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典型例题剖析教案汇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内容摘要:
1、 第 1 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典型题剖析例 1 一辆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过桥后以 加速度加速行驶,经12s 已离开桥头 180m,汽车原来匀速行驶的速度多大。 分析 过桥后,汽车以原来匀速行驶的速度为初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其运动示意图如图 2示已知 a=s2,t=12s ,s=180m,要求初速 : 根据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说明 解题时,应通过对题意的分析画出示意图,并标注有关物理量,这样会有助于发现其间的相互关系,迅速找到解题的入口例 2 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 36km/h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m/:(1 )刹车后 3s 末的速度;(2 )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滑行一半距离 2、时的速度分析 汽车刹车后作匀减速滑行,其初速度 6km/h=10m/s,末速度 ,加速度a=刹车后滑行 止,滑行距离为 s,其运动示意图如图 2示解:(1)由速度公式 vt=v0+滑行时间:即刹车后经 停止,所以 3s 末的速度为零(2 )由位移公式得滑行距离,即 第 2 页 设滑行一半距离至 B 点时的速度为 推论说明(1)不能直接把 t=3s 代入速度公式计算速度,因为实际滑行时间只有 解刹车滑行一类问题,必须先确定实际的滑行时间(或位移) ;(2 )滑行一半距离时的速度不等于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3 )刹车滑行时汽车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像如图 2示根据后面讨论中所指出的,速度图线与 t 轴 3、间的一块面积表示相应时间中的位移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边长平方比的关系,很容易得到滑行一半距离至 B 点时的速度即由在运动学的许多问题中,画出 或用 求解,往往能帮助理解题意或可简捷求解,请读者逐渐体会例 3 一个质点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试求它在 1s,2s ,3s,内的位移之比和在第 1s,第 2s,第 3s,内的位移 S,S,S,之比各为多少。 分析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为即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题中 1s、2s 、3s中的位移与第 1s、第 2s、第 3s中的位移的含义不同,如图 2示 第 3 页 解: 由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得:得 s1s21222 3 4、2=149得 s ss=135说明 这两个比例关系,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的重要特征,更一般的情况可表示为:在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从 t=0 开始把运动时间分成许多相等的间隔,在1 段、2 段、3 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等于 122232;在第 1 段、第 2 段、第 3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等于从 1 开始的连续奇数比,即等于 135讨论1在第四节中已指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图线与 t 轴间所夹的一块面积表示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图 2而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引入平均速度后,就可把原来的匀变速运动转化为一个以平均速度运动的匀速运动由图 2划有斜线的两块面积相等,可见在匀变速运动中,速度图线与 t 轴间所夹的一块面积同样表示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2利用速度图线很容易找出例 3 中的位移之比如图 2示,从 t=0 开始,在 t 轴上取相等的时间间隔,并从等分点作平行于速度图线的斜线,把图线下方的面积分成许多相同的小三角形于是,立即可得:从 t=0 起,在 t、 2t、3t、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第 4 页 149,在第 1 个 t、第 2 个 t、第 3 个 t、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sss=135。高考物理典型例题剖析教案汇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考物理典型例题剖析教案汇总 势能
1、 第 1 页 势能典型例题剖析例 1 如图 4示,桌面距地面 物体质量为 2在距桌面 支架上(1)以地面为零势能位置,计算物体具有的势能,并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桌面过程中,势能减少多少。 (2)以桌面为零势能位置,计算物体具有的势能,并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桌面过程中势能减少多少。 分析 根据物体相对零势能位置的高度,直接应用公式计算即得解答 (1)以地面为零势能位置,物体的高度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2.3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
1、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6 分,漏选的得 3 分,错选的得 0 分)1(高考广东理基)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01s 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答案】高考安徽理综)大爆炸理论认为
五上狼牙山五壮士课件(1)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 “ 同志们。 用石头砸。 ”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