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力与物体的平衡 课下练习内容摘要:
1、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1(2012天水检测)如图 1 所示,一轻质弹簧只受一个拉力 ,其伸长量为 x,当弹簧同时受到两个拉力 用时,伸长量也为 x,现对弹簧同时施加 2、F 3 三个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为 x,则以下关于 x与 x 关系正确的是 ()图 1Axx Bx 2xCxx2x Dx2 B由题意可知,同时受到 3作用时,伸长量与受 同时施加 2、 合力为 2长量为 x2x,故B 正确。 所示,斜面小车 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 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 m,且 M、m 相对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A3 B4C5 D6 图 2解析:选 B对 M 和 m 整体,它们必受到重力和地面支 2、持力,因小车静止,由平衡条件知墙面对小车必无作用力,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它受四个力:重力 面的支持力 m 对它的压力 于 m 静止,可知 B 项正确。 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置于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 P 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则弹簧的伸长量为()A. D. 图 33 C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力平衡,由题意可知弹簧弹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30,竖直方向上弹簧弹力与斜面支持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根据几何关系可知:20得:x ,故选项 C 正确。 32012苏北四市二次调考)如图 4 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 3、树上等高位置。 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 设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 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为 ( )A坐着比躺着时 B躺着比坐着时 图 4C坐着比躺着时 D躺着比坐着时 解析:选 A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在竖直方向上由平衡条件有 G2,所以 F ,因坐着比躺着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一些,所以坐着比躺着时绳中的拉力大,故选项 A 正确,选项 B 错。 两种情况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大小为人的重力,所以选项 C、D 错。 、m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 5 所示,B 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 30、60,M 、m 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 )A绳 M 的拉力大小大于绳 M 的拉力B绳 M 4、 的拉力大小等于绳 M 的拉力图 5Cm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零Dm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解析:选 D取 O 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TB,m 受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D 正确。 6如图 6 所示,一光滑的半圆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 小球用轻绳跨过光滑碗连接质量分别为 物体,平衡时小球恰好与碗之间没有弹力作用,两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 60、30。 则 m1m 2m 3 的比值为()图 6A123 B2 13C211 D21 3解析:选 B分析 m2、m 3受力,由平衡条件可知,两段绳中张力大小分别为 m 3g,再分析 平衡条件可得:m 1g 0,m 5、3 gm 1 0,故有:m 2 m1,m 3 以,32 12m1m2m3m 1 1,B 正确。 32 12 所示,质量分别为 10 物体 A 和 B 通过光滑滑轮与物体 C 相连,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面的倾角为 37,若 C 刚好能匀速拉动 A 和 B 而下滑,则物体 C 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 g10 m/s 2)( ) 图7A9.6 B 7C3.6 D7.6 A物体 C 匀速下落,则 绳中张力 物体 B 匀速上滑,由平衡条件可得:F BCm 7m 7F m 得:m 7m 7m 得 .6 A 正确。 所示,物体 A、B 用细绳与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 A 静止在倾角为 45的粗糙斜 6、面上,B 悬挂着。 已知 m 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 45减小到 3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的弹力不变 图 8B物体 A 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C物体 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减小D弹簧的弹力及 A 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解析:选 物体 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此时 平衡条件可得:5F F 得 1)m 斜面倾角为 30时,322可得 ( 1)m 见,物体 A 受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且变小,所32 12以物体 A 不会相对斜面滑动,弹簧的弹力始终等于物体 B 的重力不变,故 A、C 正确,体 A 对斜面的压力由 FNm 5变为 m 0,变大了,故 B 错误。 所示,将两个质量均 7、为 m 的小球 a、b 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 O 点,用力 F 拉小球 a 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且悬线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则力 F 的大小可能为( )A. B 图 93C. D. 3解析:选 A以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当 F 与 F 最小。 0 对。 310如图 10 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 a、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 开始时 a、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 0,b 所受摩擦力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 图 10AF 小不变 BF 向改变CF 然为零 DF 向向左解析:选 A右侧 8、细绳剪断的瞬间,弹簧弹力来不及发生变化,故 a 的受力情况不变,a 左侧绳的拉力、静摩擦力大小方向均不变,A 正确,B 错误。 而 b 在剪断绳的瞬间右侧绳的拉力立即消失,静摩擦力向右,C、D 错误。 