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专题一 第1讲 专题特辑 课下 针对高考押题训练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 1(2012天水检测)如图 1 所示,一轻质弹簧只受一个拉力 ,其伸长量为 x,当弹簧同时受到两个拉力 用时,伸长量也为 x,现对弹簧同时施加 2、F 3 三个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为 x,则以下关于 x与 x 关系正确的是()图 1Axx Bx2xCxx2 x Dx2 B由题意可知,同时受到 3作用时,伸长量与受 同时施加 2、 合力为 2长量为 x2x,故 B 正确。 所示,斜面小车 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 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 m,且 M、m 相对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3 B4C5 D6 图 2解析:选 B对 M 2、和 m 整体,它们必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因小车静止,由平衡条件知墙面对小车必无作用力,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它受四个力:重力 面的支持力 m 对它的压力 f,由于 m 静止,可知 B 项正确。 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置于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 P 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则弹簧的伸长量为()A. D. 图 33 C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力平衡,由题意可知弹簧弹力与竖直方向夹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竖直方向上弹簧弹力与斜面支持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根据几何关系可知:20得:x ,故选项 C 正确 3、。 32012苏北四市二次调考)如图 4 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位置。 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 设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 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为 ( )A坐着比躺着时 B躺着比坐着时 图 4C坐着比躺着时 D躺着比坐着时 解析:选 A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在竖直方向上由平衡条件有 G2,所以 F ,因坐着比躺着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一些,所以坐着比躺着时绳中的拉力大,故选项 A 正确,选项 B 错。 两种情况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大小为人的重力,所以选项 C、D 错。 、m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 5 所示,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 30、60,M、m 均处于静止状态 4、。 则()A绳 M 的拉力大小大于绳 M 的拉力B绳 M 的拉力大小等于绳 M 的拉力 图 5Cm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零Dm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解析:选 D取 O 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TB,m 受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D 正确。 6如图 6 所示,一光滑的半圆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 小球用轻绳跨过光滑碗连接质量分别为 物体,平衡时小球恰好与碗之间没有弹力作用,两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 60、30。 则 m1m 2m 3 的比值为( )图 6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23 B2 13C211 D21 3解析:选 B分析 m2、m 3受力,由 5、平衡条件可知,两段绳中张力大小分别为 m 3g,再分析 平衡条件可得:m 1g 0,m 3 gm 1 0,故有:m 2 m1,m 3 32 12以,m 1m2m3m 1 1,B 正确。 32 12 所示,质量分别为 10 物体 A 和 B 通过光滑滑轮与物体 C 相连,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面的倾角为 37,若 C 刚好能匀速拉动 A 和 B 而下滑,则物体 重力加速度 g10 m/) 图 7A9.6 B.6 D A物体 C 匀速下落,则 绳中张力 物体 B 匀速上滑,由平衡条件可得:F BCm 7m 7F m 得:m 7m 7m 得 .6 A 正确。 所示,物体 A、B 用细绳 6、与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 A 静止在倾角为 45的粗糙斜面上,B 悬挂着。 已知 m 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 45减小到 3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的弹力不变 图 8B物体 A 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C物体 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减小D弹簧的弹力及 A 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解析:选 物体 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此时 平衡条件可得:5FF 得 1) 斜面倾角为 30时,322可得 ( 1)m 见,物体 A 受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且变小,所32 12以物体 A 不会相对斜面滑动,弹簧的弹力始终等于物体 B 的重力不变,故 A、C 正确,世昌的博客 ;物体 A 对斜面的压力由 7、FNm 5变为 m 0,变大了,故 B 错误。 所示,将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b 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 O 点,用力 F 拉小球 a 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且悬线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则力 F 的大小可能为( )A. B 3C. D. 图 932 33解析:选 A以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当 F 与 最小。 F 60 对。 310如图 10 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 a、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 开始时 a、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 0,b 所受摩擦力,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图 1 8、0AF 小不变 BF 向改变CF 然为零 DF 向向左解析:选 A右侧细绳剪断的瞬间,弹簧弹力来不及发生变化,故 a 的受力情况不变,a 左侧绳的拉力、静摩擦力大小方向均不变,A 正确,B 错误。 而 b 在剪断绳的瞬间右侧绳的拉力立即消失,静摩擦力向右,C 、D 错误。 