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第1单元第6讲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内容摘要:
1、第 6 讲实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假设 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为了使橡皮条仍然伸长到 O 2 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以有多个方向 方向和大小是唯一确定的 方向唯一确定,大小可有多个值答案:列关于这根弹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N/103 N/00 N 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是 40 0 ,弹簧产生的拉力是 200 00 N/m 的弹簧原长是 10 它的长度是 12 ,弹簧的弹力大小是N;若使弹簧长度再增加 2 弹簧施加的拉力需增大 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下列主要步骤的合理顺序是木板平放在桌上, 点,记下弹簧秤的示数和线套的方向,按相同的标度作出此力 F 和 F 点 2、,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1、F 2,以其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过 O 点作出对角线表示其合力 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 白纸上记下 O 点和两弹簧秤的示数 在纸上根据 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 F 的大小.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秤的示数 F你分别指出.(1)在中是.(2)在中是.(3)在中是实验验证的是力的合成,是一个矢量的运算法则,1)还要记下两绳拉力的 3、方向;(2)“的大小”后面加“和方向” ;(3)“相同”之后加“使橡皮条与绳的结点拉到 O 点”1)还要记下两绳拉力的方向;(2)“的大小”后面加“和方向” ;(3)“相同”之后加“使橡皮条与绳的结点拉到 O 点”(1)请你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 Fx 图象.(2)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式.(3)解释函数表达式中的常量的物理意义.(4)若弹簧的原长为 40 且以弹簧的总长为自变量,1)根据表中数据描点,按照图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应作出一条直线,如图所示.(2)设直线斜率为 k,由数学知识,F以减小误差) ,如点(与(并代入上式可得 k,C,所以函数表达式为:F (.(3)由 F 知,当 x0 时,F C, F此,式中常数 k 表示使弹簧形变单劲度系数.(4)设弹簧的总长为 :Fk(l x40)C(x1)如图所示(2)F(3)略(4)F(x N。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第1单元第6讲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相关推荐
1、(动量守恒定律)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图 11如图 1 所示,质量分别为 m1、m 2 的两个小球 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相连接
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课文中有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等等。 学生通过对比,反复品读,边读边感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了巨人的花园冬天时的荒凉与冷清,巨人在心理上的孤独, 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孩子进入花园后的热闹场景,体会巨人态度的转变。 这一块的阅读,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面重点语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
1、(共 15 页)【模拟演练】1.(2012衡水模拟)如图所示,一束白光从顶角为 的三棱镜一边以较大的入射角 i 射入并通过三棱镜后,在屏 P 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在入射角 i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 )A. 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B. 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C. 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D. 红光和紫光同时消失2.(2012丽水模拟)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
1、第 - 1 - 页 共 15 页 难点之六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一、难点形成原因:1、不能正确理解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位移方向的改变和时间、速率等物理量的对称性由于高中学生认知还不够深入,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分析不到位,加之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形成了各矢量方向不变的思维定势,导致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对速度方向的改变、位移方向的改变缺乏思考,对运动时间、位移、速率等物理量的对称性不会分析
1、的合成与分解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6 分,漏选的得 3 分,错选的得 0 分)1(湖南澧县模拟)如图 1 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 A 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心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图 2 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