11(2012福建六校联考)三个质量均为 1 相同木块 a、b、c 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m 的相同轻弹簧 p、q 用轻绳连接如图 11 所示,其中 a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开始时 p 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 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 p 弹簧的左端,直到 c 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 取 10 m/过程 p 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不计滑轮的摩擦)( )图 11A4 B6 D 9、10 C开始时 q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由胡克定律,压缩了 2 cm。 c 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时,轻弹簧 q 中拉力为 10 N,由胡克定律,轻弹簧 q 伸长 2 弹簧 p 中拉力为 20 N,由胡克定律,轻弹簧 p 伸长 4 过程 p 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2 2 8 选项 C 正确。 、B 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如图 12 所示。 现用水平力 F 作用于物体 B 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 A 仍然静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12A在缓慢拉开 B 的过程中,水平力 F 不变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不变C斜面对物 10、体 A 作用力的合力变大D物体 A 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解析:选 B对物体 B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随 的增大,F 和绳的拉力 错误;取 A、B 和斜面体为一整体,由平衡条件可知,竖直方向上,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始终为整体的总重力,不随F 而改变, B 正确;因不知 A 物体初态时摩擦力的方向,故在 体 A 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无法确定,D 错误;因斜面对 A 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故斜面对物体 A 的作用力的变化因摩擦力变化不能确定而不能确定,C 错误。 3 所示,墙上有两个钉子 a 和 b,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45,两者的高度差为 l。 一条不可伸 11、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 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 b 悬挂一质量为 重物。 在绳上距 a 端 l/2 的 c 点有一固定绳圈。 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 钩码,平衡后绳的 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 为() 3A. B25C. 解析:选 C对平衡后绳圈 c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图中F1m 2g,F 2 图中几何关系及平衡条件可知: ,即 ,C 正确。 l 52 214(2012安徽名校联考)如图 14 所示,楔形斜面体倾角为 37,其为 0.8 m,为 0.6 m,一重为 25 N 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使木块沿对角线 向匀速下滑,需要对它施加方向平行于斜面的力 F,则 F 的大小和方向为(70.6,37) 图 14A15 N沿斜面向上B15 N与 平行C9 N近似于沿 向D9 N近似于沿 向解析:选 C木块沿斜面方向受到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FG3715 N、沿对角线 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712 N、外力 F 三个力作用,因物块匀速下滑,以上三个力的合力必定为零,由题意可知7 ,由余弦定理可知,F9 N ,且 F 与 C 正确。 27。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力与物体的平衡 课下练习
相关推荐
1、第 1 讲 机械运动 机械波1图 1112(1)将一个电动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某单摆摆动时悬线上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1112 所示某同学由此图象提供的信息作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At0.2 s 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Bt1.1 s 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C摆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D摆球摆动的周期是 T1.4 s(2)如图 1113
1、系统知识 明晰备考考什么本专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电功、电热等概念,电路的串、并联规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变压器,楞次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怎么考本专题知识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对应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电路的动态分析、故障分析、交流电的有效值、变压器及远距离输电知识,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方向判断和感应电动势的计算、电磁感应与图象相结合的问题
右边的图形哪个跟左边的组合成 轴对称图形。 B、 A、 C、 右边的图形哪个跟左边的组合成 轴对称图形。 B、 A、 C、 右边的图形哪个跟左边的组合成 轴对称图形。 B、 A、 C、 你能帮下面图形找到它的另一半吗 ? 1 2 3 小朋友 ,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
1、高考仿真检测(一)(满分 110 分,限时 6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自然界中某个量 D 的变化量 D,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 t 的比值 ,叫做这 的变化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D
1、课堂针对考点强化训练1如图 215 所示,三个固定的斜面底边长度相等,斜面倾角分别为 30、45、60,斜面的表面情况都一样。 完全相同的三物体(可视为质点 )A、B、C 分别从三斜面的顶部滑到底部,在此过程中( )图 215A物体 A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B物体 B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C物体 C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D三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样多解析:选 D设斜面倾角为 ,斜面底边长为
1、第 6 讲 实验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某课题研究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测定某型号手机所用锂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电动势约为 4 V,内阻在几欧到几十欧之间)A电压表 V(量程 6 V,内阻约为 6.0 B电流表 A(量程 2 阻约为 50 )C电阻箱 R(0) D开关 S 一只、导线若干(1)某同学从上述器材中选取了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你认为可行吗。 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