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分突破 力与物体的平衡内容摘要:
1、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选错的得 0 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和速度的原因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同,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2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块刚好开始沿木板滑动时,测出当时木板和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A在木块开始滑动前,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一直在增大B在木块开始滑动前,木块所受的摩擦一直在减小C测得的动摩擦因数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 2、图所示,A、B、C 为三个质量相等、材料相同的小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沿相同的粗糙面上滑,其中 A 是匀速上滑,B 是加速上滑,C 是减速上滑,而斜面体相对地面均处于静止状态,斜面体甲、乙、丙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 、 、 ,该1 )A = = B. 1 D. 14如图所示,a、b 两根竖直的轻弹簧各有一端固定,另一端共同静止地系住重为 10N b,撤去瞬间球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4N;若撤 去弹簧 a,则撤去瞬间球所受到的合力大小可能为( )A14N,方向向上 向向上C14N,方向向下 、B 两物体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滑轮悬挂起来,B 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 物体稍向左移一点,A、 3、B 两物体仍静止,则此时与原来相比( ) 一根不可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 A、B 两点上,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 1,绳子中张力为 绳子一端由 B 点移至 C 点,待整个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 2,绳子中张力为 将绳子一端由 C 点移至 D 点,2乙 段绳子间的夹角为 3,绳子中张力为 计摩擦,则( )= 2= 3 2 2T 3 = 37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a)a 施加一个向左偏下 30的恒力,并对小球 b 施加一个向右偏上 30的同样大小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下图(b)中的( )8如图所 4、示,匀质杆 端支在地上,另一端受一水平力 F 作用,杆呈静止状态,则地面对杆 用力的方向为( )A总是偏向杆的左侧,如 4是偏向杆的右侧,如 2C总是沿着杆的的方向,如 3D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上,如 1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 a 角斜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滑动,木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等于 块对地面摩擦力大小等于 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等于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 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 用水平拉力 F 5、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 m 的最大拉力为( )A. B. C. 作 1. 如图,P 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 P 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 m。 在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 P 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重力 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重力 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选作 两根细线把 A、B 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 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 A、B 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 F 作用在小球 A 上,使三根细线均处 6、于直线状态,且 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A)F 1 (B)F 2 (C)F 3 (D )F 4二、实验题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答题。 11(10 分)已知某物体的长度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时,有下列不同的结果:a:b:d:)以上数字是用精确到 直尺测量的是 ;(2)用游标卡尺测量的是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的是 ;(4)以上各数据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依次为 、 、 、 ;12.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如下:(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 7、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 O 点,在白纸上记下 O 点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2)在纸上根据 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 F.(3)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及其方向.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1)中是 .(2)中是 .(3)中是 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得到的结果。 他们得到使橡皮筋的结点拉到 O 点时所需的两个力 2 及一个力时的 F,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了等效力 F,如图所示。 判断两人处理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三、计算题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 8、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的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一个昆虫放在内表面半径为 10球面形容器内,昆虫的脚与器壁间的动摩擦因O O 甲 乙数 = ,为不使昆虫爬出容器,容器的深度至少为多少。 314一光滑球重力为 G,半径为 R,靠着墙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厚度为 h(hR)的木块塞在球的左下方,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 F 推木块,忽略各接触处的摩擦力,则当F 的值至少为多少时,才能将球从地面推起来。 15如图所示,物体 A、B 的质量均为 m,通过定滑轮用细绳相连,物体 B 所接触的面是竖直的,且细绳的 竖直、水平,设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滑 在水平 9、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水平施于物体 A 的力 F 应为多大。 一重为 G 的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用一夹角为 600,两夹边完全相同的人字夹水平将其夹住(夹角仍不变),圆柱体始终静止,试求:(1)若人字夹内侧光滑,其任一侧与圆柱体间的弹力大小也等于 G,则圆柱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2)若人字夹内侧粗糙,其任一侧与圆柱体间的弹力大小仍等于 G,欲使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为零,则整个人字夹对圆柱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方向如何。 选作 1如图所示,矩形斜面水平边的长度为 斜边的长度为 面倾角为 370,一与斜面动摩擦因数为 =小物体重 25N,在与斜面平行的力 F 的作用下,沿对角线 速下滑 10、,求推力 1)b (2) (3)c (4)4、2、5、3; 12.(1)未记下细绳方向(2)应根据 2的大小和方向作图(3)应将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拉到原位置 O 昆虫刚好要掉落时所在处与球心连线处与竖直方向成 角,设容器深度为 h, h=受力如右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是: ,由几何知识22()对木块和球整体由平衡条件得: 块受力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滑槽对工件的支持力 0摩擦力 6=2f=1)两夹边对圆柱体弹力的合力大小为 G,方向沿夹角的角平分线,圆柱体处于静止状态,水平面内受的合外力为零,所以桌面对圆柱体的摩擦力与人字夹对圆柱体的合力平衡,即摩擦力的大小为 G.(2)要使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为零,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圆柱体的重力 G、受人字夹的弹力 N、摩擦力 f 的合力为零,即摩擦力的大小为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 45. 9N。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分突破 力与物体的平衡
相关推荐
1、热 学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 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选错的得 0分。 1下列有关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一定质量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B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是确定的C气体的压强只跟气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压强越大D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将增大
) 指导朗读返部分内容。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回答前面癿问题时,时间就在丌知丌觉中悄悄地溜走了。 正如作者所说 “ 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癿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 请同学们分析作者讲返句话癿意思。 让学生讨论、交流。 如果你理觋了返句话,那么老师返里迓有返么一句话,请你们再来分析一下:出示 “ 我癿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 让同学分小组讨论。 (时间悄悄地溜走
1、(静电场)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 间为 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图 11如图 1 所示,O 是一固定的正点电荷,另有一正点电荷 q 从很远处以初速度 对着点电荷 O 射入电场中
1、(热学)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图 11如图 1 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O,乙分子沿 x 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
自己的行劢,完全、彻底地实践着 “ 为人民服务 ” 的思想,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 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何其芳同志去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用心去感受总理这一夜是 ( )的一夜。 课文是从 ( 、 ) 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三、再读品悟,体会感情。 默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哪些描述让佝深受感劢
1、第 11 讲运动图象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 vt 图象中( 如图所示),直线 a、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 020 s 列说法正确的是2007 年高考 宁夏理综卷()10 s 020 s 15 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 t10 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答案: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答案:a、b 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vt 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的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