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第5单元机械能练习十二势能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摘要:
1、金典练习十二势能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定律选择题部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机械能可能守恒解析: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 有重力做功, 机械能可能守恒,如自由落体运动;但有时也不守恒,如在水平面上拉着一个物体加速运动, 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2008 年 8 月 8 日至 8 月 24 球、铁饼和标枪等体育比赛项目都是把物体斜向上抛出的运动,如图所示,这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 )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解析: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这些物体被抛出后机械能守恒;若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这些物体被抛出后机械能一直减小,而动能在上升的过程减小, 球由轻绳系住,乙球 2、由橡皮条系住,都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到达悬点正下方 K 点时,橡皮条长度恰好与绳长相等,则在 K 点时两球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 v 乙 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中() 少的机械能等于 B 少的重力势能等于 B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解析:释放后 A 加速下降,B 加速上升,两物体的机械能都不守恒,但A、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即 E 如图所示,一均质杆长为 r,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沿光滑面 动,2半径为 r 的 圆弧,水平面 D 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14A. B. C. gr 然杆在下滑过程有转动发生,但初始位置静止,末状态匀速平动,整个过程无机械能损失,故有:E p12 3、 v 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 A 处固定质量为 2m 的小球,B 处固定质量为 m 的小球,支架悬挂在 O 点,可绕过 O B 竖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 B 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 A 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解析:A、B 两球及支架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选项 B、D 正确;设 A 球能摆至最低点,且此时 A、B 两球的速度为 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 3v23故选项 A 错误、C 一个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形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的正上方由静止开始下落,与半圆形槽相切从 A 点进入槽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 点向半圆形槽的最低点运动的过程中, 点经最低点向右侧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球从 A 点向半圆形槽的最低点运动的过程中,半圆形槽有向左运动的趋势,但是实际上没有动,整个系统只有重力做功,圆形槽向右运动,由于系统没有其他形式的能量产生,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圆形槽固定不动,只有重力做功,圆形槽也向右移动,半圆形槽对小球做负功,、C 量分别是 、B 两物体,用劲度系数为 k 的弹簧相连, 施以竖直向上的力 F,并将其缓慢提起,当 B 对地面恰无压力时撤去 F,A 由静止向下运动至最大速度时,重力做的功为()A. mB)mB(mB) A 向下运动至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的压缩量 ;当 B 5、恰好 从撤去 F 至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重力做的G x1x 2) mB)9. 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圆筒固定在小车上,小车以速度 v 向右匀速运动,球在圆筒中上升的高度可能( ) v 时,小球上升的高度 R ;当 v5球上升的高度 ;当 v 时,小球上升的高度 gR 一直立的光滑管内放置一轻质弹簧,上端 O 点与管口 A 的距离为2质量为 m 的小球从管口由静止下落,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 B,压缩量为 () 小球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压缩量 x ,此时小球的速度最大,即 vm ,选项 A 簧的最大形变量为2g2x0 ,此时加速度向上且为 g,故知弹簧的压缩量为 x0(x0x)时,小球向上的加 6、速度大2g,选项 B x0x ,可得 k ,选项 C B 的过程中,由机 B 点时弹性势能 E 弹 3项 D 非选择题部分共 3 小题,共 40 13 分) 如图所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 半径 R0.5 m,轨道在 C 处放一小物块,给它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 m/s,结果它沿 动,通过 A 点,最后落在水平面上的 D 点,求 C、D 间的距离 g 取 10 m/2006 年高考全国理综卷解析:设小物块的质量为 m,过 A 处时的速度为 v,由 A 运动到 D 经历的时间为 t,则有: 0 122R s1 13 分) 光滑的长轨道形状如图甲所示,底部为半圆形,其半径为 R, 两质 7、量相同的小环用长为 R 的轻杆连接在一起,、B 两环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A 环距离底端为 忽略系统机械能的损失,求:(1)A、B 两环都未进入半圆形底部前,杆上的作用力.(2)当 A 环下滑至轨道最低点时,A、B 1)两环都未进入半圆形轨道前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杆上的作用力为零.(2)当 A 环到达轨道最低点时,B 环也已进入半圆轨道( 如图乙所示 ),由几何关系知两环的速度大小相等,设为 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RR 0)12解得:v3 1)两环都未进入半圆形轨道前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杆上的作用力为零(2)A、B 的速度大小均为 314 分)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轻质弹簧静止放于光滑 8、斜面上,其一端固定,另一端恰好与水平线 齐;长为 L 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将细线拉至水平,此时小球在位置 球到达最低点 D 时,细绳刚好被拉断,D 点与 距 h;之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与弹簧接触并沿斜面方向压缩弹簧,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 1)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F.(2)斜面的倾角 .(3)弹簧所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1)小球由 C 运动到 D 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则有:1解得:到 D 点时小球的速度 2 点有:Fmg3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32)小球由 D 运动到 A 的过程做平抛运动,由 2ghv ,得在 A 点的竖直分速度 )小球到达 A 点时,有:v v v 2g( hL)2A 2y 21小球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Ep px hL )1)3(2)mg(x hL)L。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第5单元机械能练习十二势能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定律
相关推荐
1、掌握高考十大题源,给力高考研究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通过对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研究,可以发现,新课标高考命题的题源主要有十个。 研究高考命题的十大题源,给力高考,赢得高考。 题源五。 源于新课标教材中介绍的与实际密切相关内容【题源解读】新课标教材
1、练习二十九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选择题部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静止开始自 A 点沿曲线 动,到达 B 点时速度为零,C 点是运动的最低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和 B 点后,将沿原曲线返回 A 点解析:不需考虑离子受的重力,离子只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由轨迹可以判断离子必带正电荷;因为离子到达 B 点时的速度为零,由动能定理可以判断从 A 到 B
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③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他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二)问题研讨 1. 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2. 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找出来并说说作用。 3.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 “ 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 ,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 “ 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 ,这是否矛盾
练习题,也可以确定几个话题,学生用英语迚行认论,锻炼 他们用英文思考的能力,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课文 3a 部分教材给出了一篇文章然后学生迚行阅读,幵且每篇文章后面都有若干个问题,在这一部分一定要讥 学生在默读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回答问题,锻炼他们的应试能力。 五.八年级英语教学单词仍然是基础。 我个人讣为应该打好学生的单词基础,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讥同学们记它们的同义词及反义词
.Let’ s see which student do it correctly and quickly. First all the Ss do this game .Then have petitions between boys and boys and 5 girls to the front to do what the teacher said .if you are wrong
___呼吸。 _______上生活和繁殖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__________,前肢变成 _____,体表披覆 ____________。 _________。 体表一般有 ______,胚胎发育在母体的 ______内进叶县仙台中学八年级生物(苏教版)上 2020 2 行,幼体以 _____作为营养物质。 _________的超声波定位机理,人们研制出了先进的雷达。 “ 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