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1)二轮专题复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能关系 课下练习内容摘要:
1、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押题训练(一)1(2012天津高考)如图 1 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 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 1 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 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图 1A0t 1 时间内 F 的功率逐渐增大Bt 2 时刻物块 A 的加速度最大Ct 2 时刻后物块 A 做反向运动Dt 3 时刻物块 A 的动能最大解析:选 t 1时间内,物块静止, 项 A 错误;t 2时刻合外力最大,物块 项 B 正确;t 2时刻后物块 项 C 错误;t1t 3时间内,物块一直加速运动,t 3时刻后物块做减速运动,所以 的动能最大,选项 D 正确。 2(2012上海 2、高考)质量相等的均质柔软细绳 A、B 平放于水平地面,绳 A 较长。 分别捏住两绳中点缓慢提起,直至全部离开地面,两绳中点被提升的高度分别为 hA、h B,上述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分别为 B。 若()Ah Ah B,则一定有 BBh A可能有 一定有 B当 hAh 一定有 AW 选项 B 正确,D 错误。 当 上传送带, 图 4最后滑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 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 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 2C此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为 2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m(v1v 2)212解析:选 块在传送带上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后向右做 3、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增大到 以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 项 A 正确;由动能定理可得,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 12 12项 B 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此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等于二者相对滑动产生的热量和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之和,不等于 2项 C 错误;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二者相对滑动距离与摩擦力的乘积,不等于 m(v1v 2)2,选项 D 错误。 127(2012衡水期末)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上,用力推着一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t 0 时撤去推力,06 s 内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 5 所示,由图象可知()A01 s 内重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与 16 s 内重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为 4、 51B01 s 内摩擦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与 16 s 内摩擦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为 11C01 s 内位移大小与 1 6 s 内位移大小之比为 15D01 s 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与 16 s 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之比为 15解析:选 1 s 内物体沿斜面向上位移为 5 m,平均速度为 5 m/s;1 6 s 内物体沿斜面向下位移为 25 m,平均速度为 5 m/s;01 s 内位移大小与 16 s 内位移大小之比为 15,01 s 内重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与 16 s 内重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为 11,选项A 错误、C 正确。 摩擦力与 16 s 内摩擦力大小相等,01 s 内 摩擦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与16 5、 s 内摩擦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为 11,选项 B 正确;01 s 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与16 s 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之比为 15,选项 D 正确。 8(2012潍坊模拟)如图 6 甲所示,平行于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 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 Q 物块连接,P、Q 质量均为 m,斜面光滑且固定在水平面上,初始时物块均静止。 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 F 拉物块 P,使 P 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运动,两个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则( )图 6A施加拉力前,Q 给 P 的力大小为 B施加拉力前,弹簧的形变量为2 刻,P 与 Q 分离,此时弹 6、簧弹力恰好为零Dt 2 时刻弹簧恢复到原长,物块 Q 达到速度最大值解析:选 加拉力前,由物块的平衡条件得:2,弹簧的形变量 x,Q 对 N ,故 A、B 正确。 由题图可知,t 1时刻之后两物块分2时 P、Q 的加速度均为 a,方向沿斜面向上,由 F 弹 mg 知,F 弹0,C 错误;t 2时刻 度最大,但有 F 弹 ,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D 错误。 2012苏州期末)如图 7 所示,水平地面与一半径为 l 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相接于 道上的 C 点位置处于圆心 O 的正下方。 距地面高度为 l 的水平平台边缘上的 A 点处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以 的速度水平飞出,小球在空中运动至 B 点时,恰好沿 7、圆弧2球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试求:图 7(1)B 点与抛出点 A 正下方的水平距离 x;(2)圆弧 所对的圆心角 ;(3)小球滑到 C 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 解析:(1)设小球做平抛运动到达 t,由平抛运动规律,l xv 0t,12联立解得 x2l。 (2)设小球到达 vy,v gl, ,解得 45。 )小球从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到达 机械能守恒定律,1 ) 2 12 12设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为 F,有:Fm ,(7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F(7 )向竖直向下。 2答案:(1)2l(2)45(3)(7 )直向下210如图 8 所示,是某公园设计的 8、一种惊险刺激的娱乐设施,轨道除 分粗糙外,其余均光滑。 一挑战者质量为 m,沿斜面轨道滑下,无能量损失地滑入第 1 个圆管形轨道,根据设计要求,在最低点与最高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挑战者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 挑战者到达 A 处时刚好对管壁无压力,又经过水平轨道 入第 2个圆管轨道,在最高点 B 处挑战者对管的内侧壁压力为 、B 分别是两轨道的最高点,然后从平台上飞入水池内,水面离轨道的距离为 h第 1 ,第 2 个圆管轨道的半径为 r,g 取 10 m/的内径及人的尺寸相对圆管轨道的半径可以忽略不计,则图 8(1)挑战者若能完成上述过程,则他应从离水平轨道多高的地方开始下滑。 (2)挑战者从 A 到 B 的运动过程中克服轨道阻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3)挑战者入水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解析:(1)挑战者到达 得出 mgm ,高处的地方开始下滑正好运动到 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得 H。 12(2)在 .5 析挑战者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N到 动能定理得(Rr ) 2 12联立解得 2 114(3)设挑战者在第 2 个圆管轨道最低点 v,则r 2 12解得 v 22挑战者离开第 2 个圆管轨道后在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平抛运动落入水中,在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挑战者入水时的速度大小为 v,则2,12 12解得 v。 1)2) 3)52 114 10com。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1)二轮专题复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能关系 课下练习
相关推荐
1、- 56 -+8 习题 2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将沿电场线运动 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N 为对称线上两点。 电势一定等于 N 场强一定大于 N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N 点移动到 N 点,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一个带电粒子射入该电场后的运动轨迹,a、b 是轨迹上的两个点。 不计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 b 点的电势能 a 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在 b
第十四章 恒定电流部 分 电 路 欧 姆 定 律 I 电 源 (、 ) 阻 R 定 律 R= 联 焦 耳 定 律Q=I 功W= 电 路 欧 姆 定 律I=E/ R+r() 电 源 、 及 电 阻 测 量 电 压 随外 电 阻 变 化 电 源 的 总 功 率 =电 源 的 输 出 功 率 =电 源 的 内 耗 功 率 PI r =半 导 体 、 超 导 体 22总 出内
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请回答: (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_______进入瓶内。 (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则是 _____ ____。
光心: (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 (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 (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典型光路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 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电磁感应功能【例1】光滑曲面与竖直平面的交线是抛物线,如图所示,抛物的方程是y=x 2,下半部处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y=中虚线所示),一个小金属环从抛物线上y=b(b v 0),果从过时间金属框框分离后的速度各多大?解析:下滑过程有安培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力等于安培力,解析: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总热量,解析:铝环向右运动时
C、 以河水 为 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 以河水 为 参照物,人是运 动的 1 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 乙看到:甲静止不动。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 ( ) ,乙向东运动 ,乙向西运动 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8 分)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2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