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十大题源第二轮总复习资料之七(教师版)内容摘要:
1、掌握高考十大题源,给力高考研究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通过对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研究,可以发现,新课标高考命题的题源主要有十个。 研究高考命题的十大题源,给力高考,赢得高考。 题源七。 源于教材中的物理学史上重大事件和著名科学家的重大成就【题源解读】在新课标教材中,用了较大篇幅介绍了物理学发展史,给出了大量的科学史料,介绍了一些科学发现过程中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介绍了物理知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 例如选修 3一章第 2 节介绍了库仑实验,选修 3四章第 1 节“以划时代的发 2、现”为题介绍了“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研究过程。 这些物理学史上重大事件和著名科学家的重大成就都是学生必须知道的,高考对这些也加大了考查力度。 例 16 (2011 海南物理)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点评与启示】教材中对物理学家为寻找电、热、磁之间的联系的叙述分布在选修 3有关章节中。 有关物理学史及其相关知识点是高考要求掌握和知道的,高考备考不要丢掉要求了解和知道的。 注意: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纽曼、韦伯总结得出的。 例 17.(2011 山东理综卷 3、)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点评与启示】此题重点放在科学家的观察和思考上。 此题涉及的知识横跨教材必修 1 和选修 3次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牛顿根据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此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对于物理学史上一些重要规律的形成过程要了解,这样才能得到高考的送分题。 例 18.(2010 新课标理综卷)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 4、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选项 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 B 错误;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选项 C 正确;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选项 D 错误。 【答案】:评与启示】此题以高中物理中涉及电磁学发展过程中一些著名科学家的重要研究成果切入,内容分布在选修 3部分,综合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史中电磁学上重要发现的了解情况。 例 19. 5、(2010 海南物理)1873 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工程师格拉姆在布展中偶然接错了导线,把另一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接到了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 由此而观察到的现象导致了他的一项重要发明,从而突破了人类在电能利用方面中的一个瓶颈此项发明是A新型直流发电机 B直流电动机C交流电动机 D交流发电机 【解析】直流发电机发电时接另一直流发电机,则另一直流发电机实际成了直流电动机,选项 B 正确。 【答案】B 【点评与启示】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从构造上没有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由磁铁与电枢线圈组成,只是直流发电机靠外力使电枢线圈的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将机械能转化为电 6、能,对外供电;而直流电动机则是通电电枢线圈在安培力作用下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有关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渗透在初中高中物理的相关章节中。 此题考查物理学史中一个偶然发现导致的重大发明及其相关知识点【备考建议】物理学史是物理知识的一个方面,科学家对于一些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是我们每个后来者都应该学习的。 高考考查物理学史就是引导高中教学不但要讲授知识,更要知道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家的观察和思考。 综上所述,在高考备考中,我们要立足新教材,用足新教材,理解掌握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根据物理情景将实际问题物理模型化,能够熟练运用物理规律,灵活应用重点知识,了解与高中物理知识相关的物理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赢得高考,金榜题名。高考物理十大题源第二轮总复习资料之七(教师版)
相关推荐
1、掌握高考十大题源,给力高考研究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通过对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研究,可以发现,新课标高考命题的题源主要有十个。 研究高考命题的十大题源,给力高考,赢得高考。 源解读】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是学生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也是衡量学习效果的。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射线、 射线、射线,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核,穿透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穿透能力较强,电离能力较弱;射线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小。 衰变规律是质量数减少 4,电荷数减少 2; 衰变规律是:电荷数增加 1,质量数不变。 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
1、掌握高考十大题源,给力高考研究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通过对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研究,可以发现,新课标高考命题的题源主要有十个。 研究高考命题的十大题源,给力高考,赢得高考。 题源四源于新课标教材中新增内容【题源解读】新教材的新增内容往往体现着对学科发展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定量关系。 (2)学会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图实21(1)如图实21 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 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 铁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