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十大题源第二轮总复习资料之三(教师版)内容摘要:

1、掌握高考十大题源,给力高考研究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通过对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研究,可以发现,新课标高考命题的题源主要有十个。 研究高考命题的十大题源,给力高考,赢得高考。 源解读】新课标教材上的例题不但教给学生解题方法、深化知识,也给学生解题提供了典范。 高考命题源于新课标教材上的例题,可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例题的导向作用。 例 11. (2011 北京理综卷第 22 题) 如图 6 所示,长度为 点,下端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的大小可以忽略)。 (1) 在水平 2、拉力 F 的作用下,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球保持静止,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图,并求力F 的大小。 (2) 由图示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求当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及轻绳对小球的拉力。 不计空气阻力。 【解析】:(1)受力图见右。 根据平衡条件,应满足 拉力大小 F=2)把最低点选作重力势能的零势面,设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为 v,运动中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解得通过最低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v= 21在最低点,设轻绳对小球的拉力 小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 ,2图 6T=mg+m = 方向竖直向上。 2评与启示】此题是由必修 2 第 7 章第 71 页例题改变而来。 原题是求小球运动到 3、最低点时的速度。 作为高考题作了拓展和以上,增加了难度。 例 12(2009 年浙江理综卷第 14 题) 如图 7 所示,质量为 m 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 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A B D 析】画出三棱柱受力示意图,如图 7J 所示,将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分解,由平衡条件可得FN= Ff= 项 A 正确。 2321【答案】A【点评与启示】此题是由必修 1 第 3 章第 65 页例题斜面上物体重力分解改编而来。 作为高考题将物体变为三棱柱,增加了受力分析的迷惑性;试题延伸求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考查 4、受力分析和物体平衡等。 例 13. (2009 广东物理)图 1 是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带电粒子被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 速度选择器内相互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的强度分别为 B 和E。 平板 S 上有可让粒子通过的狭缝 P 和记录粒子位置的胶片 板 S 下方有强度为 匀强磁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质谱仪是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B速度选择器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能通过的狭缝 P 的带电粒子的速率等于 E/图 1D粒子打在胶片上的位置越靠近狭缝 P,粒子的荷质比越小【点评与启示】此题是由选修 3 3 章第 100 页例题改编的。 原题为一计算题,作为高考题,将原题图中增加了速度选择器,增大了综合性。 【备考建议】:教材上的例题是教材编写专家精选的为学生示范的题,熟练掌握这些例题的解题方法,并适当拓展与组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可赢得高考。 综上所述,在高考备考中,我们要立足新教材,用足新教材,理解掌握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根据物理情景将实际问题物理模型化,能够熟练运用物理规律,灵活应用重点知识,了解与高中物理知识相关的物理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赢得高考,金榜题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