机也不能使温度降到273,只能无限地接近273,永远不能达到,C 错误;第一类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而是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可以制造出来,D 错误。 答案:2011上海高考) 7、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 3 所示,图中f(v)表示 v 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 T 、T 、T ,则()图 3AT T T BT T TCT T ,T T DT T T 解析: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由图像可以看出,大量分子的平均速率 v ,因为是同种气体,则 ,所以 B 正确,A、C 、D 错误。 v v答案:同学的卧室长 m,宽 m,高 h3.2 m。 假设卧室内的空气处于标准状况,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 0 23。 (1)求卧室内空气分子数;(2)如果空气的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到 27,求原卧室内空气的体积将变为多少。 (3)升温过程中,卧室 8、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如何变化。 :(1)卧室的体积 VL 112 m 3室内的空气分子数 n 0 27个)温度由 T273 K 升高到 T300 ,则有 TVV 123 m 3TT 112300273(3)卧室里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答案:(1)0 27(2)123 m 3(3)增大10一定量的气体内能增加了 3105 J。 (1)若吸收了 2105 J 的热量,则是气体对外界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 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2)若气体对外界做了 4105 J 的功,则是气体放热还是从外界吸热。 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解析:(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QW 得WUQ310 5 J210 5 J110 5 9、 2)由 UQ UW310 5 J(410 5 J)710 5 案:(1)外界对气体做功110 5 J(2)气体从外界吸热710 5 同学为测量地表植物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面积为 0.1 面盆盛 6 水,经太阳垂直照射 15 度升高 5,若地表植物每秒吸收太阳能的能力与水相等,试计算:(1)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吸收的太阳能为多少焦耳。 (2)若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 1 太阳能可放出 的氧气,则每公顷绿地每秒可放出多少升的氧气。 1 公顷10 4 的比热容 c0 3 J/()解析:(1)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吸收的太阳能为 J0 3 036560(2)氧气的体积为V 700 L。 10 10、403103答案:(1)0 3 J(2)700 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熵增加(2)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 的功,则此过程中气泡_( 选填“吸收”或“ 放出”) 的热量是_J。 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 的功,同时吸收了 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_J。 (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 kg/均摩尔质量为 kg/伏加德罗常数 0 23 ,取 11、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 21010 m。 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1)考虑气体分子间作用力时,分子力是引力,分子间距从 子力先增大后减小,A 错误。 气泡上升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平均速率也不变,B、C 错误。 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膨胀,分子势能增加,内能增大,而对外做功,故气体一定吸收热量,又因为温度不变,故其熵必增加,D 正确。 (2)将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时,其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气泡上升过程中温度不变,U0,对外做功,W,由 UQW 有 QUW0,即需从外界吸收 的热量。 气泡到达湖面后,由 UQU(。 (3)设气体体积为 体体积为 1n (或 V1) 16M 110 4 (9105 210 4 都算对)。 1)D(2)吸收)1104 (或 9105 2 104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