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弹簧模型(动力学问题)内容摘要: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弹簧模型(动力学问题)模型概述弹簧模型是高考中出现最多的模型之一,在填空、实验、计算包括压轴题中都经常出现,考查范围很广,变化较多,是考查学生推理、分析综合能力的热点模型。 模型讲解一. 正确理解弹簧的弹力例 1. 如图 1 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 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 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 F 的拉力作用。 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 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 l1、l 2、l 3、l 4 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 2、量,则有( ) 图 1A. B. C. D. l3析:当弹簧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弹簧两端受力大小相等,产生的弹力也相等,用其中任意一端产生的弹力代入胡克定律即可求形变。 当弹簧处于加速运动状态时,以弹簧为研究对象,由于其质量为零,无论加速度 a 为多少,仍然可以得到弹簧两端受力大小相等。 由于弹簧弹力 与施加在弹簧上的外力 F 是作用力与反作用的关系,因此,弹簧的弹力也静止情况没有区别。 在题目所述四种情况中,由于弹簧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 弹簧质量都为零,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皆为F,又由四个弹簧完全相同,根据胡克定律,它们的伸长量皆相等,所以正确选项为 D。 二. 双弹簧系 3、统例 2. ( 2004 年苏州调研)用如图 2 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由力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 第 2 页 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 滑块,滑块可无摩擦的滑动,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 a、b 上,其压力大小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 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传感器 b 在前,传感器 a 在后,汽车静止时,传感器 a、b 的示数均为10N(取 )02/图 2(1)若传感器 a 的示数为 14N、b 的示数为 此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传感器 a 的示 4、数为零。 解析:(1) ,./方向向右或向前。 (2)根据题意可知,当左侧弹簧弹力 时,右侧弹簧的弹力1 2代入数据得 ,方向向左或向后模型要点弹簧中的力学问题主要是围绕胡克定律 进行的,弹力的大小为变力,因此它引起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动量、动能等变化不是简单的单调关系,往往有临界值,我们在处理变速问题时要注意分析物体的动态过程,为了快捷分析,我们可以采用极限方法,但要注意“弹簧可拉可压”的特点而忽略中间突变过程,我们也可以利用弹簧模型的对称性。 模型演练(2005 年成都考题)如图 3 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 O 点,下端系一个钢球 P,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球施加一个方向向右的外力 F,吏球缓慢偏移。 若外力 F 方向始终水平,移动中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且弹簧的伸长量不超过弹性限度,则下面给出弹簧伸90长量 x 与 的函数关系图象中,最接近的是( ) 第 3 页 图 3答案: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