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快速解题技巧十四内容摘要:
1、2巧用结论解题【典例 14】如图 2示,如图所示,质量为 3m 的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m 的木块(可视为质点) ,它从木板右端以未知速度 始沿木板向左滑行,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保持不变,求:(1)木块的未知速度 )以木块与木板为系统,上述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解析: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定恒,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系统有相同的速度,设为 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 m+3m )统中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负功导致系统的内能增大,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m (m+3m )V 2/2= 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L 为木块相对木板 2、走过的长度)由题意知木块最终回到木板右端时刚好未从木板上滑出,即木块与木板最终有相同的速度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最终速度也是 簧总功为零)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m (m+3m)V 2/2=2 , 误点警示】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系统克服滑动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损失,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所以有 f 滑 L 相对路程 =E(E 为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它力不做功或做功不改变系统机械能)时,公式 f 滑 L 相对路程 =E 才成立 公式 f 滑 L 相对路程 =E 不再成立,即系统因克服系统内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所产生的内能不一定等于系统机械能的损失. 所以同学们在应用结论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是否满足,否则很容易造成错误.。高考物理快速解题技巧十四
相关推荐
1、(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 ,共 40 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衰期越长, 射线都是电子流,基本概念可知 射线都是电子流 ,但产生机理不同,故应选 )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增加,的电离能力在 、 、 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解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教师备选题库1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会发生弯曲,如图 1 所示。 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图 1A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B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C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D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解析:选 面层内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表现为引力,这就是表面张力,A 正确、B 错误
1、 1 1四、力学计算题集粹(49 个)1在光滑的水平面内,一质量1的质点以速度 10沿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轴正方向的恒力5作用,直线与轴成 37角,如图 1示,求:图 1(1)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相交于点,则质点从点到点所经历的时间以及的坐标; (2)质点经过点时的速度2 如图 1所示,质量为 1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1末后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
技巧,还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让自己沉 浸在诗歌描绘的意境中,才能真正体会出诗人的感情,才能做到“因境抒情”。 (4)挑战自我: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朗读诗歌。 ,以赏析诗歌第二节为例,学习诗歌的 5 小节,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准备展示。 幻灯: 品读赏析喜欢的词、句,去追寻诗人的感情。 尝试挑战,展开想象和联想,联系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 (这个环节小组可以尝试挑战也可以不参加)
技法,孩子就容易跟着模仿几笔概念的东西,几节课之后,兴趣也会随着反复貌似 刻苦的训练而丧失殆尽,因为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孩子。 因此,技法不是重点,感受笔墨,表达趣味,只是儿童学习水墨画的起步,关键是随着课程递进的深入和课程内容的丰富,这种趣味能不能始终保持。 这种感受能不能深入到内心并养成自觉。 就让我们一步步探索吧,先解决感受的问题,再研究创作的方法。 1. 感受笔墨: 感受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