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滑轮模型内容摘要: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滑轮模型【模型概述】滑轮是生活中常见的器具,根据其使用方法有动滑轮与定滑轮,在试题中还有它的“变脸”模型,如光滑的凸面(杆、球、瓶口等)。 【模型讲解】一、 “滑轮”挂件模型中的平衡问题例 1. ( 2005 年烟台市检测题)如图 1 所示,将一根不可伸长、柔软的轻绳左、右两端分别系于 A、B 两点上,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轻绳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 ,绳子张力为 ;将绳子右端移到 C 点,待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11F,绳子张力为 ;将绳子右端再由 C 点移到 D 点,待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22夹角为 ,绳子张力为 ,不计摩擦,并且 2、竖直线,则( )33A. B. 21321C. D. 3FF图 1解析:由于跨过滑轮上绳上各点的张力相同,而它们的合力与重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从 B 点移到 C 点的过程中,通过滑轮的移动, ,再从 C 点移到 D 点,2121F,肯定大于 ,由于竖直方向上必须有 ,所以。 故只有 A 选项32 确。 二、 “滑轮”挂件模型中的变速问题例 2. 如图 2 所示在车厢中有一条光滑的带子(质量不计) ,带子中放上一个圆柱体,车子静止时带子两边的夹角0,若车厢以加速度 a=左作匀加速运动,则带子的两边与车厢顶面夹角分别为多少。 第 2 页 图 2解析:设车静止时 为 ,当小车以 向左作匀加速运动时,由 3、于l 2/C、间的类似于“滑轮” ,故受到的拉力相等,设为 柱体所受到的合力为向左作匀加速,运动中 为 ,为ll由几何关系得 由牛顿运动定律建立方程: 入数据求得 931,说明:本题受力分析并不难,但是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三、 “滑轮”挂件模型中的功能问题例 3. 如图 3 所示,细绳绕过两个定滑轮 A 和 B,在两端各挂一个重为 P 的物体,现在A、B 的中点 C 处挂一个重为 Q 的小球,的小物体用轻绳连接;跨放在半径为 R 的光滑半圆柱体和光滑定滑轮 B 上,m 位于半圆柱体底端 C 点,半圆柱体顶端 A 点与滑轮 B 的连线水平。 整个系统从静止开始运动。 设 m 能到达圆柱体的顶端,试求:(1)m 到达圆柱体的顶端 A 点时,m 和 M 的速度。 (2)m 到达 A 点时,对圆柱体的压力。 图 7答案:(1) 2)(121(2) 2 第 5 页。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滑轮模型
相关推荐
相信这个道理呢。 课文用的是什么写法。 (举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 “ 滴水穿石 ” 这四个字是怎样理解的。 课文的作者在观赏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这样一块石头后,欣然提笔,把它写了下来。 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 “ 滴水穿石 ” 这件事的。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节)学生自读课文。 这一段文字老师也读了好几遍。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弹簧模型(功能问题)模型概述弹力做功对应的弹簧势能,分子力做功所对应的分子势能、电场力做功对应的电势能、重力做功对应的重力势能有区别,但也有相似。 例:(2005 年江苏高考)如图 1 所示,固定的水平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 L,左端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 m 的导体棒与固定弹簧相连,放在导轨上
1、【2012 高考】(2012大纲版全国卷)小相同的摆球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3m,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 a 向左边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2012浙江)23、 (16 分)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小明同学用石蜡做成两条质量均为 m、形状不同的 “A 鱼”和“B 鱼”,如图所示。 在高出水面 H
?4How mang faces can you see?让学生快速读 chant的内容。 生听录音,模仿 chant的语音语调 通过分组和齐读等各种 形式读 chant 学习 Listen read and act out. 是引出话语: Today Sam’s class is going to have art class, so Ms Smart bought some crayons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先加速后减速模型【模型概述】物体先加速后减速的问题是运动学中典型的综合问题,也是近几年的高考热点,同学在求解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前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如能画出速度图象就更明确过程了。 【模型讲解】例. ( 2004 年全国高考)一小圆盘静止在桌面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 桌布的一边与桌的 重合,如图 1 所示。 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