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子弹打木块模型内容摘要: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子弹打木块模型模型概述子弹打木块模型:包括一物块在木板上滑动等。 ,Q 为摩擦在系系 统相统中产生的热量;小球在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竖直平面内弧形光滑轨道上滑动;一静一动的同种电荷追碰运动等。 模型讲解例. 如图 1 所示,一个长为 L、质量为 M 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 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 ,以水平初速度 从木块的左端滑向右端,设物块与木块间0当物块与木块达到相对静止时,物块仍在长木块上,求系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量 Q。 图 1解析:可先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 m 和 M 的共同速度,再根据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求出转化为内能的量 Q。 对物块,滑动 2、摩擦力 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即 对物块做负功,使物块动能减少。 动摩擦力 对木块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得 ,即 对木块做木块动能增加,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 )(21210 物块与木块相对静止时, ,则上式可简化为:2)(2120块为系统,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守恒,则: 第 2 页 3)(0得: )(20系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量为: )(2)(200点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净功)为负值,在数值上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其绝对值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即。 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出发,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由于子弹和木块都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位移与平均速度成正比: 3、 002/2)(所以 般情况下 ,所以 ,这说明,在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木块的位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为分阶段处理问题提供了依据。 象这种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相互作用,动量守恒,最后共同运动的类型,全过程动能的损失量可用公式: 20)(模型要点子弹打木块的两种常见类型: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子弹以初速度 击木块。 运动性质:子弹对地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 图象描述:从子弹击中木块时刻开始,在同一个 vt 坐标中,两者的速度图线如下图中甲(子弹穿出木块)或乙(子弹停留在木块中) 第 3 页 图 2图中,图线的纵坐标给出各时刻两者的速度,图线的斜率反 4、映了两者的加速度。 两图线间阴影部分面积则对应了两者间的相对位移。 方法:把子弹和木块看成一个系统,利用 A: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B:系统的能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 :对木块和子弹分别利用动能定理。 推论: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阻力乘以相对位移,即 EF 块固定在水平面,子弹以初速度 击木块,对子弹利用动能定理,可得:2021两种类型的共同点:A、系统内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间的一对摩擦力做功的总和恒为负值。 (因为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摩擦生热的条件:必须存在滑动摩擦力和相对滑行的路程。 大小为 QF fs,其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s 是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移(在一段时间内“子弹”射入“木块” 5、的深度,就是这段时间内两者相对位移的大小,所以说是一个相对运动问题)。 C、静摩擦力可对物体做功,但不能产生内能(因为两物体的相对位移为零)。 误区点拨静摩擦力即使对物体做功,由于相对位移为零而没有内能产生,系统内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间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总和恒等于零。 不明确动量守恒的条件性与阶段性,如图 3 所示,不明确动量守恒的瞬间性如速度问题。 图 3模型演练 第 4 页 如图 4 所示,电容器固定在一个绝缘座上,绝缘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平行板电容器板间的距离为 d,右极板上有一小孔,通过孔有一左端固定在电容器左极板上的水平绝缘光滑细杆,电容器极板以及底座、绝缘杆总质量为 M,给电容器充电后, 6、有一质量为 m 的带正电小环恰套在杆上以某一初速度 准小孔向左运动,并从小孔进入电容器,设带电环不影响电容器板间电场分布。 带电环进入电容器后距左板的最小距离为 求:图 4(1)带电环与左极板相距最近时的速度 v;(2)此过程中电容器移动的距离 s。 (3)此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 答案:(1)带电环进入电容器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初速度为 匀减速直线运动,而电容器则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们的速度相等时,带电环与电容器的左极板相距最近,由系统动量守恒定律可得:动量观点: 00)(,力与运动观点:设电场力为 F 00,(2)能量观点(在第(1)问基础上):对 m: 2021)(对 M: 021所以 运动学观点: 第 5 页 对 M: ,对 m:20,解得:( 所示。 由三角形面积可得:图 500212解得: )(3)在此过程,系统中,带电小环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同时电容器等的动能增加,系统中减少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势能。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子弹打木块模型
相关推荐
难 的 ) thinks Chinese is .(乏味的 )[来源 :Z*xx*] 8. (多少 节课 ) do you have every day ? often (做 户 外活 动 )[来源 :学 .科 .网 ] like history (最喜 欢 的 )(同 义 句) is my subject. ( teach) (teach)us Engish. (对 …友好 )me. you
技法,孩子就容易跟着模仿几笔概念的东西,几节课之后,兴趣也会随着反复貌似 刻苦的训练而丧失殆尽,因为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孩子。 因此,技法不是重点,感受笔墨,表达趣味,只是儿童学习水墨画的起步,关键是随着课程递进的深入和课程内容的丰富,这种趣味能不能始终保持。 这种感受能不能深入到内心并养成自觉。 就让我们一步步探索吧,先解决感受的问题,再研究创作的方法。 1. 感受笔墨: 感受笔墨
技巧,还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让自己沉 浸在诗歌描绘的意境中,才能真正体会出诗人的感情,才能做到“因境抒情”。 (4)挑战自我: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朗读诗歌。 ,以赏析诗歌第二节为例,学习诗歌的 5 小节,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准备展示。 幻灯: 品读赏析喜欢的词、句,去追寻诗人的感情。 尝试挑战,展开想象和联想,联系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 (这个环节小组可以尝试挑战也可以不参加)
1、【2012 高考】(2012 重庆) (1)如图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 a、b、c 的位置相同,且插在 c 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 a、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 d、e 两点,如图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填“d”或“ e”)得到的值较小,用_(填“d”或“
击同学能够成功躲避进攻腿法并反击得分。 合格 学习态度一般,能够配合教师完成技术动作练习, 进攻同学能在实战中成功击打到对方,反击同学能够和进攻同学同时得分的。 九、 单元计划: 跆拳道条件实战 单元计划 年级: 高二年级 课次: 1/6 单元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一些跆拳道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能够了解 跆拳道单一战术 的动作概念,知道 基本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课下限时集训(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1(2011天津高考)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C 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解析:选 C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 A 错误;伦琴射线为电磁波,故 瑟福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