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9.2电势差 电势 电势能 静电屏蔽内容摘要:
1、势差 电势 电势能 静电屏蔽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6 分,漏选的得 3 分,错选的得 0 分)1(高考安徽理综)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点 a、 c 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 b 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线复运动粒子从 b 点运动到 d 点的过程中( )A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先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后从低电势到高电势C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D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静电场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电场力的性质和 2、能的性质这一综合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粒子在从 b 点到 d 点的过程中虽然是先加速后减速,但不是匀变速,故 A 错误;由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可知,从 b 点到 d 点电势先升高后降低,故 B 不对;此过程中,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故其机械能和电势能之和是不变的,故 C 错误;粒子在从 b 点到 d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故选 D.【答案】高考广东卷)如图所示,在一个粗糙水平面上,彼此靠近地放置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后,两个物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并最终停止在物块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个物块的电势能逐渐减少B物块受到的库仑力不做功C两 3、个物块的机械能守恒D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小于其受到的库仑力【解析】本题考查物体的相互作用、库仑定律和功能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电荷作用过程的分析以及能量的转化问题的分析能力由静止释放后,两带电小物块带同种电荷,所以库仑力对它们均做正功,故电势能都减小,A 正确、B 错误;两小物块运动过程中,因摩擦力和电场力分别做功,发生机械能和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故机械能不守恒,C 错误;因最终停止,故 D 错误【答案】高考四川卷)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 O 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 M 点沿斜面上滑,到达 N 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 M 点,此时速度为 v2(efa b,故正 4、电荷在 d 点电势能,将正电荷由 c 点移到 d 点电场力做负功,B 错误,同理知 C 正确正电荷沿虚线由 e 点移到 f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 正确a、b 等势面疏密程度不同,故电场强度不同,A 错误【答案】高考全国)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 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 N 是 y 轴上的三个点,且 在 y 轴右侧, ()AM 点的电势比 P 点的电势高B将负电荷由 O 点移动到 P 点,电场力做正功CM、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 O、M 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 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 y 轴做直线运动【解析】本题考查由电场线的分布确定电场的任意位置场强大小、 5、电势高低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力与运动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电场线、 场强、电势、电势差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在静电场 中,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A 正确;负电荷在电场 中受力方向与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相反,故由 O 向 P 运 动4时,电场力做负功,B 错误;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知,的任意点场强均大于 任意点场强,故移动同一正电荷在 和 间运动,电场力在 做功较多,故点间电势差大于 点间电势差, C 错误;根据电场线关于 y 轴对称,故 y 轴上场强方向处处沿 y 轴正方向,故静电荷受力始终沿 y 轴正方向,故粒子做直线运动,D 正确【答案】高考广东理基)如图,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速度进入水平向右的 6、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图中所示的运动轨迹M 和 N 是轨迹上的两点,其中 M 点在轨迹的最右端不计重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粒子在 M 点的速率最大B粒子所受电场力沿电场方向C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不变D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始终在增加【答案】高考江苏物理卷)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 C,电场中的 A、B、C 三点的场强分别为 B、E C,电势分别为 A、 B、 C,C 间的电势差分别为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A ABC BE C C,A 项对因电场线的疏密反映场强的强弱,由图可知 A 点到 C 点电场线变密,则有 B 项对又因 C,所以 项对,D 项错【答案】述、计 7、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数值和单位)11将电荷量为 6106 C 的负电荷从电场中 A 点移到 B 点,克服电场力做了 3105 将该电荷从 B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做了 05 J 的功,则该电荷从 A 点移到 从 B 点移到 C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解析】A、C 两点的电势差为: V3 310 5 0 5 610 6所以电势能的变化量为:EW ACC610 6 3J0 5 答案】增加了 05 2010辽宁大连联考)一长为 L 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拴一质量为 8、m、带电荷量为 q 的小球,处于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将线与小球拉成水平,开始时,将线与小球拉成水平,然后释放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细线转过560角时,小球到达 B 点速度恰好为零试求:(1)点的电势差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3)小球到达 B 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解析】(1)小球由 A 到 B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B0 所以 )E mg/3(3)小球在 摆动,由对称性知,B 处绳拉力与A 处绳拉力相等,而在 A 处,由水平方向平衡有:q 以 或在 B 处,沿绳方向合力为零,有:q 案】(1) q(2) mg/q(3) 313如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 9、A、B 是两 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均为 Q,其中 A 带正 电荷,B 带负电荷,D、C 是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A、B、C 三点构成一边长为 d 的等边三角形,另有一个带电小球 E,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可视为点电荷 ),被长为 L 的绝缘轻质细线悬挂于 O 点,O 点在 C 点的正上方现在把小球 E 拉起到 M 点,使细线水平绷直且与A、B 、C 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并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 E 向下运动到最低点 C 时,速度为 点的电势为零,试求:(1)在 A、 B 所形成的电场中,M 点的电势 M;(2)绝缘细线在 C 点所受到的拉力 解析】(1)电荷 E 从 M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重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 、C 两点的电势差为 2 点与 D 点为等势点,所以 M 点的电势为M2)在 C 点时 A 对 E 的电场力 对 E 的电场力 2、B 、C 为一等边三角形,所以 2的夹角为 120,故 2的合外力为,且方向竖直向下Tk 点所受的张力为 FTk m 案】(1) (2)k 2v2L。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9.2电势差 电势 电势能 静电屏蔽
相关推荐
)他们哀求到:(生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 ) 假如你是志愿军战士,把心里想说的话告诉大娘 吧。 (生有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 小结写法:学到这,回顾第一自然段,文章先劝说,再叙述大娘冒着炮火送打糕,救伤员失去了小孙孙等这些事例,而从中有抒发了大娘对志愿军的真情实感。 文章运用了既叙述又抒情的方法。 (板书“叙事、抒情) 三、 迁移方法,合作研读。 过渡:请你用刚才的方法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教师备选题库1(2012鞍山模拟)如图 1 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 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 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图 1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教师备选题库1A、B 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图 1其他条件都相同。 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 ,水银柱上升至图 1 所示位置停止。 假设这一过程中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 B
生活的需要。 小学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生活。 虽然他们生活的内容与成人不同,但作为生活的主体,他们也常常用他们特有的目光研究周围的一切,常常为了更好地生活而能动地调整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甚至还有意识地用他们的语言行为去影响改变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语文正是他们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主要工具。 他们不仅在运用语文生活,而且 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 学习语文与生活结合得是那么紧密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课下限时集训(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1从下列提供的各组物理量中可以算出氢气密度的是()A氢气的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B氢气分子的体积和氢气分子的质量C氢气的摩尔质量和氢气的摩尔体积D氢气分子的质量和氢气的摩尔体积及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选 知氢气的摩尔质量,未给出氢气的体积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教师备选题库1(2013广东调研考试)如图 1 所示,一质量为 m 的滑块以初速度 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 A 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 A,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 图 2 中分别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v、加速度 a、势能 机械能 E 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图 1图 2解析:选 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滑块上升阶段有: 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