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磁偏转模型内容摘要: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磁偏转模型模型概述带电粒子在垂直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 但从近年的高考来看,带电粒子垂直进入有界磁场中发生偏转更多,其中运动的空间还可以是组合形式的,如匀强磁场与真空组合、匀强磁场、匀强电场组合等,这样就引发出临界问题、数学等诸多综合性问题。 模型讲解例. (2005 年物理高考科研测试)一质点在一平面内运动,其轨迹如图 1 所示。 它从A 点出发,以恒定速率 经时间 t 到 B 点,图中 x 轴上方的轨迹都是半径为 R 的半圆,下0r 的半圆。 (1)求此质点由 A 到 B 沿 x 轴运动的平均速度。 (2)如果此质点带正电,且以上运动是在一恒定(不随时间而变)的磁场中发 2、生的,试尽可能详细地论述此磁场的分布情况。 不考虑重力的影响。 图 1解析:(1)由 A 到 B,若上、下各走了 N 个半圆,则其位移)(2其所经历的时间 0)(所以沿 x 方向的平均速度为 )(20(2)I. 根据运动轨迹和速度方向,可确定加速度(向心加速度) ,从而确定受力的方向,再根据质点带正电和运动方向,按洛伦兹力的知识可断定磁场的方向必是垂直于纸面向外。 x 轴以上和以下轨迹都是半圆,可知两边的磁场皆为匀强磁场。 x 轴以上和以下轨迹半圆的半径不同,用 B 上 和 B 下 分别表示上、下的磁感应强度,用 m、q 和 v 分别表示带电质点的质量、电量和速度的大小;则由洛伦兹力和牛顿定律可知, 3、,由此可得 ,即下面磁感应强度是上面的下上 、 上倍。 r模型要点 第 2 页 从圆的完整性来看:完整的圆周运动和一段圆弧运动,即不完整的圆周运动。 无论何种问题,其重点均在圆心、半径的确定上,而绝大多数的问题不是一个循环就能够得出结果的,需要有一个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 回旋模型三步解题法:画轨迹:已知轨迹上的两点位置及其中一点的速度方向;已知轨迹上的一点位置及其速度方向和另外一条速度方向线。 找联系:速度与轨道半径相联系:往往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可用几何知识(勾股定理或用三角函数)已知角度与圆心角相联系:常用的结论是“一个角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个边垂直,两角相等或互余” ;时间与周期相联系: ;2 4、利用带电粒子只受洛伦兹力时遵循的半径及周期公式联系。 误区点拨洛伦兹力永远与速度垂直、不做功;重力、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由初末位置决定,当重力、电场力做功不为零时,粒子动能变化。 因而洛伦兹力也随速率的变化而变化,洛伦兹力的变化导致了所受合外力变化,从而引起加速度变化,使粒子做变加速运动。 模型演练(2005 年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模拟测试)如图 2 所示,一束波长为 的强光射在金属板 P 的 A 处发生了光电效应,能从 A 处向各个方向逸出不同速率的光电子。 金属板 P 的左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 B,面积足够大,在 A 点上方 L 处有一涂荧光材料的金属条 Q,并与 P 垂直。 现光束射到 A 处,金属条 Q 受到光电子的冲击而发出荧光的部分集中在 ,且 ,光电子质量为 m,电量为 e,光速为 c,(1)金属板 P 逸出光电子后带什么电。 (2)计算 P 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逸出功 W。 (3)从 D 点飞出的光电子中,在磁场中飞行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图 2解析:(1)由电荷守恒定律得知 P 带正电。 (2)所有光电子中半径最大值 所以 逸出功(3)以最大半径运动并经 D 点的电子转过圆心角最小,运动时间最短 第 3 页 且 ,所以。 2。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磁偏转模型
相关推荐
地区进行旅游开发,是使这些地区人民 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对促进这些经济落后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活动 活动提示: ①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自由组合分组。 ②各组在中西部范围内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通过新闻媒介、网络、书籍等,分头收集有关旅游地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 ③小组信息汇总,进行组内讨论。 ④小组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注意: 由于旅游需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钓鱼 ” 不 “ 吭示 ” 乊间的关系,再理出 “ 钓鱼 ” 这件事本身的顺序。 四、识记生字字形,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抓住重点,深入理解。 1.默读 “ 钓鱼 ” 部分,并提出问题。 你觉得在 “ 钓鱼 ” 过程中,值得深入理解的是什么。 让学生读后自主提出需要迚一步探究的内容。 当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时,教师征求一下其他同学的意见,估计一下该看法在全班学生中的认同程度。 2.课堂讨论。
1、【2012 年高考】(2012 重庆)质量为 m 的人站在质量为 2m 的平板小车上,以共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行,车所受地面阻力的大小与车对地面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当车速为 ,人从车上以相对于地面大小为 速度水平向后跳下跳离瞬间地面阻力的冲量忽略不计,则能正确表示车运动的 vt 图象为( )(2012上海) 10小球每隔 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 6m/s 的竖直上抛运动
__。 ( 2) “惊天动地 ”是指声音 _________,表示声音的词语有 ____ ____。 ( 3) “眺望 ”是指 ____ _____看,表示看的词语有 _____ _____。 【我会用词】我能在括号里添上适当的词语。 ( )的地形 ( )的怒火 ( )的口号 ( )地打击 ( )地指挥 ( )地瞄准 【综合提高】按要求做。 (可选做) (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钉(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弹簧模型(动力学问题)模型概述弹簧模型是高考中出现最多的模型之一,在填空、实验、计算包括压轴题中都经常出现,考查范围很广,变化较多,是考查学生推理、分析综合能力的热点模型。 模型讲解一. 正确理解弹簧的弹力例 1. 如图 1 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 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挂件模型【模型概述】理解静态的“挂件”模型是我们进行正确分析动态类型的基础,因此高考对该部分的考查一直是连续不断,常见题型有选择、计算等。 【模型讲解】一、 “挂计”模型的平衡问题例 1:图 1 中重物的质量为 m,轻细线 A、B 端是固定的。 平衡时 水平的,水平面的夹角为。 拉力 拉力 大小是( )A. B. . D. 解析:以“结点”O 为研究对象,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