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3.1牛顿运动定律内容摘要:
1、顿运动定律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6 分,漏选的得 3 分,错选的得 0 分)1(河北石家庄)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静止C物体所受的弹力的方向与该力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且指向地球中心【解析】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是运动的,故选项 B 错误;重力方向除赤道与两极外不指向地心,故 D 项错误,确【答案】体静止在斜面上,以下几种分析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B物 2、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解析】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反作用是物体对斜面的静摩擦力,故 A 错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仅仅是在数值上等于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上的分力,故 B 错误;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故 C 错误;物体受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 D 正确【答案】2010安徽省合肥调研)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 (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勾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 3、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解析】两个传感器的示数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两个物体上,等大、反向、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则不正确的是 C.【答案】全国卷)如图所示,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解析】从弹簧 4、处于压缩状态,可以得出小球的合力(加速度) 方向水平向右如果车的速度向右,则车向右做加速运动,选项 A 对;如果车的速度向左,则车向左做减速运动,选项 D 对【答案】图所示,小车上物体的质量 m8被一根在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轻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是 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小车的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 1m/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未发生变化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先向左、后向右C当小车的加速度为 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D小车以 1m/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8N【解析】开始物体静止在小车上时 5、,受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是 m/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的合力由零逐渐增大到 8N,故物体受的静摩擦力由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是 6N 逐渐减少到 0,再逐渐增大到水平向右的 2N,故选项 、D 错当小车的加速度为 体受的合力为 F N,恰好等于弹簧的弹力 6N,故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故选项 C 对【答案】图所示,物体 A 叠放在物体 B 上,物体 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物体 A、B 的质量分别为 kg、m B2体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作用在物体A 上且 F10N ,此后逐渐增大 F,在增大到 45N 的过程中 ()A当拉力 a 减小【答案】图所示,圆柱形的仓库内有三块长度不同的滑板 aO、bO、下 6、端都固定于底部圆心 O,而上端则搁在仓库侧壁上, 三块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是 30、45 、60b、c 处开始下滑( 忽略阻力) ,则 ()Aa 处小孩最先到 O 点Bb 处小孩最后到 O 点Cc 处小孩最先到 O 点Da、c 处小孩同时到 O 点【解析】三块滑板跟圆柱形仓库构成的斜面底边长均为圆柱形底面的半径,设为 R ,当 45时,t 最小,当 30和 60时,值相同,故 2 4答案】图甲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倾角为 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由光滑圆弧连接,斜面长为 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 始自由下滑当 m/s 时,经过 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 大小, 7、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 t,作出 tv 0 图象如图乙所示, g 取 10m/()A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2C若小物块初速度为 1m/s,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 小物块初速度为 4m/s,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 析】由 tv 0图象可得 a m/s mg 得 ,则 A 项错,B 项对若 m/s ,小物块仍在斜面32上运动,由图象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 项对若 m/s ,由 v 2 s 20小物块已运动到水平面上,图象对物块已不再成立,故 D 项错162案】述、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 8、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数值和单位)11年 9 月 25 日,一位同学通过电视节目观看火箭发射“神七”卫星的情景他听到4现场总指挥倒计时结束发出“点火”命令后,立刻用秒表计时假设测得火箭底部从开始发射到经过发射架顶端的时间是 t,如果他想计算出火箭的推力有多大,请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需要假设哪些条件进行理想化处理;(2)需要知道哪些数据(用相应符号表示出来 ),并推导出火箭推力 F 的表达式【解析】(1)假设火箭及卫星总质量不变,假设火箭及卫星在此过程中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2)火箭和卫星的总质量为 M,发射架高度为 h 案】(1) 9、见解析(2) 火箭和卫星的总质量为 M,发射架高度为 h,表达式为F2海淀区测试)用水平力拉动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也随之变化,a 和 F 的关系如图所示g 取 10m/1)根据图线所给的信息,求物体的质量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改用质量是原来 2 倍的同种材料的物体,请在上图的坐标系上画出这种情况下的aF 图线( 要求写出作图的根据)【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a FaF 图象为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 k 11g s 2,解得:物体的质量 m可以用横轴截距求动摩擦因数:当 F,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所受阻力fF 由 f得物体与水 10、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物体质量加倍时,物体的加速度 a Fk 1 ,纵轴的截距不变,作出如下图所示的图线12案】(1)2)见解析图13将金属块用压缩的轻弹簧卡于一个矩形箱内,如图所示,在箱子的上顶板和下顶板都装有压力传感器,箱子可以沿竖直方向运动当箱子以 a2m/s 2 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上顶板的压力传感器显示为 顶板的压力传感器显示为 g 为 10m/1)若上顶板的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下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试判定金属块的运动情况(2)要使上顶板的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箱子沿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可能是怎样的。 【解析】设金属块的质量为 m,以 2m/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对金属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上 F 下 得 m1)当上顶板的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下顶板压力的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时,由于弹簧长度没变,故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即下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仍然为 10N,则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 5N,设此时金属块的加速度为 有 下 ,解得 2)当金属块恰好不压上顶板时,弹簧的弹力不变,下顶板的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仍然为10N,规定向下为正方向,则 下 ,代入数据得 10m/s 加速度大于 10m/属块离开上顶板,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故箱子以大于或者等于 10m/答案】见解析。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3.1牛顿运动定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