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2单元 课下综合提升内容摘要:

1、(2011天津高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5t t 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 1 s 内的位移是 5 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 m/意相邻的 1 s 内位移差都是 1 意 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 m/ xv 0t x 5tt 2 的对比可知:该运动的初速度 m/s,加速度12a 2 m/ t 1 s 代入所给位移公式可求得第 1 s 内位移是 6 m;前 2 s 内的位移是14 m,平均速度 m/s 7 m/s;由 x 1 s 时,相邻 1 s 内的位移差142都是 2 m;由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可得任意 1 s 内速度的增量(增 2、加量)都是 2 m/s。 因此 答案:双选) 在某一高度以 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 ,当小球速度大小为 10 m/s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取 10 m/)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 15 m/s,方向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 5 m/s,方向向下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 5 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 20 球被竖直上抛,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求,规定向上为正,当小球的末速度为向上 10 m/s 时,v t10 s,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 15 m/s,方向向上, 3、A 正确;当小球的末速度为向下 10 m/s时,v t10 m/s,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 5 m/s,方向向上, C 正确;由于末速度大小为 10 m/s 时,球的位置一定,距起点的位移 x 15 m,D 错误。 双选)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 从汽车开始运动起计时,表中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 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计算可以得出( )时刻 (s) m/s) 2 12 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 4 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 5 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2 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2 表中前 3 s 可知汽车匀加速的加速度 .0 m/ vma 1 s,A 对 B 4、 错;再由 9.5 s 到 10.5 s 的速度变化可得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6.0 m/ 3v m .5 s,因此 9 s 开始减速直到停止,经历的时间为 2 s,D 对;由 4 s 开始匀速到 9 s 开始减速,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5 s,C 错。 故选 A、D。 答案: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m;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m。 由此可以求得( )A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在第二、三两次闪光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解析:由于闪光时间未知,所 5、以根据 s2s 1s 3s 2,只能求出第二次、第三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 m,选项 C 正确。 答案: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 1 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解析:设第 1 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 t s,则第 2 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 s,则经过时间 t s,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 h g(t1) 2g,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随 2 12增大而增大,故 B 正确。 答案:某乘客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他先观测 3 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 540 m;隔 3分钟后又观测 1 分钟,发现火车 6、前进了 360 m,若火车在这 7 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列火车加速度大小为( )Am/s 2 Bm/s 2C0.5 m/s 2 D0.6 m/s 2解析:v m/s3 m/s,5403 m/s6 m/0a m/.6 m/s 2。 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 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每块砖的厚度为 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图 17图可知相邻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 7、移分别为 2d,3d,4d,5d,所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由位移差 s得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a,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故 B、 C、D 均正确。 v d 4,木块 A、B 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 的长度是 L,B 的长度是 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 入 A,以速度 出 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 图 2出 A 时的速度为()A. B. 2 2C. D. 3解析:设子弹运动的加速度为 a,子弹穿出 v,子弹在 :v 2v 2弹在 v v 22a2 L,两式联立可得,v 21 2,因此 C 对。 29如图 3 所示,传送带 8、保持 1 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 现将一质量 m0.5 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 a 点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1,a、b 间的距离L2.5 m,则物体从 a 点运动到 b 点所经历的时间为 (g 取 10 m/)图 3A. s B( 1) C3 s D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g1 m/度达到皮带的速度时发生的位移 s m0.5 mL,故物体接着做匀速直线运动,第 1 段时间 1 s,第21 时间 s2 s,t 总 t 1t 23 s。 L 所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为 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 t,则下列关系式中正 9、确的是 ()At Bt1h hCth Dth 2 图 4: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h t ,选项 B 正确。 12 2hg 所示,A、B 两棒长均为 L1 m,A 的下端和 B 的上端相距 s20 m,若A、B 同时运动, A 做自由落体运动,B 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 0 m/s,求:(1)A、B 两棒经过多长时间相遇;(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解析:(1)设经过时间 由 s,12 12得 t s0.5 s。 图 5040(2)从相遇开始到两棒分离的过程中,A 棒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B 棒做匀减速运动,设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为 t,则(v (v 22其中 vAgt,v Bv 10、 0t ss。 2140答案:(1)0.5 s (2) 所示,一辆上表面光滑的平板小车长 L2 m,车上左侧有一挡板,紧靠挡板处有一可看成质点的小球。 开始时,小车与小球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 m /s。 某时刻小 图 6车开始刹车,加速度 a4 m/过一段时间,小球从小车右端滑出并落到地面上。 求:(1)从刹车开始到小球离开小车所用的时间;(2)小球离开小车后,又运动了 .5 s 落地。 小球落地时落点离小车右端多远。 解析:(1)小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小球在平板车上向右匀速运动,设小球经t s 离开小车,则:v 0t(v 0t 1 s。 (2)小球离开小车后, 经 0.5 s 落地,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 s1v 0.5 m。 小球离开小车时,小车的速度 vv 01 m/s,再向前运动 s 就停止运动,0 v m,m。 答案:(1)1 s (2)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