11(2012福建六校联考)三个质量均为 1 相同木块 a、b、c 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m 的相同轻弹簧 p、q 用轻绳连接如图 11 所示,其中 a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开始时 p 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 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 p 弹簧的左端,直到 c 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 取 10 m/过程 p 弹 9、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不计滑轮的摩擦)( )图 11A4 B6 D10 世昌的博客 :选 C开始时 q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由胡克定律,压缩了 2 cm。 c 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时,轻弹簧 q 中拉力为 10 N,由胡克定律,轻弹簧 q 伸长 2 弹簧 p 中拉力为 20 N,由胡克定律,轻弹簧 p 伸长 4 过程 p 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2 项 C 正确。 、B 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如图 12 所示。 现用水平力 F 作用于物体 B 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 A 仍然静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12A在缓 10、慢拉开 B 的过程中,水平力 F 不变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不变C斜面对物体 A 作用力的合力变大D物体 A 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解析:选 B对物体 B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随 的增大,F 和绳的拉力 错误;取 A、B 和斜面体为一整体,由平衡条件可知,竖直方向上,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始终为整体的总重力,不随 F 而改变,B 正确;因不知 A 物体初态时摩擦力的方向,故在 体 A 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无法确定,D 错误;因斜面对 A 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故斜面对物体 A 的作用力的变化因摩擦力变化不能确定而不能确定,3 所示,墙上有两个钉子 a 和 11、b,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45,两者的高度差为 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 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 b 悬挂一质量为 重物。 在绳上距 a 端 l/2 的 c 点有一固定绳圈。 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 钩码,平衡后绳的 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 为() 图 13 B25C. 解析:选 C对平衡后绳圈 c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图中F1m 2g,F 2 图中几何关系及平衡条件可知: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即 ,C 正确。 l 52 214(2012安徽名校联考)如图 14 所示,楔形斜面体倾角为 37,其为 0.8 m,为 0.6 m,一重为 25 N 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使木块沿对角线 向匀速下滑,需要对它施加方向平行于斜面的力 F,则 F 的大小和方向为 (70.6,37)。第一阶段 专题一 第1讲 专题特辑 课下 针对高考押题训练
相关推荐
方案二:用 BaCl2 处理废水,观察到废水中出现。 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方 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 凭栏远眺工作室精品资源 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友请在下载后 24小时内自行删除。 第一步:红;方案一: Ca(OH)2 + H2SO 4 = = CaSO4 + 2H2O; 方案二:白色沉淀(或浑浊);盐酸 8. (重庆 B 卷 ) 氢 氧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 押题训练(一)1(2012天津高考)如图 1 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 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 F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 1 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 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图 1A0t 1 时间内 F 的功率逐渐增大Bt 2 时刻物块 A 的加速度最大Ct 2 时刻后物块 A 做反向运动Dt 3 时刻物块
选择一篇 , 第 14 课《要下雨了》、第 17 课《动物王国开大会》、第 19 课《棉花姑娘》重点练习“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或“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最后一篇《小壁虎借尾巴》安排了分角色演一演。 这样, 各个单元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衔接注意循序渐进,体现层次, 使教师的教学任务清晰,有章可循,操作性强。 (二 )教学策略 1.
1、如图 1 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不能回到初始位置的是()图 1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又回到初始位置,则此过程中物体的位移一定为零,满足此条件的有 A、C、D,而选项 B 中,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 2 s 内前进的位移为 2 m,故选B。 答案:质点沿直线运动的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如图 2 所示,则该质点的位移s(从 t0 开始)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为图 3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三) 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对点训练:三类运动图像1(多选)(2015台州模拟)下列给出的四组图像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图 12.(2015泰州期末)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2 所示,该图线的斜率为 k,图中斜线部分面积为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2A斜率 k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B斜率 k 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C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