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单元 光的本性 物理光学内容摘要:
1、第二单元 光的本性 物理光学知识网络:一、粒子说和波动说1、 微粒说(牛顿)认为个光是粒子流,从光源出发,在均匀介质中遵循力学规律做匀速直线运动。 成功直线传播(匀速直线运动) 、反射(经典粒子打在界面上)困难干涉,衍射(波的特性) ,折射(粒子受到界面的吸引和排斥:折射角、不能一视同仁) ,光线交叉2、波动说(荷兰)惠更斯、 (法)菲涅尔,光在“以太”中以某种振动向外传播成功反射、折射、 干涉、衍射困难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偏振19 世纪以前,微粒说一直占上风(1) 人们习惯用经典的机械波的理论去理解光的本性。 (2) 牛顿的威望(3) 波动理论本身不够完善 (以太、惠更斯无法科学的给出周期和波 2、长的概念)3、光的电磁说(英)麦克斯韦,光是一种电磁波4、光电效应证明光具有粒子性二、光的双缝干涉证明光是一种波1、 实验1801 年, (英)托马斯杨单色光 单孔屏 双孔屏 接收屏2、现象(1) 接收屏上看到明暗相间的等宽等距条纹。 中央亮条纹(2) 波长越大,条纹越宽(3) 如果用复色光(白) ,出现彩色条纹。 中央复色(白)原因:相干光源在屏上叠加(加强或减弱)3、 小孔的作用:产生同频率的光双孔的作用:产生相干光源(频率相同,步调一致,两小孔出来的光是完全相同的。 )4、 条纹的亮暗 1=(2K+1)/ 2 弱 1=2K*/ 2 = 强5、 条纹间距波长X = L / 光电效应微粒说(牛顿) 3、波动说(惠更斯)电磁说(麦克斯韦)光子说(爱因斯坦)光的波粒二象说光的干涉波动性光的衍射波长 双缝到屏的距离 双缝距离6、 1 m = 10 9 1 m = 10 10 A 【例 1】 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绿、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 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C )x x x 不改变双缝间的距离, x 将增大三、薄膜干涉光是一种波1、 实验酒精中撒钠盐,火焰发出单色的黄光2、 现象(1) 薄膜的反射光中看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 条纹等宽(2) 波长越大,条纹越宽(3) 如果用复色光,出现彩色条纹3、 原因从前后表面反射回来的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叠加,峰峰强、谷谷强 4、、峰谷弱( 阳光下的肥皂泡、水面上的油膜、压紧的两块玻璃 )4、 科技技上的应用(1)查平面的平整程度 单色光入射,a 的下表面与 b 的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如果被检查的平面是平的,那么空气厚度相同的各点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干涉后得到的是直条纹,否则条纹弯曲。 (2)增透膜膜的厚度为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1/4 倍时,从薄膜的两个面反射的波相遇,峰谷叠加,反射减,抵消黄、绿光,镜头呈淡紫色。 【例 2】 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坏视力。 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的眼镜。 他选 5、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 n=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 014么它设计的这种“增反膜”的厚度至少是多少。 解:为了减少进入眼睛的紫外线,应该使入射光分别从该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形成的光叠加后加强,因此光程差应该是波长的整数倍,因此膜的厚度至少是紫外线在膜中波长的 1/2。 紫外线在真空中的波长是 =c/ =0膜中的波长是 /= /n=0此膜的厚度至少是 0光的衍射光是一种波1、实验 a 单缝衍射b 小孔衍射光绕过直线路径到障碍物的阴影里去的现象,称光的衍射,其条纹称衍射条纹2、条纹的特点:条纹宽度不相同,正中央是亮条纹,最宽最亮,若复色光(白) ,彩色条纹,中央复色(白)3、泊送亮斑(法)菲涅尔理论 6、泊松数学推导4、光的直线传播是近似规律五光的电磁说麦克斯韦根据电磁波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提出光在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这就是光的电磁说,赫兹用实验证明了光的电磁说的正确性。 1、电磁波谱: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一切物体都放出红外线,1800 年,英国 赫谢尔 ) 、可见光、紫外线(一切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发出的光都含有紫外线,1801 年, 德国 里特) 、X 射线(高速电子流照射到任何固体上都会产生x 射线,1895 年,德国 伦琴, ) 、 射线。 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分别是: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 7、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2、各种电磁波的产生、特性及应用。 电磁波 产生机理 特 性 应 用无线电波路中的周期性振荡 波动性强 无线技术红外线 热作用显著,衍射性强 加热、高空摄影、红外遥感可见光 引起视觉产生色彩效应 照明、摄影、光合作用紫外线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 化学、生理作用显著、 能产生荧光效应 日光灯、医疗上杀菌消毒、治 疗皮肤病、软骨病等伦琴射线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 穿透本领很大 医疗透视、工业探伤 射线 原子核受激发后 产生的 穿透本领最强探伤;电 8、离作用;对生物组织的物理、化学作用;医疗上杀菌消毒;3、实验证明: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中辐射最强的波长 之间满足关系 m T = b( b 为常数)。 可见高温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频率较高。 在宇宙学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恒星发出的光的频率,分析其表面温度。 【例 4】 为了转播火箭发射现场的实况,在发射场建立了发射台,用于发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两种信号。 其中广播电台用的电磁波波长为 550m,了不让发射场附近的小山挡住信号,需要在小山顶上建了一个转发站,用来转发_信号,这是因为该信号的波长太_,不易发生明显衍射。 解:波长越长越容易明显衍射,波长越短衍射越不明显,表现出直线传播性。 这时就需要在山顶建转发站 9、。 因此本题的转发站一定是转发电视信号的,因为其波长太短。 【例 5】 伦琴射线管的结构,电源 E 给灯丝 K 加热,从而发射出热电子,热电子在K、 A 间的强电场作用下高速向对阴极 A 飞去。 电子流打到 A 极表面,激发出高频电磁波,这就是 X 射线。 正确的有 ( )Q 间应接高压直流电,且 Q 接正极 Q A 间是高速电子流即阴极射线,从 A 发出的是 X 发出的 X 射线的频率和 P、 Q 间的交流电的频率相同 六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 (右图装置中,用弧光灯照射锌版,有电子从锌版表面飞出,使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带正电。 )光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1)光电效 10、应的规律。 