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教师备选题库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教师备选题库1(2012鞍山模拟)如图 1 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 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 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图 1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解析:选 B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当小球在虚线位置时,小球、车具有向左的加速度,车的运动情况可能为:向左加速行驶或向右减速行驶,A 错误,B 正 2、确;当车匀速运动时,无论向哪个方向运动,小球均处于竖直位置不摆动,C、D 错误。 2(2013无锡模拟)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风扇运转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如图 2 所示。 对于这种设计。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图 2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C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二定律D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三定律解析:选 D风扇吹出风时,风对风扇叶片产生向右的作用力,风扇运转时吹出的风打到风帆上时,风会给风帆一个向左的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3、对于整个装置而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属于内力,小车不会前进。 3(2012肥城模拟)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 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图 3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解析:选 题图可知: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同时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 A、C、D 正 4、确。 4(2012福州模拟)在水平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 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 4 所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图 4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解析:选 果小车正在向左匀速运动,突然加速,则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有的速度,就会向右洒出,故 B 正确;如果小车正向右匀速运动,突然减速,则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就会向右洒出,故 D 正确。 5(2012南宁模拟)如图 5 所示,在匀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 关 5、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5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B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C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D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解析:选 车加( 减)速时,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相对于车向后(前)滚动,选项 B、C 正确。 6(2012成都模拟)如图 6 所示,一辆卡车后面用轻绳拖着质量为 m 的物体 A,A 与地面的摩擦不计。 图 6(1)当卡车以 g 的加速度运动时,绳的拉力为 A 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12 56(2)当卡车的加速度 a2g 时,绳的拉力为多大。 解析:(1)卡车和 A 的加速度一致,由图知绳的拉力的分力使 A 产生了加速度,故有m 2解得 , 35 45设地面对 A 的支持力为 有FN mg 3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 对地面的压力为 3(2)设地面对 A 弹力为零时,物体的临界加速度为 a0g a2ga 0时,物体已飘起,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 由三角形知识可知,拉力 2答案:(1) (2)。高考物理教师备选题库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教师备选题库1A、B 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图 1其他条件都相同。 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 ,水银柱上升至图 1 所示位置停止。 假设这一过程中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 B
1、能量守恒气体(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 ,共 40 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1.(2010 四川绵阳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 14)氧气钢瓶充气后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 气从管口缓慢流出时,瓶内外温度始终相等且保持不变,)于瓶内外温度始终相等
、 调查过程 1. 问卷调查过程:分别选了初一、初二和初三各选一个班进行调查。 在各班的班主任和学习委员的协助下,共发放了 120 份调查问卷,回收 120 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 2. 实地考察过程:我们对学校食堂、教室、寝室、操场进行抽查,发现食堂有倒剩饭现象,大部分教室里都有扔垃圾的现象,主要是纸巾、瓶子等。 在寝室方面,宿舍卫生不好,地面不太干净,有异味;在用水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节约用水
)他们哀求到:(生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 ) 假如你是志愿军战士,把心里想说的话告诉大娘 吧。 (生有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 小结写法:学到这,回顾第一自然段,文章先劝说,再叙述大娘冒着炮火送打糕,救伤员失去了小孙孙等这些事例,而从中有抒发了大娘对志愿军的真情实感。 文章运用了既叙述又抒情的方法。 (板书“叙事、抒情) 三、 迁移方法,合作研读。 过渡:请你用刚才的方法
1、势差 电势 电势能 静电屏蔽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6 分,漏选的得 3 分,错选的得 0 分)1(高考安徽理综)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点 a、 c 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 b 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线复运动粒子从 b 点运动到 d
生活的需要。 小学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生活。 虽然他们生活的内容与成人不同,但作为生活的主体,他们也常常用他们特有的目光研究周围的一切,常常为了更好地生活而能动地调整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甚至还有意识地用他们的语言行为去影响改变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语文正是他们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主要工具。 他们不仅在运用语文生活,而且 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 学习语文与生活结合得是那么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