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10大难点强行突破 电学实验内容摘要:

1、第 - 1 - 页 共 17 页难点之十 电学实验一、难点形成的原因1、对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认识模糊,导致读数的有效数字错误2、对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两种控制电路的原理把握不准,导致控制电路选用不当3、对实验测量电路、电学仪器的选用原则把握不准,导致电路、仪器选用错误4、对电学实验的重点内容“电阻的测量”方法无明确的归类,导致思路混乱5、对于创新型实验设计平时缺乏对实验思想方法(如模拟法,转换法,放大法,比较法,替代法等)进行归纳,在全新的实验情景下,找不到实验设计的原理,无法设计合理可行的方案。 受思维定势影响,缺乏对已掌握的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进行新情境下的迁移利用,缺乏创新意识。 2、二、难点突破1、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电流表量程一般有两种3A;电压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3V,015V。 如图 10示:因为同一个电流表、电压表有不同的量程,因此,对应不同的量程,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流、电压值不相同,所以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比较复杂,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比较容易出错。 下面是不同表,不同量程下的读数规则:电压表、电流表若用 03V、03A 量程,其最小刻度(精确度)分别为 为 10 分度仪表读数,读数规则较为简单,只需在精确度后加一估读数即可。 如图所示,电压表读数为 流表读数为 指针恰好指在 2 上,则读数为 A)。 电压表若用 015V 量程,则其最小刻度为 2 分度仪表读数, 3、所读数值小数点后只能有一位小数,也必须有一位小数。 如图所示,若指针指在整刻度线上,如指在 10 上应读做 在紧靠 10 刻度线右侧的刻度线上(即表盘上的第 21 条小刻度线)读数为 指在这两条刻度线间的中间某个位置,则可根据指针靠近两刻度线的程度,分别读做 使是指在正中央,也不能读做 这样,则会出现两位不准确的数,即小数点后的 2 和 5,不符合读数规则,如上图中所示,读数应为 流表若用 程,则其最小刻度为 5 分度仪表读数,其读数规则与015V 电压表相似,所读数值小数点后只能有两位小数,也必须有两位小数。 如上图所示,电流表读数为 指针指在第 11 条刻度线上,则读数为 在第 10 条刻度线 4、上,读数为 在第 12 条刻度线上,读数为 、滑动变阻器应用分析滑动变阻器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0 2 - 页 共 17 页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的特点:如图 10示的两种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负载 流强度都起控制调节作用,通常把图(a)电路称为限流接法,图(b)略电源内阻)负载 略电源内阻)相同条件下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限流接法E LE 0 较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限流电路能耗较小a)所示,待测电阻上电压调节范围为 00,滑动触头在从 b 向 a 滑动的过程中,先是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后来在很小的电阻变化范围内,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很快,也 5、不方便读数,只有当 不多大小时,才能对电流、电压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流法较为省电,电路连接也较为简单.b)所示,待测电阻上电压调节范围为 0E,且 对于 小,R 上的电压变化的线性就越好 0,尽管 化范围仍是 0E,但数据几乎没有可记录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滑片从左端滑起,要一直快到右端时,电压表上示数一直几乎为零,然后突然上升到 E,压接法要用全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两种电路均可调节负载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但在不同条件下,调节效果大不一样,滑动变阻器以何种接法接入电路,应遵循安全性、精确性、节能性、方便性原则综合考虑,)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电流或电压实现从零开 6、始可连续调节时(如:测定导体的伏安特性、校对改装后的电表等电路) ,即大范围内测量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2)当用电器的电阻 0时,b)连接时,因 以 并 整个电路的总阻值约图 120 3 - 页 共 17 页为 么 L= = 然 种线性关系越好,0电表的变化越平稳均匀,越便于观察和操作.(3)若采用限流接法,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过 )测量时对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是小范围内测量,且 0相差不大或 0,采用限流式接法.(2)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式接法的要求时,采用限流式接法.(3)没有很高的要求,仅从安全性和精确性角度分 7、析两者均可采用时,:如图 10示,滑动变阻器电阻最大值为 R,负载电阻,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不计.(1)当 K 断开,滑动头 c 移动时, 2)当 K 闭合,滑动头 c 移动时, 3)设 R 的长度 ,R 上单位长度的电阻各处相同, a、 x,当 K 接通后,加在 1与 x 的关系如何。 