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 向相同。 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 向相反。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速度公式:vv 0(2)位移公式:xv 0t 2(3)位移速度关系式:v 2v 20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1)1T 末、2T 末、 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 2v 3v n123n(2)1T 内、2T 内、 3T 内位移的比为:x1x 2x 3 22 23 2n 2(3)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位移的比为:x x x 35(2n1)(4)从静止开 2、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1t 2t 3t n1( 1)( )( )2 3 2 n n 11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 1 2 3B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 135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 135D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 123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 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 选项 A、C 正确。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 3、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 v。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x x1x 3x 2x n。 还可以推广到 xmx n(mn)。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两点说明(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均是矢量式,应用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一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当 时,一般以 a 的方向为正方向。 (2)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程加速度不变,对这种情况可以将全程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基本公式求解。 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 4 m/s,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10 m/s,在这 1 s 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 4、可能小于 3 移的大小可能大于 10 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4 m/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10 m/ D若初、末速度同向时: m/s7 m/s, 102x t7 m, m/ m/s 2。 v 0 41若初、末速度反向时: m/s3 m/ 4 102x t3 m, m/4 m/s 2v 0 41因此可得出只有选项 D 正确。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命题分析 本考点是高考的热点,常以选择题或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在高考中可被单独命题,也可与 vt 图象、牛顿运动定律、电场等知识综合命题。 例 1(2013江西五校联考)质量为 m 的飞机静止在水平直跑道上。 飞机起飞过程可分为两个匀加速运动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飞机的加 5、速度为 动时间为 第二阶段结束时,飞机刚好达到规定的起飞速度 机起飞过程中,在水平直跑道上通过的路程为 s,受到的阻力恒为 第二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 时间 思维流程第一步:抓信息关键点关键点 信息获取(1)起飞过程分为两个匀加速运动阶段 第一阶段的末速度即为第二阶段的初速度(2)通过的路程为 s 两个阶段的总路程为 s(3)受到的阻力恒为 机不仅受阻力作用,两个阶段加速度不同第二步:找解题突破口飞机的两个运动阶段情景相似,且第一阶段的末速度等于第二阶段的初速度,分别根据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对两个阶段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 三步:条理作答解析第一、二阶段结束时飞机运动速度分别为v1a 1v 1a 6、21s2v 1总距离为 ss 1s 2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s 案 s 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1)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并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2)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要养成画物体运动示意图的习惯。 (3)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 (4)运用基本公式或推论等知识进行求解。 变式训练1发射卫星一般用多级火箭,第一级火箭点火后,使卫星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 50 m/烧 30 s 后第一级火箭脱离,又经过 10 s 后第二级火箭启动,卫星的加速度为 80 m/过 90 s 后,卫星速度为 8 600 m/s。 7、求在第一级火箭脱离后的 10 s 内,卫星做什么运动,加速度是多少。 (设此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第一级火箭燃烧完毕时的速度 v1a 1030 m/s1 500 m/s。 由题意知,卫星在第二级火箭燃烧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度 600 m/s,加速度 0 m/间 90 s,设这一过程中的初速度为 v3v 2a 3 v2v 3a 38 6008090) m/s1 400 m/s ,可见从第一级火箭分离至第二级火箭启动,卫星速度在减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 v2v 1a 2 400 1 50010m/ 10 m/号表示加速度 案:匀减速运动10 m/s 2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 8、命题分析 本考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延续,是高考的重点,常结合牛顿运动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电场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例 2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 C 时速度恰为零,如图 121 所示。 从物体过 A 时开始计时,已知物体第一次运动到斜面长度 3/4 处的 用时间为 t,求物体从 B 滑到 C 所用的时间。 图 121解析方法一: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3 5(2n1)现有 1 3t,故通过 t。 方法二:中间时刻速度法利用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02 v 2C20v 9、2C24解得:v B。 此 此有t。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利用有关推论对于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的各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 1) ( )( )( )。 2 3 2 4 3 n n 1现将整个斜面分成相等的四段,如上图所示。 设通过 么通过E、时间分别为:( 1) tx,t )tx,t 2 ) 3 2 3又 t DEt EAt ,得 txt。 答案t 运动学问题选择公式口诀运动过程要搞清,已知未知心里明。 基本公式很重要,推论公式不小瞧。 平均速度 带问题等时间。 比例公式可倒用,推论各有己特点。 变式训练2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 4 s 内经过的 10、位移为 24 m,在第二个 4 s 内经过的位移是 60 m,求这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初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方法一:基本公式法前 4 s 内经过的位移:x 1v 0t 个 4 s 内经过的位移:x2v 0(2t) a(2t)2( 2 12将 4 m、x 260 m 代入上式 ,解得 am/s 2.5 m/s。 方法二:利用有关推论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得a m/m/ 0 2442根据 v 得 m/sv 04a,所以 .5 m/s。 4 608答案:m/s 21.5 m/“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此模型蕴涵在日常生活、体育赛事和军事活动等具体情境中,具有形式灵活,过程多变的特点。 但 11、每个过程都符合或近似符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示例“10 米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 如图 122 所示,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 10 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 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 米折返跑”的成绩。 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 4 m/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4 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 8 m/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 求受试者“10 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图 122解析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t 1 1 s, t 3 0.5 s,x 3 2匀速阶段:t 2 x3 :t 4 1 s,x 4 2匀速阶段:t 5 2 0 米折返跑”的成绩为:tt 1t 2t 3t 4t 5s。 答案。高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 2折射定律图 1231(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2)表达式:n 12 ,式中 比例常数。 12(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表达式23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标量。 (填 “矢量”或“标量”)4单位动能的单位是焦耳。 1动能的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所以动能也具有相对性,大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中学物理中,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2动能的变化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 即 12 2 12 21说明:(1)表达式中 v1、v 2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视重(1)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 (2)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物体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物体的 压力。 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比较超重现象 失重现象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的比较名称比较项目 做功 热传递内能变化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在单纯的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物理实质 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不同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相互联系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意义 公式、单位线速度(1)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v) (2)是矢量,方向和半径垂直,和圆周相切 (1)v (2)单位:m/)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 ) (2)中学不研究其方向(1) t 2T(2)单位:)周期是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周的时间( T) (2)转速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n),也叫频率(f)(1)T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