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十大题源第二轮总复习资料之二(教师版)内容摘要:

1、掌握高考十大题源,给力高考研究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通过对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研究,可以发现,新课标高考命题的题源主要有十个。 研究高考命题的十大题源,给力高考,赢得高考。 源解读】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是学生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也是衡量学习效果的。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可抑制教辅泛滥,减轻学生负担。 例 6. (2011 新课标理综卷第 20 题)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 a 运动到 c。 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 关于 b 点电场强度 E 的方向 2、,下列图示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 b 点的切线)【解析】:根据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质点所受电场力一定做负功,所受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夹角大于 90,所以图示可能正确的是 D。 【答案】:D【点评与启示】此题是根据必修 2 第 23 页问题与练习第 5 题改编的。 原题是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 M 向 N 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判断四个图中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的方向哪个是正确的。 这启示我们,真正弄懂教材上的基础练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可赢得高考。 例 7.(2007 宁夏理综卷第 17 题)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A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u1005t)交 3、流电的频率为 25 3 4 5 60100u/0 2 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 100 2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 R100 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50 W【答案】评与启示】此题是根据选修 3 36 页问题与练习第 4 题改编的。 原题是给出正弦式电流波形图,根据图象求周期、频率、电流的峰值、电流的有效值。 这启示我们,对教材练习适当改编延伸,可能就是明年的高考题。 例 8 (2011 海南物理第 8 题)一物体自 t=0 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0m 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40m4s 内,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解析】:此题考查速度 4、图象及其相关知识点。 在 05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最远为 35m,选项 A 错误;在 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40m,选项B 正确;在 04s 内,物体的位移为 30m,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s,选项C 正确;56s 内,物体由速度为零增大到s,物体动能增大,由动能定理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正功,选项 D 错误。 【答案】:评与启示】此题是根据必修 1 第 36 页问题与练习第 3 题改变的。 原题是给出速度图象,要求判断一些时刻的速度大小,一些时刻速度方向,一些时刻加速度大小,一些时刻加速度方向。 改编为高考题,题型变为选择题,为了增大知识覆盖面,体现综合性,加入了选项 D。 这启示我们,真 5、正弄懂教材上的基础练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可赢得高考。 例 9. (2009 广东物理第 18 题)如图 4(a)所示,一个电阻值为 R ,匝数为n 的圆形金属线与阻值为 2R 的电阻 结成闭合回路。 线圈的半径为 在线圈中半径为 圆形区域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 4(b)所示。 图线与横、纵轴的截距分别为 0 . 导线的电阻不计。 求 0 至 间内:(1)通过电阻 2)通过电阻 q 及电阻 产生的热量。 【解析】由图象分析可知,0 至 间内, =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E=n =n S,t而 S =r 2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立以上各 6、式解得通过电阻 的电流大小为 ,203愣次定律可判断通过电阻 的电流方向为从 b 到 a。 通过电阻 的电量 q= I1。 2013过电阻 产生的热量 Q= 1。 24019评与启示】此题是由选修 3 4 章 21 页问题与练习第 2 题改编而来。 原题磁场充满线圈内,给出的是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 象。 这启示我们,高考备考时改变题设条件或改变问题,做变式训练,可事半功倍。 图4例 10. (2010 全国理综 1 第 24 题)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 060s 内的 线;(2)求这 60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由图可知,104 7、0s 内汽车做匀速运动,v 2=20m/s;由图可知,4060s 内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a=运动学公式,v2+0m/0 m/s=0;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画出汽车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2)由速度图象可得 60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等于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即 s= (30+60)20m=900m。 21【点评与启示】此题是根据必修 1 第 36 页问题与练习第 4 题改编的。 原题是用文字叙述两个时间段内的加速度,要求画出速度图象。 加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可以根据加速度图象确定各时刻的速度,可以画出速度图象。 【备考建议】: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是教材编写专家精选的。 为了跳出题海,对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一定要熟练,真正会做,且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在高考备考中,我们要立足新教材,用足新教材,理解掌握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根据物理情景将实际问题物理模型化,能够熟练运用物理规律,灵活应用重点知识,了解与高中物理知识相关的物理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赢得高考,金榜题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