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教师备选题库 第2讲 固体、液体和气体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教师备选题库1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会发生弯曲,如图 1 所示。 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图 1A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B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C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D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解析:选 面层内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表现为引力,这就是表面张力,A 正确、B 错误;浸润液体的附着层内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密集,不浸润液体的附着层内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而附着层为浸润液体,附着层为不浸润液体,故 C、D 均正确。 2如图 2 所示,两个可导热的汽缸竖直放置,它们的底部由一细管连通(忽略 2、细管的容积)。 两汽缸各有一个活塞,质量分别为 塞与汽缸无摩擦。 活塞的下方为理想气体,上方为真空。 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活塞位于同一高度 h。 已知m,m 22m,现在两活塞上同时各放一质量为 m 的物块,求气体再次达到平衡后两活塞的高度差是多少。 (假定环境的温度始终保持为 2解析:设左、右活塞的面积分别为 A和 A,由于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故两活塞对气体的压强相等,即: ,32 m 的物块后,右活塞降至汽缸底部,所有气体都在左汽缸中。 在初态,气体的压强为 ,体积为 末态,气体的压强为 ,体积为 Ax(2 82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 由气体实验定律得: 得:x h,22 82 3、 54即两活塞的高度差为 h。 54答案: 位质量为 60 同学为了表演“轻功” ,他用打气筒给 4 只相同的气球充以相等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然后将这 4 只气球以相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在气球的上方放置一轻质塑料板,如图 3 所示。 图 3(1)关于气球内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于大气压强B是由于气体重力而产生的C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斥力而产生的D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的碰撞而产生的(2)在这位同学慢慢站上轻质塑料板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球内气体温度可视为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内气体体积变大B球内气体体积变小C球内气体内能变大D球内气体内能不变(3)为了估算气球 4、内气体的压强,这位同学在气球的外表面涂上颜料,在轻质塑料板面向气球一侧表面帖上间距为 2.0 方格纸。 若表演结束后,留下气球与方格纸接触部分的“印迹”如图 4 所示。 若表演时大气压强为 05 g10 m/气球内气体的压强为_取 4 位有效数字)气球在没有帖方格纸的下层木板上也会留下“印迹” ,这一“印迹”面积与方格纸上留下的“印迹”面积存在什么关系。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由于气球对球内气体的作用,球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A 正确;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理论,气体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的碰撞而产生的,故 B、C 错误,D 正确。 (2)由于球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则 C,T 5、 不变,p 增大,V 减小,A 错误,B 正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C 错误,D 正确。 (3)人作用在气球上的力 F600 N, “印迹”的面积为 4S,S 为每个“印迹”的面积(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去掉) ,得 S37210 4 人对气球的压强 p。 球内气体压强为 pp 0p0 5 球内部气体压强处处相等,气球上下上下“印迹”面积相同。 答案:(1)2)3)0 5面积相同4(2012南昌模拟)(1) 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B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C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不断碰撞而产生的D当气体膨胀 6、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E在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时,单位时间碰撞容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一定减少(2)某登山运动员在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在接近山顶时他裸露在手腕上的防水手表的表盘玻璃突然爆裂了,而手表没有受到任何撞击,该手表出厂时给出的参数为:27 时表内气体压强为 05 温下的大气压强值, )当内、外压强差超过 04 表盘玻璃将爆裂。 当时登山运动员携带的温度计的读数是21 ,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通过计算判断手表的表盘玻璃是向外爆裂还是向内爆裂;当时外界的大气压强为多少。 解析:(1)气体的体积是指气体分子所占据的整个空间的体积,A 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温度越高,气体 7、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B 正确;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不断碰撞而产生的持续的冲力造成的,C 正确;改变气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即做功和热传递,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对外做功,若气体同时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则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减少,D 错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常量可知,气体温度必然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单位时间内碰撞容器壁的分子数一定减少,E 正确。 (2)以表内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初状态的压强 0 5 1(273 27)K300 度为 273 21)K252 0 4 此时外界的大气压强为p 2p0 5 常温下的大气压强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8、所以可判断手表的表盘玻璃是向外爆裂的。 当时外界的大气压强为 p 2p0 4 1)2)向外爆裂0 4 2012河南焦作质检)(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D当氢气和氧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图 5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如图 5 所示,粗细均匀的 U 形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左端用水银封闭着长 L10 理想气体,当温度为 27时,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 9、 h2 外界大气压为 05 75 为了使左、右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求:若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温度需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若温度保持 27 不变,需从右管的开口端再缓慢注入多少高度的水银柱。 解析:(1)单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多晶体不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A 错误;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积达到最小,因此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B 正确;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根据晶体的各向异性可知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C 正确;当氢气和氧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由于分子质量不同,故平均速率不相同,D 错误;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 10、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E 正确。 (2)由题意 p1p 0g h73 p 275 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7310300 75112339 K ,即 6 由题意 5 据玻意耳定律有 p 33左管水银柱上升了 1)2)66 所示的系统由左右两个侧壁绝热、底部导热、截面均为 S 的容器组成。 左容器足够高,上端敞开,右容器上端由导热材料封闭。 两容器的下端由可忽略容积的细管连通。 图 6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B 下方封有氮气,B 上方封有氢气。 大气的压强为 度为 73 K ,两个活塞因自身重量对下方气体产生的附加压强均为 统平衡时,各气体柱的高度如图 6 所示。 现将系统底部浸入恒温热水槽中,再次平衡时 A 上升了一定高度。 用外力将 A 缓慢推回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并固定,第三次达到平衡后,氢气柱高度为 气和氢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求:(1)第二次平衡时氮气的体积;(2)水的温度。 解析:(1)考虑氢气的等温过程,该过程气体的初态压强为 积为 p,由玻意耳定律得p 从最高点被推回第一次平衡位置的过程是等温过程。 积为 V;末态的压强为 p,体积为 V,则ppV )活塞 A 从最初位置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为等压过程。 该过程气体的初态体积和温度分别为 2 73 K,末态体积为 末态温度为 T,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T 1)2)K。高考物理教师备选题库 第2讲 固体、液体和气体
相关推荐
1、1第十章 磁场错题集 一、主要内容本章内容包括磁感应强度、磁感线、磁通量、电流的磁场、安培力、洛仑兹力等基本概念,以及磁现象的电本质、安培定则、左手定则等规律。 二、基本方法本章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运用空间想象力和磁感线将磁场的空间分布形象化是解决磁场问题的关键。 运用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和载流导线、运动的带电粒子受力情况是将力学知识与磁场问题相结合的切入点。 三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课下限时集训(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1. (2013镇江模拟)如图 1 所示,闭合金属环从高 h 的曲面滚下,又沿曲面的另一侧上升,整个装置处在磁场中,设闭合环初速度为零,摩擦不计,则()图 1A若是匀强磁场,环滚的高度小于 是匀强磁场,环滚的高度等于 是非匀强磁场
1、(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 ,共 40 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衰期越长, 射线都是电子流,基本概念可知 射线都是电子流 ,但产生机理不同,故应选 )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增加,的电离能力在 、 、 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解析
1、2巧用结论解题【典例 14】如图 2示,如图所示,质量为 3m 的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m 的木块(可视为质点) ,它从木板右端以未知速度 始沿木板向左滑行,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保持不变,求:(1)木块的未知速度 )以木块与木板为系统,上述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解析: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定恒,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系统有相同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