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三年真题高频考点精选 考点0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内容摘要: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1) 速度公式 vt=v0+2) 位移公式 21(3)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0t(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相等时间里的位移差公式(邻差公式):s=, ,隔差公式:s ms n(m n)(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02/ tt (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位移中点处的瞬时速度 202/据题述的运动情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和重要推论列方程解答。 【最新三年高考物理精选解析】1.(2012上海物理)小球每隔 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 6m 2、/s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 第 1 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g 取 10m/ ( )(A) 三个 (B)四个 (C)五个 (D )六个1.【答案】:C【解析】:初速为 6m/s 的小球竖直上抛,在空中运动时间t=2v/g=以第 1 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五个,选项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 2(2011 安徽理综卷第 16 题)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12()t B. 12()t C. 12() D. 12()3.(2011 天津理综卷第 3 题)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 3、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x=5t+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 ,则改质点A. 第 1s 内的位移是 5m B. 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m/任意相邻的 1s 内位移差都是 1m D. 任意 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m/答案】:011 安徽理综卷)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 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21() B. 12() C. 12() D. 12()4.【答案】:A【解析】:设物体通过第一段x 时的初速度为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则有x= v1 a x= v2 a v 2= a 立解得 a= 12(),选1。 5.(2011 重庆 4、理综卷 14 题)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 2s 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 B. 20m C. 30m D. 40m【答案】B【解析】: 由 h= 得井深约为 h=20m,选项 B 正确。 16.(2011 新课标理综第 24 题)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同样有 v=(2a) s 1= (2a)s 2=v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 s、s,则有 s= s1+ s= s 1+,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75(2010 新课标理综卷第 24 题)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 10000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 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 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 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 最大速率的 96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高考物理三年真题高频考点精选 考点0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相关推荐
缩小 100 倍是( ),缩小 1000倍是( )。 二、计算 直接写出得数 10= 100= 100= 100= 10= 100= 用竖式计算 6= 7= 13= 15= 14= 36= 三、根据 13 3=39,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30 3= 13 30= 3= 1300 3=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它不是实验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的本质,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 体的加速度 a 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对齐写出竖式。 0补位。 有的还漏写小数点。 后教预设 (一)交流 计算方法 “夏天买 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 3” 是求几个 ?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 3” 的得数吗 ? :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 3” 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 思考与调整: :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 3” 的过程。
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 (含立方体 )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 (含容积 )。 ④ 能正确进行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⑤ 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⑥ 能从一组数据中找出众数,能半独立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能正确分析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① 生活中与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适用于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以视为质量集中于球心的质点。 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普适定律之一。 天体的自转角速度不能太大,当天体赤道上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天体将解体。 一个天体的质量远远大于另外天体的质量时,一般认为中心天体是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