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内容摘要: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模型概述在电磁场中, “导体棒”主要是以“棒生电”或“电动棒”的内容出现,从组合情况看有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等;从导体棒所在的导轨有“平面导轨” 、“斜面导轨” “竖直导轨”等。 模型讲解一、单杆在磁场中匀速运动例 1. (2005 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预测题)如图 1 所示,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量程分别为 010V 和 03A,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导体棒 导轨电阻均不计,且导轨光滑,导轨平面水平,处于匀强磁场中。 图 1(1)当变阻器 R 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 30 ,且用 40N 的水平拉力向右拉 并,两表中恰好有一表满偏,而另一表又能 2、安全使用,则此时 多少。 (2)当变阻器 R 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 ,且仍使 的速度达到稳定时,两表中恰3有一表满偏,而另一表能安全使用,则此时作用于 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多大。 解析:(1)假设电流表指针满偏,即 I3A ,那么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15V,电压表示数超过了量程,不能正常使用,不合题意。 因此,应该是电压电压表满偏时,即 0V,此时电流表示数为设 a、b 棒稳定时的速度为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且 1( 并 )20Va、b 棒受到的安培力为40(2)利用假设法可以判断,此时电流表恰好满偏,即 A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第 2 页 6V 可以安全使用,符合题意。 由 F知,稳定时棒受到的 3、拉力与棒中的电流成正比,所以。 二、单杠在磁场中匀变速运动例 2. (2005 年南京市金陵中学质量检测)如图 2 甲所示,一个足够长的“U”形金属导轨 定在水平面内,导轨间的宽为 L 根质量为m均匀金属导体棒 止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好围成一个正方形。 该轨道平面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可以调节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的电阻为R,其他各部分电阻均不计。 开始时,磁感应强度。 图 2(1)若保持磁感应强度 的大小不变,从 t0 时刻开始,给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此拉力 F 的大小随时间 t 变化关系如图 2 乙所示。 求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及 与导轨间的滑动摩擦力。 (2)若从 t0 开始,使磁感 4、应强度的大小从 始使其以 s 的变化率均经过多长时间 开始滑动。 此时通过 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如何。 ( 与导轨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解析:(1)当 t0 时, ,当 t2s 时,F 28立以上式得:()/210214,(2)当 时,为导体棒刚滑动的临界条件,则有: 第 3 页 则 41750, ,杆在磁场中变速运动例 3. (2005 年上海高考)如图 3 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 1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 37角,下端连接阻值为 R 的电阻。 匀速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 质量为 阻不计的金属棒放在两导轨上,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它们之间的动摩擦 5、因数为 3(1)求金属棒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2)当金属棒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电阻 R 消耗的功率为 8W,求该速度的大小;(3)在上问中,若 R ,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由 a 到 b,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方2向。 (g10m/s 2, 0.6,0.8)1)金属棒开始下滑的初速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式解得 2)设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时,速度为 v,所受安培力为 F,棒在沿导轨方向受力平衡:0此时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电阻 R 消耗的电功率、两式解得:3)设电路中电流为 I,两导轨间金属棒的长为 l,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 第 4 页 由、两式解得 、变杆问题例 4. 6、 (2005 年肇庆市模拟)如图 4 所示,边长为 L2m 的正方形导线框 一金属棒 粗细相同的同种材料制成,每米长电阻为 1 /m,以导线框两条对角线交点 O 为圆心,半径 r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为 B向垂直纸面向里且垂直于导线框所在平面,金属棒 导线框接触良好且与对角线 行放置于导线框上。 若棒以 v4m/s 的速度沿垂直于 向向右匀速运动,当运动至 置时,求(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图 4(1)棒 通过的电流强度大小和方向;(2)棒 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1)棒 动至 置时,棒上感应电动势为 线路总电阻。 ()20上的电流 流方向:NM(2)棒 受的安培力:方向垂直 左。 2 7、1.,说明:要特别注意公式 E的 L 为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即在磁场中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导线长度。 模型要点(1)力电角度:与“导体单棒”组成的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导体棒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导体棒受安培力合外力变化加速度变化 速度变化感应电动势变化,循环结束时加速度等于零,导体棒达到稳定运动状态。 第 5 页 (2)电学角度:判断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那一部分导体(电源)利用 或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利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 分析电路结构等效电路图。 (3)力能角度:电磁感应现象中,当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时,就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当安培力做正功时,就有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误区点拨 8、正确应答导体棒相关量(速度、加速度、功率等)最大、最小等极值问题的关键是从力电角度分析导体单棒运动过程;而对于处理空间距离时很多同学总想到动能定律,但对于导体单棒问题我们还可以更多的考虑动量定理。 所以解答导体单棒问题一般是抓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过分析受力,结合运动过程,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结合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就能解决。 模型演练1. (2005 年大联考)如图 5 所示,足够长金属导轨 R 相连,平行地放在水平桌面上。 质量为 m 的金属杆 以无摩擦地沿导轨运动。 导轨与 的电阻不计,导轨宽度为 L,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整个导轨平面。 现给金属杆 个瞬时冲量 向右滑行 9、。 图 5(1)回路最大电流是多少。 (2)当滑行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为 Q 时,杆 加速度多大。 (3)杆 开始运动到停下共滑行了多少距离。 答案:(1)由动量定理 得题可知金属杆作减速运动,刚开始有最大速度时有最大 ,所以回路最大电流: 0(2)设此时杆的速度为 v,由动能定理有:而 Q20 第 6 页 解之 02由牛顿第二定律 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202(3)对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有:0而 所以有其中 x 为杆滑行的距离所以有。 (2005 年南通调研)如图 6 所示,光滑平行的水平金属导轨 距 l,在 M 点和 P 点间接一个阻值为 R 的电阻,在两导轨间 矩形区域内有垂直导轨平面竖直下、宽为 10、 d 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 B。 一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导体棒 直搁在导轨上,与磁场左边界相距 用一大小为 F、水平向右的恒力拉 ,使它由静止开始运动,棒 离开磁场前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棒 导轨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导轨电阻不计)。 求:图 6(1)棒 离开磁场右边界时的速度;(2)棒 过磁场区的过程中整个回路所消耗的电能;(3)试分析讨论 在磁场中可能的运动情况。 解析:(1)离开磁场右边界前做匀速运动,速度为 有:, 第 7 页 对 0,解得()2(2)由能量守恒可得: 021电解得: ()()024(3)设棒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 v 由: 得 :02012棒在进入磁场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磁场中运动可分三种情况讨论:若 (或 ) ,则棒做匀速直线运动;02)42()若 (或 ) ,则棒先加速后匀速;0242若 (或 ) ,则棒先减速后匀速。 02()042()。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课下限时集训(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56 分)1在翻盖手机中,经常用霍尔元件来控制翻盖时开启或关闭运行程序。 如图 1 是霍尔元件示意图,磁场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工作面,通入图示方向的电流 I,端会形成电势差 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A电势差 霍尔元件的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则电势差 C仅增大
1、课时作业( 二十)(分钟: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8 分,共 72 分)1(2011泰安质检)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右图所示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 当待测压力 F 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 F 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 a 到 b 的电流B若 F 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 b 到 a 的电流C若 F 向上压膜片电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课下限时集训(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54 分)1一小型爆炸装置在光滑、坚硬的水平钢板上发生爆炸,所有碎片均沿钢板上方的倒圆锥面( 圆锥的顶点在爆炸装置处 )飞开。 在爆炸过程中,下列有关爆炸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动量守恒 B机械能守恒C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竖直方向动量守恒解析:选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 请你仔细观察主题图,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图中都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这幅主题图中有三个小画面,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其中一个画面,仔细观察,根据已有信息在 本子上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在书写时要工整 ,看谁的数字和文字写的漂亮。
20 课内容,对本课产生一定的兴趣。 通过阅读史料,认识改革的必要性 讲授新课: 以 课本为基础, 通过 课前学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三夫 改革的基本内容。 以此为基础 , 教师 依次 点拨 , 从逻辑 上帮助学生梳理层次顺序,实现知识的升华。 回归到 世纪大审判,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 学生 自主学习, 总结 原因。 通过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复习前一阶段的内容,形成逻辑上的联系,使学生学会全面
点; (2)当 c 0时,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时,方程 ax2 +bx + c =0 必有两个不等实根; (3)当 b=0 时,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二.填空题 (每题 3 分,共 30 分 ) 11.当 m=_________时,函数 y = (m2 - 4) )3(42 mx mm x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