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三年真题高频考点精选 考点59 原子结构和能级内容摘要: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测出电子电量,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都是 e 的整数倍;卢瑟福根据 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根据 粒子的散射实验有关数据可确定原子核的数量级为 10 玻尔假设:轨道量子化、定态和能量量子化、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降低的定态轨道发射光子,光子能量 初。 根据玻尔的定态假设和能量量子化,可画出能级图,利用发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能量值之差可求出射或吸收光子的频率。 【最新三年高考物理精选解析】1. (2012江苏物理)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 在下列该原子光谱 2、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正确的是C。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能级、玻尔理论、光谱及其相关知识。 2(2012福建理综)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填选项前的字母)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 H n, n 表示质子2134210C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光谱的特征(2012北京理综)一个氢原子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4 (2012四川理综)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A从 n=4 能级跃迁 3、到 n=3 能级比从 n=3 能级跃迁到n=2 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B从 n=5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比 n=5 能级跃迁到 n=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4.【答案】:A【解析】:由玻尔理论可知,从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比从 n=3 能级跃迁到n=2 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选项 A 正确;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一样大,选项 B 错误;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处于基态出现的概率最大,选项 C 错误;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一定向外放出能量,选 4、项 D 错误。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能级、玻尔理论及其相关知识。 (2010 上海物理)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A 粒子的散射实验 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D质子的发现6.(2010 四川理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粒子大角度散射表明 粒子很难进入原子内部B 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时可能发生全反射C 裂变反应有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D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答案】D【解析】: 粒子大角度散射表明 粒子在穿过金箔时受到了很大的库仑斥力,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带正电的核,选项 A 错误;任何光从空气射入水时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选项 B 错误;裂变 5、反应有质量亏损,但质量数守恒,选项D 错误;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电磁波,选项 D 正确。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 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全反射、裂变反应、 射线的本质等。 7 (2010 新课标)用频率为 0 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 1、 2、 3 的三条谱线,且 321,则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01 B、 3=2+1 C、 0=1+2+3 D、 123v【答案】 (2010 重庆理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 色光 赤 橙 黄 绿 蓝靛 紫光子能量范围(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 2 条,其颜色分别 6、为A红、蓝靛B黄、绿C红、紫D蓝靛、紫【答案】012山东理综)氢原子第 n 能级的能量为 ,其中 基12n态能量。 当氢原子由第 4 能级跃迁到第 2 能级时,发出光子的频率为1;若氢原子由第 2 能级跃迁到基态,发出光子的频率为 2,则 = 1。 (2011 江苏物理)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_(选填“越大”或“越小”)。 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10),电子质量为 m,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 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_(普朗克常量为 h )大 12解析:电子离原子核越远,电势能越大,氢原子的能量越大。 由能量守恒定律,E 1= 得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 v=。 12。高考物理三年真题高频考点精选 考点59 原子结构和能级
相关推荐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1.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重力做功 W=. 重力势能:E p=力势能是相对量。 重力势能正负的物理意义是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参考面的重力势能大还是小。 3.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所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轻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同一轻弹簧无论压缩或拉伸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在电磁感应中,切割磁感线的那部分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回路产生感应电动势,该部分导体或回路就是电源,其中的电流方向是由电源负极指向正极(电源内部)。 解决电磁感应与电路综合问题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明确其等效电路,然后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再根据电路的有关规律进行综合分析计算。 【最新三年高考物理精选解析】1.(18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带电粒子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中,所受洛仑兹力大小 F=向由左手定则判断。 圆心、求半径、算时间。 定圆心。 因洛仑兹力 F 与粒子的速度方向垂直,提供向心力, 1永远指向圆心,据此可画出粒子运动轨迹中任意两点(一般是射入和射出磁场的两点)的洛仑兹力的方向(做这两点速度方向的垂线) ,其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圆周轨道的圆心。 若已知入射点的速度方向和出射点的位置时
1、掌握高考十大题源,给力高考研究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通过对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研究,可以发现,新课标高考命题的题源主要有十个。 研究高考命题的十大题源,给力高考,赢得高考。 题源九. 源于经典题的改编【题源解读】恢复高考三十多年来,仅物理高考题已达二千多道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1. 固体包括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固体的特点:分子间的距离跟分子本身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固体不易被压缩。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晶体可分为单晶体与多晶体。 单晶体是指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 例如雪花、食盐颗粒等。 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