【审题】电键断开或闭合导致电路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控制电路:限流和分压,把握限流和分压电路的原理是关键【解析】 (1)若 K 断开,则该控制电路为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故 E 2(2)若 K 闭合,则该控制电路为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故 0 E(3) R 并 , R 并 = ,I= 得: x 并 2【总结】该题 8、考察两种控制电路的原理即两者获取的控制电压范围不同例 2:用伏安法测量某一电阻 有实验器材如下:待测电阻 值约 5 ,额定功率为 1 W) ;电流表 程 0,内阻 );电流表 程 03 A,);电压表 程 03 V,内阻 3 电压表 程 015 V,内阻 15 滑动变阻器 50 ),蓄电池(电动势为 6 V) 、开关、压表、电流表应选_,并画出实验电路图.【审题】该题要求选择实验仪器、测量电路及控制电路,因为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大于被测电阻 首先考虑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解析】由待测电阻 以计算待测电阻 定电流的值约为U= V, I= A=0 4 - 页 共 17 页图 101,电压表应选 x, 9、故首先考虑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若用限流接法,则被测电阻 = I 额 ,因该实验没有对电流、电压5060示.【总结】滑动变阻器全阻值相对待测电阻较大,用分压接法不便于调节,故限流接法是首选,只要能保证安全且有一定的调节范围即可。 例 3: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器材规格如下:待测电阻 100 );直流电流表(量程 010 阻 50 );直流电压表(量程 03 V、内阻 5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 4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 015 、允许最大电流 1 A) ;开关 1 个,审题】本题只需要判断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的接法,各仪器的量程和电阻都已经给出,只需计算两种接法哪种合适。 【解析】用伏安法 10、测量电阻有两种连接方式,即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由于 采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当滑动变阻过负载的电流最小, =24 0 时电流仍超电流表的量程,0示.【总结】任一种控制电路必须能保证电路的安全,这是电学实验的首要原则 ,限流接法虽然简洁方便,但必须要能够控制电路不超过电流的额定值,同时,能够保证可获取一定的电压、电流范围,该题中,即便控制电流最小值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因滑动变阻器全阻值相对电路其它电阻过小,电流、电压变化范围太小,仍不能用限流接法。 3、实验电路和电学仪器的选择(1)电路的选择安培表内、外接电路的选择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和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表的示数与通过负载的电压或电流图 1 11、0 5 - 页 共 17 页真实值之间产生误差,为减小此系统误差,应慎重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选择方法如下:1、直接比较法:当待测电阻阻值 培表分压很小,选择安培表内接电路。 2、临界值计算比较法:当待测电阻阻值与电压表、电流表的阻值相差不多时,如何确定被测电阻 R 是较大还是较小呢。 我们要计算两种接法的相对误差,可用 与 时,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V当 即 时,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我们称为临界V电阻。 3、测试判断法(试触法)若 A、R V 的大小关系事先没有给定,可借助试触法确定内、外接法 图 10示组成电路,其中电流表事先已经接好,拿电压表的一个接线柱去分别试触 M、 N 两点,观察先后两 12、次试触时两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比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即 ),说明接 M 点时电压表分流作用引起的误差大于接 N 点时电流表分压作用引起的误差,这时应采用内接法(即电压表接 N 点)。 如果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即 ),说明接 N 点时电流表I分压作用引起的误差大于接 M 点时电压表分流作用引起的误差,这时应采用外接法(即电压表接 M 点).(口决:“内大外小” ,即内接法适合测大电阻且系统误差偏大,即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外接法适合测小电阻且系统误差偏小,即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控制电路(即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的选择,见难点 2(2)电路实验器材和量程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电路工作的安全性,即不会出现电表和其它实验器材因过载毁坏现象。 能否满足实验要求(常常要考虑便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择器材的一般思路是:首先确定实验条件,然后按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变阻器图 10 6 - 页 共 17 页顺序依次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