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绳件、弹簧、杆件模型(动力学问题)内容摘要: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绳件、弹簧、杆件模型(动力学问题)模型概述挂件问题是力学中极为常见的模型,其中绳件、弹簧件更是这一模型中的主要模具,相关试题在高考中一直连续不断。 它们间的共同之处是均不计重力,但是它们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的差别。 模型回顾模型讲解例 1. 如图 1 中 a 所示,一质量为 m 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 l1、l 2 的两根细线上,l 1 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l 2 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现将 剪断,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 图 1(1)下面是某同学对题的一种解法:解:设 上拉力为 ,l 2 线上拉力为 ,重力为 体在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断线的瞬间, 2、突然消失,物体即在 反方向获得加速度。 2 2因为 ,所以加速度 ,方向沿 反方向。 at 第 2 页 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 请对该解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2)若将图 a 中的细线 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 b 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解的步骤和结果与(1)完全相同,即 ,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 请说明ag由。 解析:因为 剪断的瞬间, 的张力发生突变,故物体获得的瞬间加速度由重力的分力提供,大小为 ,方向垂直 向下,所以(1 )错。 为 剪断的瞬间,弹簧的长度不能发生突变而导致弹力不能突变,所以(2)对。 拓展:在(1)中若 l1、l 2 皆为弹性绳,剪断 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3、 )at若 l1、l 2 皆为弹性绳,剪断 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2)中剪断 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例 2. 如图 2 所示,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物体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30、。 两者之间用质量可以不计的细绳相连。 求:)如 A 和 B 对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 时,两物体的加速度各的张力为多少。 (2)如果把 A 和 B 位置互换,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及绳的张力各是多少。 (3)如果斜面为光滑时,则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及绳的张力又各是多少。 图 2解析:(1)设绳子的张力为 ,物体 A 和 B 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分别为 和 ,根FT A 有 对 B 有 , 4、即假设绳子没有张力,联立求解得 ,因,故A 第 3 页 说明物体 B 运动比物体 A 的运动快,绳松弛,所以 的假设成立。 故有因而实际不符,则 A 静止。 (01962)如 B 与 A 互换则 ,即 B 物运动得比 A 物快,所以 A、B 之间有拉力且共速,用整体法代入数据求出mg ,用隔离法对 B: 代入数据求出a0962./ )如斜面光滑摩擦不计,则 A 和 B 沿斜面的加速度均为 两物间52无作用力。 拓展:如 A、B 之间为轻杆,上面三问情况如何。 如 A、B 之间为轻质弹簧,试分析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 运动情况。 例 3. 如图 3 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在斜杆下 5、端固定有质量为 m 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 F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 3A. 小车静止时, ,方向沿杆向上. 小车静止时, ,方向垂直杆向上小车向右以加速度 a 运动时,一定有 . 小车向左以加速度 a 运动时, ,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g()22的夹角为 )车静止时,由物体的平衡条件知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球的重力 车向右以加速度 a 运动,设小球受杆的作用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如图 4 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 ,两式相除得:。 g 第 4 页 图 4只有当球的加速度 且向右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才沿杆的方向,此时才有ag小车向左以加速度 a 运动 6、,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所受重力 杆对的作用力 F 的合力大小为 向水平向左。 根据力的合成知 ,()22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g模型演练1. (2006 年无锡统考)细绳拴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将固定在墙上的弹簧压缩,压缩距离为 x,如图 5 所示,若弹簧和小球不拴接,将细线烧断后:图 5A. 小球做平抛运动B. 小球加速度立即为 弹簧完全恢复原长后小球做匀速运动D. 小球落地时动能为 2. (2006 年湖南湘乡)如图 6 所示,在动力小车上固定一直角硬杆 别系在水平直杆 端的轻弹簧和细线将小球 P 悬吊起来。 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小球 P 的质量为 m,当小车沿水平地面以加速度 a 向右运动而达到稳定状态时,轻弹簧保持竖直,而细线与杆的竖直部分的夹角为 ,试求此时弹簧的形变量。 第 5 页 图 6答案: , ,论:若 则弹簧伸长a若 则弹簧伸长若 则弹簧压缩g。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绳件、弹簧、杆件模型(动力学问题)
相关推荐
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 此题失分较多。 第二大题: 愉快提高 错误率较少,个别学生因为粗心而出错。 第三大题: 快乐阅读。 学生没有认真读题,是粗心所致。 第四大题:看图 写话 学生能看懂图意,但是不能用准确的词语或句子表达出来,或者是表达地不够完整。 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二、 改进措施
1、、共点力的平衡【2012 高考】(2012上海)6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 50N,分力 的方向成 30角,分力 0N。 则 ( )(A) B) ) (D) 012上海)8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 A、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在斜面上运动时, ( )(2012广东)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45,日光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 G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模型概述“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指电路中的局部电路变化时引起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变化起因有变阻器、电键的闭合与断开、变压器变匝数等。 不管哪种变化,判断的思路是固定的,这种判断的固定思路就是一种模型。 模型讲解一、直流电路的动态变化1. 直流电路的动态变化引起的电表读数变化问题例 1. 如图 1 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
1、第 1 页 共 12 页高考复习难点精讲:光的反射、折射目的要求: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掌握发生全反射现象的充要条件。 熟悉平面镜、棱镜、平行玻璃砖等光学器件对光路的控制特征。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掌握画反射光路与折射光路的方法过程及内容:第 1 课时: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基础知识 一、光源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观察白光及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图实151如图实151 所示,某单色光照到狭缝 S 上,在屏上得到了平行于双缝 2 亮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相邻两条亮( 暗) 条纹间的距离 x 与入射光波的波长 、双缝 2 间距离 d 及双缝与屏的距离 l 有关,其关系式为: x ,由此,只要测出 x、d、l 即可得出。 两条相邻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