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单元 直线运动的图象内容摘要:
1、第 4 单元 直线运动的图象知识要点:1、 匀速直线运动对应于实际运动 1、 位移时间图象,某一时刻的位移Sv t截距的意义:出发点距离标准点的距离和方向图象水平表示物体静止斜率绝对值 = v 的大小,交叉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2、 速度时间图象,某一时刻的速度 影面积 位移数值(大小)上正下负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t 图)00 0 t(1) 截距表示初速度(2) 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即加速度(3) 交叉点表示速度相等(4) 面积 = 位移 上正下负【例 1】 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 侧面是曲面知 长度相同。 两个小球p、q 同时从 A 点分别沿 静止开始下滑,球 2、先到 以利用 象(这里的 v 是速率,曲线下的面积表示路程 s)定性地进行比较。 在同一个 象中做出 p、 q 的速率图线,显然开始时 q 的加速度较大,斜率较大;由于机械能守恒,末速率相同,即曲线末端在同一水平图线上。 为使路程相同(曲线和横轴所围的面积相同) ,显然 q 用的时间较少。 【例 2】 两支完全相同的光滑直角弯管( 如图所示)现有两只相同小球 a 和 a/ 同时从管口由静止滑下,问谁先从下端的出口掉出。 (假设通过拐角处时无机械能损失) 解析:首先由机械能守恒可以确定拐角处 两小球到达出口时的速率 v 相等。 又由题薏可知两球经历的总路程 s 相等。 由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a= 3、小球 a 第一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 a/第二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设为 ;小球 a 第二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 a/第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设为 ,根据图中管的倾斜程度,显然有 据这些物理量大小的分析,在同一个 象中两球速度曲线下所围的面积应该相同,且末状态速度大小也相同(纵时刻的快慢)at2 q。 开始时 a 球曲线的斜率大。 由于两球两阶段加速度对应相等,如果同时到达(经历时间为 必然有 s1然不合理。 考虑到两球末速度大小相等(图中 ,球 a/ 的速度图象只能如蓝线所示。 因此有 t1 Ba 1= Ca 1 D不能确定解析:依题意作出物体的 象,如图所示。 图线下方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几何知识知图线、不满足C。 只能是这种情况。 因为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a1项 C 正确。 【例 4】蚂蚁离开巢沿直线爬行,它的速度与到蚁巢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当蚂蚁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 m 的 A 点处时,速度是 cm/s。 试问蚂蚁从 A 点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 m 的 B 点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本题若采用将 限分割,每一等分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求和,这一办法原则上可行,实际上很难计算。 题中有一关键条件:蚂蚁运动的速度 v 与蚂蚁离巢的距离 x 成反比,即 ,作出 图象如图示,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从图上可v以看出梯形 面积,就是蚂蚁从 A 到 B 的时间:21121 vLT。第一章第4单元 直线运动的图象
相关推荐
C D 三、复习圆 以线段 AB 为半径画 一个 圆。 他们画得圆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圆心 它们的大小怎么样呢。 板书:半 圆的练习 小丁丁 说的对吗。 (错题整理) 画一个直径是 10 厘米的圆, 圆规两脚 尖 之间的距离就是 10 厘米。 圆的 直径 都相等。 练一练 用一张长 8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纸 ,剪一个最大的圆, 圆的半径是( )。 厘米 B. 6 厘米 厘米 厘米 小结
截一个球,画出符合以下条件的截面: ( 1)截面是 圆 ( 2)截面是 椭圆 5. 如果截面是三角形,则原来的几何体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有三种类型 ) 如果截面是圆,则原来的几何体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6.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是长和宽,左视图是高和宽) 几何体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圆柱 圆锥
1、法拉第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法拉第(7911867 年) ,英国家、化学家。 1791 年 9 月 22 日生于伦敦。 父亲是铁匠,母亲识字不多,法拉第从小生长在贫苦的家庭中,不可能受到较多的教育。 9 岁时,父亲去世了。 法拉第不得不去文具店当学徒。 1805 年到书店当图书装订工,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类书籍。 每当他接触到有趣的书籍时就贪婪地读起来
1、第 3 单元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机械能守恒定律1、 条件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和只受到重力不同)只有系统内的弹力做功,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3) 其它力的总功为零,机械能守恒(举例:木块压缩弹簧)2、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守恒”是时时刻刻都相等。 “守恒”是“进出相等” 要分清“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