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错题集专题系列 热学内容摘要:
1、 高中物理热学错题集 一、主要内容本章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微观的分子动理论部分,一是宏观的气体状态变化规律。 其中分子动理论部分包括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和物体的内能等概念,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物体内能变化的规律、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气体状态变化规律中包括热力学温度、理想气体和气体状态参量等有关的概念,以及理想气体的等温、等容、等压过程的特点及规律(包括公式和图象两种描述方法)。 二、基本方法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是理想化的模型方法,其中在分子动理论中将微观分子的形状视为理想的球体,这是通过阿伏伽德罗常数对微观量进行估算的基础;在气体状态 2、变化规律中,将实际中的气体视为分子没有实际体积且不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理想气体,从而使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以大大的简化。 三、错解分析在本章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较为抽象的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理解不到位,导致这些微观量及规律与宏观的温度、物体的体积之间关系不能建立起正确的关系。 对于宏观的气体状态的分析,学生的问题通常表现在对气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方面存在着困难,由此导致对气体状态规律应用出现错误;另外,本章中涉及到用图象法描述气体状态变化规律,对于pV,pT,VT 图的理解,一些学生只观注图象的形状,不能很好地理解 3、图象上的点、线、斜率等的物理意义,因此造成从图象上分析气体温度变化(内能变化)、体积变化(做功情况)时出现错误,从而导致利用图像分析气体内能变化等问题时的困难。 例 1 设一氢气球可以自由膨胀以保持球内外的压强相等,则随着气球的不断升高,因大气压强随高度而减小,气球将不断膨胀。 如果氢气和大气皆可视为理想气体,大气的温度、平均摩尔质量以及重力和速度随高度变化皆可忽略,则氢所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将_(填“变大”“变小”“不变”)【错解】错解一:因为气球上升时体积膨胀,所以浮力变大。 错解二:因为高空空气稀薄,所以浮力减小。 【错解原因】因为浮力的大小等于气球排开大气所受的重力,F=p 空 gV,当气 4、球升入高空时,密度 p 减小,体积 V 增大,错解一和二都是分别单一地强调一方面的变化,没有综合考虑,因此导致错解。 【分析解答】以氢气为研究对象,设地面附近和高空 h 处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1,p 2,V 1,V 2。 因为温度不变,由玻p 1V1=地面附近和高空 h 处的压强和大气密度分别为 p1,p 2和(与氢气对应相等) 1, 2因为大气密度和压强都与高度成正比,所以有 2P。 设氢气球在地面附近和高空 h 处的浮力分别为 2则 F1=p1gp2评析】如上分析,解决变化问题,需要将各种变化因素一一考虑,而不能单独只看到一面而忽略另一面。 此题也可以利用克拉珀龙方程求解:在高度 h 处:对氢气列 5、克拉珀龙方程对排开空气列克拉珀龙方程因为 p,V,R,T 均相同所以联立得: 氢空空空 m气、氢气的摩尔质量是不变的,此题气球中的氢气质量也是一定的,所以排开空气的质量不随高度 h 而变,又因为重力加速度也不变(由题目知)所以,气球所受浮力不变。 利用克拉珀龙方程处理浮力,求解质量问题常常比较方便。 例 2 如图 7示,已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1 变化到状态 2。 问:气体对外是否做功。 【错解】错解一:因为判断不了气体体积情况,所以无法确定。 错解二:因为 1 状态与 2 状态在一条直线上而 标上的等容线是直线所以状态 1 与状态 2 的体积相等,气体对外不做功。 【错解原因】错解一是不会应用等 6、容线,不知道如何利用 比较两个状态的体积,因而感到无从下手。 错解二是把等容线的概念弄错了,虽然状态 1 和状态 2 在一条直线上,但并不是说pT 图上的所有直线都是等容线。 只有延长线过原点的直线才表示一个等容过程。 而此题的状态 1 与状态 2 所在的直线就不是一条等容线。 【分析解答】如图 7示,分别做出过 1 和 2 的等容线和,由图可知,直线的斜率大于直线的斜率,则 V V ,即 1,所以,从状态 1 变化到状态 2,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了。 【评析】从此题的解答可以看到,利用图象帮助解决问题,有时是很方便的,但这种方法首先必须按图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只有在“识别”图象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运用” 7、图像。 例 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三个状态在 上用 A,B,C 三个点表示,如图 7比较气体在这三个状态时的压强 pA,p B,p )Ap Cp Bp CBp Ap Cp BCp Cp Ap 法判断。 【错解】错解一:因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温度成正比,哪个状态对应的温度高,在哪个状态时,气体的压强就大,即 AT B,所以有 pCp Ap B,应选 C。 错解二:因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压强越小,从图上可以看出:V AV CV B,所以户 pAp Cp B,应选 B。 【错解原因】以上两种错解,从分析思路上讲都错了,都没有了解到气体状态的三个参量(p,V,T)之间两两 8、定量关系是有条件的。 如压强与温度(当然应为热力学温度 T)成正比的条件是体积不变,而压强与体积成反比的条件应是温度不变。 如果不考虑第三个参量,而单纯只讲两个参量之间的关系,显然只能导致错误的结果,同时也培养了错误的思考问题方式,是不可取的。 当第三个参量不是定量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只能是: 要综合分析考虑。 【分析解答】因为所给的是 ,A,B,C 三点的温度体积都不一样,要想比较三个状态的压强,可以利用 上的等压线辅助分析。 在 上,等压线是一条延长线过原点的直线,可以通过 A,B,C 三点做三条等压线分别表示三个等压过程,如图 7示。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压强保持不变,体积与温度成正比,为了 9、比较三个等压线所代表的压强的大小,可以做一条等温线(亦可作一条等容线,方法大同小异,以下略),使一个等温过程与三个等压过程联系起来,等温线(温度为 T)与等压线分别交于 A,B,C,在等温过程中,压强与体积成反比(玻意耳定律),从图上可以看出:V AV BV C,所以可以得出结论:p Ap Bp C,而 A 与 A,B 与 B,C 与 C 分别在各自的等压线上,即 pA=p B=p C=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即 pAp Bp C,所以正确答案为 A。 例 4 如图 7,B 是体积相同的气缸,B 内有一导热的、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 C,D 为不导热的阀门。 