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实验专题训练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内容摘要:
1、某同学为研究热敏电阻 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 IU 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该同学设计实验电路并连接了部分实物,如图乙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2)该同学对两个不同的热敏电阻 到了两个热敏电阻的IU 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 把热敏电阻 0=250 串联后接到路端电压为 3V 的电源上,此时。 (3)该同学又将 B、定值电阻 50 与电压恒为 7V 的稳压电源连接,组成如图丁所示电路,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 mA。 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 2、值约 45 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试管中,管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他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杯、电源(3V,内阻可忽略) 、直流电流表(内阻约 l ) 、直流电压表(内阻约 5k ) 、滑动变阻器( 0 20 ) 、电键、导线若干(1)为测量误差尽可能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电路图,请根据电路图把实物图用连线代替导线连好(2)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a、往保温杯中加入热水,稍等读出温度值b、 c、重复 a、b 测出不同温度下的数据。 d、 3、某同学要测定一电源的电动势 和内电阻 ,实验器材有:一只 流传感器(可视,测得的电流用 表示) ,一只电阻箱(阻值用 表示) ,一只开关和 3、导I 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和采集数据。 (1)该同学设计实验的原理表达式是 (用 、 、 表示); )该同学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先将电阻箱调到 (填“最大值” 、 “最小值”或“任意值” ) ,实验过程中,将电阻箱调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则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3)该同学根据实验采集到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 R 图像,则由图像可求得,该1 V,内阻。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E10+110=21;由 I(R+r)可得 = R+ r。 RE=象在纵轴截距等于 r ,r=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等。 图甲所示为某同学用传感器做实验得到的小灯泡的 UI 关系图线。 电源(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滑动变阻器 A(阻值范围010) 、滑动变阻器 B(阻值范围 0100) 、电动势为 6V 的电源(不计内阻) 、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 该同学做实验时,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 (选填“A”或“B”) ;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如果将该小灯泡接入丙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流传感器的示数为 源电动势为 3V。 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W,电源的内阻为。 点,该点纵横坐标的乘积 为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 过该点和纵轴上 3V 的点作一直线,该直线的斜率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为。河北省201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实验专题训练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静电现象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当将带正电荷的球 C 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 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 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 B 端和 A 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 A 端和 B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速度、加速度一、选择题1下列几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位移和加速度反向 B速度和加速度反向C加速度不变,速度在变 D速度不变,加速度在变【答案】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为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B火车以速度 v 经过某一段路程,v 是指瞬时速度C平均速率即平均速度的大小 D子弹以速度 v 从枪口射出,v 是瞬时速度【答案】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
是正确的。 通过对蝗虫的观察,我又联想到我们所折的纸青蛙,它的后腿同样又大又长,我们一按纸青蛙,它就能跳出去很远。 练习列提纲 • 开头:直接点题,说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 中间:具体描述一个故事,你是怎样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现象的。 • 结尾:谈谈你受到的启示。 好词好句我会用 天那么蓝,连一丝浮云都没有,像被过滤了一切杂色,瑰丽地熠熠发光。 电闪着,雷打着,风卷着云,雨乘着风,整个天空上呀
1、第 1 页 共 9 页高三复习难点精讲:交变电流过程及内容:第 1 课时:交流电的产生及变化规律基础知识 一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 其中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正弦式电流,正弦式电流产生于在匀强电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的线圈里,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二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1当从图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