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难点突破 图像问题内容摘要:
1、 第 1 页 难 点 突 破 图 像 问 题一、特别提示解答物理问题通常有解析、论述、作图和列表等基本方法。 作图是最重要的数学工具之一,也是考查的能力范围。 在解答作图题时,要特别注意:(1 )仔细审题,按要求作图。 例如,在平面镜成像作图时,为快速准确作图,通常采用对称性作图,一般不直接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2 )具体作图时,每一步骤都要有依据。 例如,物体运动时速度、合外力和轨迹三者间必须满足一定的位置关系,而不能随意乱画;(3 )在读图时要善于发现图中的隐含条件。 例如,物理图象的纵、横截距、斜率和面积以及曲线间平行、相交、重合的关系,有时几个不同的物理图象从不同侧面描述同一物理过程时更要理解 2、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4 )作图时还要注意规范性要求,不要随意。 例如,是实线还是虚线,是否应标明箭头方向,还是用斜线表示特殊的区域;并注意特殊符号(如电学元件)的正确运用;(5 )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时,要理解所谓“拟合曲线 ”的意义,如何筛选、描线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是能力具体体现之一。 二、典型例题题 1 一辆汽车在恒定的功率牵引下,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出发,经 4时间行驶 在 4汽车的速度( )A、等于 s B、大于 s C、等于 15m/s D、15m/汽车在恒定功率下由静止启动是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运动,很难通过运动方程求瞬时速度,一般的方法是由动能定理求出动能、再求速度但这 3、必须要知道牵引力、阻力所做的功。 而现在这些条件都未知,但在恒定功率下,其 4的平均速度,由于加速度变小,所以末速度 ,同时由于位移关系 ,其vt象如图,为一上凸的曲线。 打斜线部分“面积”相等,即位移为,如果 ,则位移 ;.7位移 ,故 ,正确选项是 2 电路如图 8、 、 分别为理想的电流表和电压表, A 别为定值电阻和可变电阻,电池 E 内阻不计, A、R 1 不变时, 读数与 读数之比等于 1 2 不变时, 读数与 读数之比等于 1 变 一 定 量 时 , 读 数 的 变 化 量 与 读 数 变 化 量 之 比 的 绝 对 值 等 于 2 改 变 一 定 量 时 , 读 数 的 变 化 量 4、 与 读 数 变 化 量 之 比 的 绝 对 值 等 于 A 第 2 页 解析:由题高, 、 分别测出 2 两端电压, 测出通过 2 的电流,因此: A、12,E1当 某一值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 )所示(如 2) ,在图中, 的关系很难表示出来,如果,将 伏安21特性曲线的横轴反向,即 U 轴向左,如(b)图,再把 、b 两图按 的关系画1在(2 )图中,那末电流、电压关系就非常直观了。 特别是可变电阻 变一定量时(如增大为 )2R;电流变为 ,增大 ,如图1122 II(C )所示,显然,满足。 故正确选项是 把一个“10V、5W”的用电器 B(纯电阻)接到这一电源上,A 消耗的功率是2W; 5、换另一个 “10V、5W”的用电器 B(纯电阻)接到这一电源上,B 实际消耗的功率可能小于 2W 吗。 若有可能则条件是什么。 解析:用电器 A、B 的电阻分别为50220所以 B 接入电路时,电压 ,P B5W,但能否小于 2W 呢。 B 接入时: 则 10)(换上 B 后,由题设 则 可见,条件是 ; 即可。 10如果,从电源做伏安特性曲线 来看,当 时,临界内阻 ,及临界电动势于 不变,当 、02( 第 3 页 时,其解在 安特性曲线的 (如图)之内,因为 A、B 消耗的功率是20象中的“面积” ;在过 Q 点,又过 段的 E、r 即为所求,可见,本题的所有解就是 、 的电源。 sE 如图所示, 6、、 、 是匀强电场中的三点,这三点构成边长 ,将一带电量 的电荷从 点移到 点,电场力 ;若将同一点电荷从点移到 点,电场力做功 ,试求场强 E。 匀强电场中电场线、等势面的作图是描述电场、理解电场属性的重要方法,由题意电荷由 到 、由 到 电场力做功分别为: 可得 ;qU若设电热 、则 、 ;可将 三等分,0c9于是 即 ,过 可作等势面,如示,为了便于求场强 E 过 作电场线 E,并过 作 的 中, 、 和a60cc)60(18 可解)60i显然,若不能正确作图很难求出场强。 题 5 如图, 坐标系中,将一负检验电荷 Q 由 轴上的上的 点时,需克服电场力做功 W;若从 点移至时,也需克服电场 7、力做功 W。 那么关于此空间存在的、存在场强方向沿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场强方向沿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于第 I 象限某一位置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D、处于第 限某一位置的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解析 由题意 分别到 、 克服电场力做功均为 W,即、 ,即电势q,易知若为匀强电场,则场强方向沿 轴负向,即 A 项 y 第 4 页 正确。 若为点电荷电场,由 ,可作 之中垂线 ,则可作 之中2, 2 交点为 (如图所示)。 当由正点电荷形成电场时, 只须),(b在 的点到 的距离小于到 的距离即可,显然,该点坐标 满足:(,分布在 P 点以上(不包括 P 点)。 xpy而由负点电荷形成电场时,则要该点在 ,且到 的距离大于到 的距离,其a)(足: 、 ,分布在 P 点以上(不包括 P 点)。 ),(过作图不但直观、形象而且准确地给出了解的范围,其实关于场的问题本来就是空间的问题,而对场的了解必须运用作图的工具。高考物理难点突破 图像问题
相关推荐
1、 第 1 页 难 点 突 破 变 加 速 运 动 问 题一、特别提示所谓变加速运动,即加速度(大小或方向或两者同时)变化的运动,其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从牛顿第二定律的角度来分析,即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变化的。 本章涉及的中学物理中几种典型的变加速运动如:简谐运动,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和重力场等的复合场中的运动,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中电子绕原子核的圆周运动等。 故涉及到力学
,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二)由单位 “1” 到单位 “1” “1” 那我们有多少个 “1”。 把一个组看做 “1” 时又有多少个 “1”。 一桌两个同学看做 “1” 时又有多少个 “1”。 “1” , 6 个苹果可以看做几。 12 个、 15 个呢。 小结:有几个这样整体表示的 “1” ,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揭示 3 个苹果所组成的 “1” 所表示的计量单位的意义,迚一步提出单位 “1 ”
5 的倍数 ________________,它的特征是 四、第二关:乘胜追击(提高练习): 在下面的 □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 48□, 25□,是 5 的倍数又是 2 的倍数。 24□,37□,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 ( 3) 10□, 2□□,是 5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 在下面的数表中用 “○” 圈出表中所有的素数,用 “△” 圈出表中所有的偶数。 1 2 3 4 5 6
对齐写出竖式。 0补位。 有的还漏写小数点。 后教预设 (一)交流 计算方法 “夏天买 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 3” 是求几个 ?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 3” 的得数吗 ? :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 3” 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 思考与调整: :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 3” 的过程。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它不是实验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的本质,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 体的加速度 a 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