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与权威预测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内容摘要:
1、(共 20 页) 【模拟演练】1.(2012成都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 ”持凳子水平,位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甲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在“拔河”过程中,若长凳静止不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012日照模拟)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 块和车厢通过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A伸长量为 1压缩量为C伸长量为 1压缩量为 2012揭阳模拟)如图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 P 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 F 的 2、作用已知物块 P 沿斜面加速下滑现保持 F 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 )(共 20 页) A一定变小 B一定变大C一定不变 D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4.(2012海口模拟)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 70.0 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 20.0 建筑材料以 0.5 m/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 取 10 m/ )A510 N B490 90 N D910 2012银川模拟)如图所示,A、B 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 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A 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2簧有收缩的趋势,B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6.(2012徐州模拟)以初速度 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上升过程的加速度较大,故运动时间更长B小球下落过程的加速度较小,故运动时间更短C小球上升过程中的某时刻的合外力可能比下落过程中的某时刻的合外力小D小球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一定比抛出时的速度小7.(2012桂林模拟)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 L,转动速率为 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 4、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B. C. (共 20 页) 8.(2012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根固定的水平横杆,横杆左端固定的轻杆与竖直方向成 角,轻杆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端用一根细线悬挂一小铁球,当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 角,若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右做匀加速运动9.(2012佛山模拟)物体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如图所示的水平方向的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刻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速度最大10.(2011济南模拟)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做匀速运动, 5、最后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是相等11.(2011常州模拟)如图所示,木块 A、B 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A 的质量为 m,B 的质量为 2m,现施加水平力 F 拉 B,A 、B 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共 20 页) 平力 F拉 A,使 A、B 也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 F不超过( ) 12.(2012南昌模拟)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m1 物体置于倾角为 37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t 1 1 s 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 g 取 10 m/求:(1)拉力 F 的大小;(2)t4 s 时物体的速度 6、 v 2012黄冈模拟)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出,利用速度传感器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其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1)物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x;(2)斜面的倾角 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4.(2011奉贤模拟)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A、B,质量均为 m=0.8 物体受到水平拉力 F 作用和 B 物体不受拉力作用的 象,(g 取 10 m/:(共 20 页) (1)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体 A 所受拉力 F 的大小;(3)12 s 末物体 A、B 之间的距离 2011西安模拟)如图所示为上、下两端相距 L=5 m、倾 7、角 =30、始终以 v=3 m/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的传送带(传送带始终绷紧 ). 将一物体放在传送带的上端由静止释放滑下,经过t=2 s 到达下端,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1)传送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2)如果将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速率至少多大时,物体从传送带上端由静止释放能最快地到达下端。 【高考预测】2013 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将以对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为主,单独考查本专题的题目多为选择题,与曲线运动、种是以实际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关问题为命题背景,突出表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另一种是与其他专题内容结合考查对公式、查知识及角度 高考预测牛顿运动定律 1、5、6牛顿运动 8、定律的应用 2、3、7、8、9超重和失重 物体刚离开气球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速度向下(共 20 页) 粗糙水平面上,物体 A 在水平向右的外力 F 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 01 s 内,外力 F 不断增大B在 13 s 内,外力 F 的大小恒定C在 34 s 内,外力 F 不断减小D在 34 s 内,外力 F 了探究滑行者在滑道直线部分 行的时间技术人员通过测量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滑道的竖直高度,D 点是 直线上的一点,且有 E10 m,滑道 视为光滑,滑行者从坡顶 A 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道下做直线滑动,g 取 10 m/滑行者在滑道 滑行的时间为( ) 9、A.2 s .3 s D2 s 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共 20 页)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量为 m 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固定在斜面上的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 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斜面 10、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 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 B(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放着小物块 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 F 作用,F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 F=中 k f 的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且 A、B 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图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长木板 B 运动的 象的是( )(共 20 页) 0 m、倾角为 37的斜坡顶端由静止开始向下行驶,当小轿车到达底端时进入一水平面,距斜坡底端 115 m 的地方有一池塘,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牵引力为 2103 N,在水平地面上调节油门后,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 04 N,小轿车的质量为 2 t,小轿车与斜坡及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11、数均为 0.5(g 取 10 m/求:(1)小轿车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2)为使小轿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而不掉入池塘,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 ( 轿车在行驶过程中不采用刹车装置)光滑的桌面上叠放着一质量为 .0 薄木板 A 和质量为 金属块 长度 L=2.0 有轻线绕过定滑轮与质量为 .0 物块 C 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被拉直,B 位于 A 的左端,然后放手,求经过多长时间后 B 从 A 的右端脱离(设 A 的右端距滑轮足够远,取 g=10 m/量为 M=8 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 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 .5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 m=2 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物块没有从小车上掉下来,取 g=10 m/1)经过多。高考模拟与权威预测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
相关推荐
1、 第 1 页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典型例题剖析1、图 238 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从纸带上看,打点计时器出的故障是( )A、 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 B、 电源电压不够大C、 电源频率不稳定 D、 振针压得过紧【解析】由电磁打点计时器振动片的振动原理可知:如果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振动片应该始终被永久磁铁吸住而不振动了,所以 A 错;电源频率不稳定也不会画成短线
1、第 - 1 - 页 共 17 页难点之十 电学实验一、难点形成的原因1、对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认识模糊,导致读数的有效数字错误2、对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两种控制电路的原理把握不准,导致控制电路选用不当3、对实验测量电路、电学仪器的选用原则把握不准,导致电路、仪器选用错误4、对电学实验的重点内容“电阻的测量”方法无明确的归类,导致思路混乱5
1、 第 1 页 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典型例题剖析例 1 图 5 一条长轨道,其中 是倾角为 的斜面,是水平的与 相切的一小段圆弧,其长度可略去不计一质量 m 的小滑块在 A 点从静止状态释放,沿轨道滑下,最后停在 D 点现用一沿着轨道方向的力推滑块,使它缓缓地由 D 点推回到 A 点时停下设滑块与轨道间的摩擦因数为 ,则推力对滑块做的功等于( )分析 小滑块从 A 到 D 的过程中
周瑜 长叹 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 !” 长叹: 深深的叹息。 神机妙算: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课堂讨论 课题中的 “ 借 ” 换成“ 取 ”“ 骗 ”“ 偷 ” 行不行,为什么。 “ 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有散。 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 ” 谢谢曹丞相的箭。 ” 看出,用 “ 借 ” 好
1、 第 1 页 动量守恒条件及应用典型例题剖析作为物理学三大定律之一的动量守恒定律,以其在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究对象选取不明确屡屡失误,从而使其成为了高考的一个突出难点.难点磁场1.()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枪发射一颗子弹时,关于枪、子弹、车,为子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使系统的动量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量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