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1讲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体系构建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考纲点击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 )级公式 ()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反应方程 ()量亏损 ()变反应堆 ()实验十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复习指导点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概念,会用动量、能量的观点解决简单的碰撞问题。 式及跃迁规律,原子核部分应重视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核能的计算。 点应放在光电效应现象的理解和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上。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通常用 p 来表示。 (2)表达式:p3)单位:kgm/ 2、s。 (4)标矢性: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 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2)表达式: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 p 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 p。 m 1v1m 2v2m 1v m 2v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 1 2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大反向。 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1)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不是系统内每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为零,更不能认为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2) 3、近似适用条件: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 它所受到的外力。 (3)如果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一方向上 动量守恒。 1动量、动能、动量变化量的比较名称项目 动量 动能 动量变化量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物体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定义式 pk p量 标量 矢量特点 状态量 状态量 过程量关联方程 ,E k pv,p ,p2 2量守恒定律的“五性”(1)矢量性:速度、动量均是矢量,因此列式时,要规定正方向。 (2)相对性:动量守恒定律方程中的动量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考系。 (3)系统性:动量守恒是针对满足守恒条件的系统而言的,系统改变,动量不一定满 4、足守恒。 (4)同时性:动量守恒定律方程等号左侧表示的是作用前同一时刻的总动量,右侧则表示作用后同一时刻的总动量。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5)普适性:动量守恒定律不仅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组成的系统,而且适用于接近光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 311 所示,木块 a 和 b 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紧靠在墙壁上。 在 b 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311A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Ca 离开墙后,a、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a 离开墙后,a、b 5、 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解析:选 BCa 离开墙壁前,对 a、b 系统而言,受到墙的弹力,即外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a 离开墙壁后,系统所受外力为零,动量守恒,故选项。 三种典型的动量守恒现象1碰撞(1)概念:碰撞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很大的现象。 (2)特点: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可认为相互碰撞的系统动量守恒。 (3)分类:动量是否守恒 机械能是否守恒弹性碰撞 守恒 守恒非完全弹性碰撞 守恒 有损失完全非弹性碰撞 守恒 来系统内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发生相互作用后各部分的末速度不再相同而分开。 这类问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系统的动能增大,且常伴有其他形式的 6、能向动能转化。 3爆炸现象爆炸与碰撞类似,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所受的外力,所以系统动量守恒,爆炸过程中位移很小,可忽略不计,作用后从相互作用前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碰撞现象满足的规律(1)动量守恒。 (2)机械能不增加。 (3)速度要合理:若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 v 后 v 前 ,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若碰后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 v 前 v 后。 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 2对反冲现象的三点说明(1)系统内的不同部分在强大内力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通常用动量守恒来处理。 (2)反冲运动中,由于有 7、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机械能,所以系统的总机械能增加。 (3)反冲运动中平均动量守恒。 3爆炸现象的三个规律(1)动量守恒:由于爆炸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爆炸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远远大于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2)动能增加:在爆炸过程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量( 如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爆炸前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加。 (3)位置不变:爆炸的时间极短,因而作用过程中,物体产生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爆炸后仍然从爆炸前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2如图 1312 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均为 m 的物块 A 和 B,B 上固定一轻弹簧。 B 静止,A 以速度 平向右运动,通过弹 8、簧与 B 发生作用。 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图 1312A. B. 0 18 20C. D. 0 12 20解析:选 C当两物体速度相同时,弹簧获得的弹性势能最大。 根据动量守恒可知mv,v ,所以最大弹性势能 2故 C 正确。 2 20 12 14 20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命题分析 本考点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在历年高考中几乎都被考查到,题型有选择、填空、计算等,难度中等。 例 1如图 1313 所示,木块 A 质量 够长的木板 B 质量 量为 木块 C 置于木板 B 上,水平面光滑,B、C 之间有摩擦。 现使 A 以2 m/s 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 B 碰撞后以 9、4 m/s 速度弹回。 求:图 1313(1)B 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2)若木板 B 足够长,C 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 解析(1)A 与 B 碰后瞬间,C 的运动状态未变,B 速度最大。 由 A、B 系统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有:m m v B4 m/s。 (2)B 与 C 相互作用使 B 减速、C 加速,由于 B 板足够长,所以 B 和 C 能达到相同速度,二者共速后,C 速度最大,由 B、C 系统动量守恒,有 (m Bm C)v C2 m/s。 答案(1)4 m/s(2)2 m/s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 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 10、(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 或某一方向上是否守恒);(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变式训练1. (2011山东高考)如图 1314 所示,甲、乙两船的总质量(包括船、人和货物) 分别为 10m、12m,两船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 2v0、v 0。 为避免两船相撞,乙船上的人将一质量为 m 的货物沿水平方向抛向甲船,甲船上的人将货物接住,求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 (不计水的阻力 )图 1314解析:设乙船上的人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大小为 出货物后船的速度为 船 11、上的人接到货物后船的速度为 动量守恒定律得12m 1m v 1m v 10m2v0m 1m v 2 为避免两船相撞应满足v1v 2 联立式得v 0 答案:4v 0碰撞问题的分析命题分析 本考点是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既能单独考查,又能与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考查,难度中等偏下。 例 2(2012新课标全国卷)如图 1315,小球 a、b 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 让球 a 静止下垂,将球 b 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 从静止释放球 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为 60。 忽略空气阻力,求:图 1315(1)两球 a、b 的质量之比;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 12、源免费下载地址 (2)两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球 b 在碰前的最大动能之比。 思维流程第一步:抓信息关键点关键点 信息获取(1)从静止释放球 b 碰前球 b 机械能守恒(2)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动能损失最大(3)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为 60 碰后两球的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第二步:找解题突破口(1)球 b 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得;(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可求出两球的质量之比。 第三步:条理作答解析(1)设球 b 的质量为 线长为 L,球 b 下落至最低点,但未与球 a 相碰时的速率为 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式中 g 是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设球 a 的质量为 两球碰后的瞬间,两球共同速度为 v,以向左为正。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m 2)v 设两球共同向左运动到最高处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1m 2)v 2( m1m 2) 12联立式得 1 1 代入题给数据得 1 (2)两球在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是Qm 2 m1m 2) 联立式,Q 与碰前球 b 的最大动能 k 比为121 (1) 式,并代入数据得 1 2答案(1) 1(2)122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