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 0,只有E K 0才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光的强度成正比;瞬时性(光电子的产生不超过 10。 (2) 光子说、普朗克量子理论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能量子或量子,每一份的能量是 Eh ,h0 34 Js,称为普朗克常量。 爱因斯坦光子说光的发射、传播、接收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 其能量 Eh。 解释:一对一,不积累,能量守恒,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 : h - W( 21大初动能; W 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 11、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 )(3) 光电管【例 7】 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W,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有 (C。 ) 么从金属中逸出的所有光电子都会具有同样的初动能 表示每个光电子从金属中飞出过程中克服金属中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 和极限频率 0之间应满足关系式 W= )康普顿效应在研究电子对 X 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 康普顿认为这是因为光子不仅有能量,也具有动量。 实验结果证明这个设想是正确的。 因此康普顿效应也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七 康普顿效应八、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波粒二象性人们无法用其中一种观点把光的所有现象解释清楚,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不能把它 12、看成宏观经典的波和粒子。 减小窄缝的宽度,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一个一个的通过,到达接收屏的底片上。 若暴光时间短,底片上是不规则的亮点,若暴光时间长,底片上是条纹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因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正确理解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波是一种概率波,对大量光子才有意义。 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粒子,是指其不连续性,是一份能量。 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高的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 低的光子容易表现出波动性。 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 13、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阴极 玻璃泡(碱金属)由光子的能量 E=光子的动量 表示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 和波长。 由以上两式和波速公式 c= 还可以得出: E = p c。 【例 8】 已知由激光器发出的一细束功率为 P=激光束,竖直向上照射在一个固态铝球的下部,使其恰好能在空中悬浮。 已知铝的密度为 =03kg/激光束的光子全部被铝球吸收,求铝球的直径是多大。 (计算中可取 =3, g=10m/:设每个激光光子的能量为 E,动量为 p,时间 t 内射到铝球上的光子数为 n,激光束对铝球的作用力为 F,铝球的直径为 d 14、,则有: 光子能量和动量间关系是E = p c,铝球的重力和 F 平衡,因此 F=g 以上各式解得 d=、物质波(德布罗意波)由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思想推广到微观粒子和任何运动着的物体上去,得出物质波(德布罗意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该波的波长 =。 10】 为了观察到纳米级的微小结构,需要用到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解:为了观察纳米级的微小结构,用光学显微镜是不可能的。 因为可见光的波长数量级是 10大于纳米,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因此不能精确聚焦。 如果用很高的电压使电子加速,使它具有很大的动量,其物质波的波长就会很短,衍射。第十三章第2单元 光的本性 物理光学
相关推荐
1、第十五章 动 量知识网络:第 1 单元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一、动量和冲量1动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 =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与时刻相对应。 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动量的相对性:由于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选取有关,因而动量具有相对性。 题中没有特别说明的,一般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1、迁移应用能力大提升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1广东高考)如图 1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 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 可沿 N 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 M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图 1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
答,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又不觉得困难。 而后两个运算后要约分,学生极有可能报出没有约分的答案。 因此,类比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猜想,约分是分数的必要步骤哦,使法则的提出顺理成章,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运算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用式子表示为: a cbacab 第二环节 同分母加减 活动内容 学习了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是否会用还得先讲再练: 例 1(
1、将输入电压为 220 V,输出电压为 6 V,副线圈有 30 匝的理想变压器改绕成输出电压为 30 V 的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不变,则副线圈新增绕的匝数为( )A120 匝 B150 匝C180 匝 D220 匝解析:由 得 匝1 100 匝;改变匝数后,02206 匝 150 匝,新增匝数 nn 2n 2120 匝,A 正确。 1 110030220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