起初,阀门关闭,A 内装有压 10、强 051=300K 的氮气。 B 内装有压强 05度 00K 的氧气。 打开阀门 D,活塞 C 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以 2分别表示平衡后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则 2=_(假定氧气和氮气均为理想气体,并与外界无热交换,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错解】开始是平衡状态,未态还是平衡状态,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 21此题答案为 14。 【错解原因】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气体定律,针对的对象应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而不能是两种(或两部分)气体各自的状态,必须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末两种状态之间满足的关系,上述解法把两部分气体的 p1,p 2,T 1,T 2与一定质量的气体前后两种状态的 p1,p 1,T 11、1,T 1混为一谈,以致出现完全相反的结论。 【分析解答】对于 A 容器中的氮气,其气体状态为:05 00=P V1=目所设) T 1=于 B 容器中的氧气,其气体状态为:05 T 2=600=p V2=目所设) T 2=消去 T,V 可得:此题的正确答案为 2=41【评析】解决有关两部分气体相关联的问题时,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把两部分气体分开看待,分别对每一部分气体分析出初、未状态的 p,V,T 情况,分别列出相应的方程(应用相应的定律、规律)切不可将两部分气体视为两种状态。 其次,要找出两部分气体之间的联系,如总体积不变,平衡时压强相等,等等。 例如本题中,阀门关闭时两边气体体积相等,阀 12、门打开两边气体压强相等,温度相等,利用这些关系,可以消去方程中的未知因素,否则,也解不出正确结果。 例 5 如图 7示,一个横截面积为 S 的圆筒型容器竖直放置,金属圆板 A 的上表面是水平的,下表面是倾斜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圆板的质量为 M,不计圆板A 与容器内壁之间的摩擦,若大气压强为 被圆板封闭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p 等于( )【错解】错解一:因为圆板下表面是倾斜的,重力产生的压强等于 为斜面的面积,即。 因此,重力产生的压强为 S以其他压强为故选项 A 正确。 错解二:重力产生的压强应该为重力的分力 而大气压强 以气体压强为 0P+此可选 B。 错解三:大气压 以气体压强里应包括 13、重力的合力上。 因此,重力压强 S2因此气体压强为 0P+ 以选 C。 【错解原因】重力产生的压强,压力都应该是垂直于接触面方向,所以重力产生压强应是重力的分力 不是 解一是对压力这个概念理解不对。 错解二虽然注意到重力的分力 没有考虑到面积应是 S()而不是 S,还是对压强概念的理解不对。 错解三在分解重力时错了,重力的一个分力应是 为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垂直斜板的竖直面,如图 7以重力的压强为 【分析解答】以金属圆板 A 为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从受力图 7知,圆板 A 受竖直向下的力有重力 气压力 直向上的力为其他压力 S,其中 ,所以正确答案应为 D。 【评析】正如本题的“分析解答”中所做的那样,确 14、定被活塞封闭的气体的压强的一般方法是: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分析活塞的受力情况;概括活塞的运动情况(通常为静止状态),列出活塞的受力方程(通常为受力平衡方程);通过解这个方程便可确定出气体的压强。 例 6 如图 7示,在一个圆柱形导热的气缸中,用活塞封闭了一部分空气,活塞与气缸壁间是密封而光滑的,一弹簧秤挂在活塞上,将整个气缸悬吊在天花板上。 当外界气温升高(大气压不变)时,( )法判断【错解】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7活塞平衡条件可知:F=mg+体压强增大,所以弹簧秤的接力 F 将变小,所以答案应选 B。 【错解原因】主要是因为对气体压强变化的判断,没有认真细致地具体分析,而是凭直觉认为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分析解答】对活塞受力分析如错解,F=mg+气缸为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7。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错题集专题系列 热学
相关推荐
1、、主要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功、功率、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基本概念,以动能定理、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 其中对于功的计算、功率的理解、做功与物体能量变化关系的理解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基本方法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用矢量分解的方法处理恒力功的计算
1、- 1 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5 分)1(2009浙江高考)在讨论地球潮汐成因时,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与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已知太阳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 07 倍,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的 400 倍关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上相同质量海水的引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 1 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都具有惯性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抛出去的标枪和手榴弹都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解析
关系为 ( C ) A. F1F2 B. F1F2 C. F1=F2 D.无法确定 3 【例 4】 如图有一半径为 r = 的圆柱体绕竖直轴 OO′以 ω = 9rad/s的角 速度匀速转动.今用力 F 将质量为 1kg的物体 A 压在圆柱侧面,使其以 v0 = 的速度匀速下降.若物体 A 与圆柱面的摩擦因数 μ = ,求力 F 的大小.(已知物体 A 在水平方向受光滑挡板的作用
1、(电磁感应)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010全国卷)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 05 宽 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