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十五(动量守恒定律)内容摘要:
1、(动量守恒定律)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图 11如图 1 所示,质量分别为 m1、m 2 的两个小球 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相连接,置于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两球 A、B 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对两小球 A、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设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电荷间库仑力的作用且弹簧不超过弹 2、性限度)( )A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 B系统机械能守恒C系统动量不断增加 D系统动量守恒解析:对 A、B 组成的系统,所受电场力为零,这样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外力为零,系统的动量守恒;对 A、B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有动能、弹性势能、电势能三者的相互转化,故机械能不守恒答案:下列几种现象中,所选系统动量守恒的有()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车,从水平方向跳上一个人,人车为一系统B运动员将铅球从肩窝开始加速推出,以运动员和铅球为一系统C从高空自由落下的重物落在静止于地面上的车厢中,以重物和车厢为一系统来源: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斜面,斜面也光滑,一个物体沿斜面滑下,以重物和斜面为一系统解析:判断动量是否守 3、恒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从动量守恒的条件判定,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故分析系统受到的外力是关键第二种,从动量的B 选项叙述的系统,初动量为零,末动量不为零C 选项末动量为零而初动量不为零D 选项,在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向下的动量增大等答案:3如图 2 所示,小车的上面是中突的两个对称的曲面组成,整个小车的质量为 m,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有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小球,质量也为 m,以水平速度 v 从左端滑上小车,恰好到达小车的最高点后,又从另一个曲面滑下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滑离小车时,小车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B小球在滑上 曲面的过程中,对小车压力的冲量 4、大小是球和小车作用前后,小车和小球的速度可能没有变化D车上曲面的竖直高度不会大于球滑上曲面的过程,小车向右运动,小球滑下时,小车还会继续前进,故不会回到原位置,A 错由小球恰好到最高点,知道两者有共同速度,对于车、球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式为 2得共同速度 v 显然,这个v2 B 对对于 C,由于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系统机械能又没有增加,所以是可能的,两曲面光滑时会出现这个情况由于小球原来的动能为 ,2m( )2 ,所以系统动能减少了 ,如果曲面光滑,12 v2 得 h 是最大值,如果曲度还要小些答案:如图 3 所示用轻弹簧相连的物块 A 和 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 A 紧靠竖直墙壁 5、,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物体 B 并留在其中在下列依次进行的四个过程中,由子弹、弹簧和 A、B 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的是: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B 物块载着子弹一 起向左运动的过程; 弹簧推载着子弹的 B 物块向右运动,直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B 物块因惯性继续向右运动,直到弹簧伸长最大的过程()ABCD解析:子弹射入木块过程系统无外力,所以动量守恒;由于有热产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B 物块因惯性继续向右运动,直到弹簧伸长最大的过程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答案:能相同的 A、B 两球( mA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当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运动,则可判定( )A碰撞前 A 球的速 6、度小于 B 球的速度B碰撞前 A 球的动量大于 B 球的动量C碰撞前后 A 球的动量变化大于 B 球的动量变化D碰撞后, A 球的速度一定为零, B 球朝反方向运动解析:A、B 两球动能相同,且 mA得 vB由动量和动能关系可得 pA动量守恒得,碰撞前后 A 球的动量变化等于 B 球的动量变化,碰撞后,A 球的速度一定为零,B 球朝反方向运动,所以 A、B、D 对答案:辆质量相同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人静止在小车 A 上,两车静止,如图 4 所示当这个人从 A 车跳到 B 车上,接着又从 B 车跳回 A 车并与 A 车保持相对静止,则 A 车的速率图 4()A等于零B小于 B 车的速率C大于 B 车的速率D等于 B 车的速率解析:选 A 车、B 车和人作为系统,两车均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上无论人如何跳来跳去,系统均不受外力作用,故满足动量守恒定律,A 车和 B 车的质量均为 M,最终两车速度分别为 (M m)v B,则 ,即 时,v 30,即与 C 碰后 续向右运动当取 6k4 时,v 30,即碰后 反弹向左运动答案:见解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十五(动量守恒定律)
相关推荐
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课文中有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等等。 学生通过对比,反复品读,边读边感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了巨人的花园冬天时的荒凉与冷清,巨人在心理上的孤独, 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孩子进入花园后的热闹场景,体会巨人态度的转变。 这一块的阅读,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面重点语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
1、(共 15 页)【模拟演练】1.(2012衡水模拟)如图所示,一束白光从顶角为 的三棱镜一边以较大的入射角 i 射入并通过三棱镜后,在屏 P 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在入射角 i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 )A. 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B. 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C. 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D. 红光和紫光同时消失2.(2012丽水模拟)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
1、金典练习十一功功率动能定理选择题部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计空气阻力,则()加速运动的位移 速运动的位移 s2t2s 1,当匀加速上提时的12拉力 F 2,两过程拉力做的功相等;当 ,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是斜向上的拉力 F,第二次是斜向下的推力 的大小相同, ) 对物体做的功相同, 对物体做的功相同,
1、第 6 讲实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假设 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为了使橡皮条仍然伸长到 O 2 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以有多个方向 方向和大小是唯一确定的 方向唯一确定,大小可有多个值答案:列关于这根弹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N/103 N/00 N 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是 40 0 ,弹簧产生的拉力是 200 00 N/m 的弹簧原长是 10 它的长度是 12
1、第 - 1 - 页 共 15 页 难点之六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一、难点形成原因:1、不能正确理解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位移方向的改变和时间、速率等物理量的对称性由于高中学生认知还不够深入,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分析不到位,加之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形成了各矢量方向不变的思维定势,导致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对速度方向的改变、位移方向的改变缺乏思考,对运动时间、位移、速率等物理量的对称性不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