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三年真题高频考点精选 考点38 与电磁感应相关的能量问题内容摘要: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导体切割磁感线或磁通量变化过程,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流通过导体受到安培力作用或通过电阻发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内能。 因此电磁感应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答电磁感应中能量问题,快捷方便。 【最新三年高考物理精选解析】1. (2012 山东理综)如图所示,相距为 L 的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上端接有定值电阻,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 B。 将质量为 m 的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当速度达到 v 时开始匀速运动,此时对导体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下的拉力,并保持拉力的功率为 P,导体棒最终以 2v 的速度匀速运动。 2、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P=2=3 导体棒速度达到 v/2 时加速度为 速度达到 2v 以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R 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拉力所做的功1.【答案】析】当速度达到 v 时开始匀速运动, I=E/R, E=保持拉力的功率为 P,导体棒最终以 2v 的速度匀速运动,则有 P=F2v,F+ IL, I= E/R, E=:P=2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2 (2012上海物理)正方形导体框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框平面,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变化率为 k。 导体框质量为 m、边长为 L,总电阻为 R,在恒定外力 F 作 3、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 导体框在磁场中的加速度大小为_;导体框中感应电流做功的功率为_。 【答案】:F/m 012上海物理)如图,质量为 M 的足够长金属导轨 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 一电阻不计,质量为 m 的导体棒 置在导轨上,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成矩形。 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 ,棒左侧有两个固定于水平面的立柱。 导轨 长为 L,开始时 侧导轨的总电阻为 R,右侧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 界,其左侧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右侧匀强磁场水平向左,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在 t=0 时,一水平向左的拉力 F 垂直作用在导轨的 上,使导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 (1)求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 4、随时间;(2)经过多长时间拉力 F 达到最大值,拉力 F 的最大值为多少。 (3)某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 Q,导轨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求导轨动能的增加量。 3.【解析】:(1)回路中感应电动势 E=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v=s= 所以,F (1+)10)设此过程中导轨运动距离 s 由动能定理,W 合 =E k,W 合 =于摩擦力 (所以摩擦力做功 W=Q。 所以:s=。 4.(18 分)(2012天津理综)如图所示,一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 l=端接有阻值 R=电阻。 一质量m=阻 r=金属棒 置在导轨上,整个装置置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在 5、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 a=2m/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当棒的位移 x=9m 时撤去外力,棒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已知撤去外力前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 2=21。 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求:(1)棒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q;(2)撤去外力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3)外力做的功 =0- 1(2012福建理综)如图甲,在圆柱形区域内存在一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在此区域内,沿水平面固定一半径为 r 的圆环形光滑细玻璃管,环心 0 在区域中心。 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q0 )的小球,在 6、管内沿逆时针方向(从上向下看)做圆周运动。 已知磁感应强度大小 B 随时间 中。 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量保持不变,2原磁场的影响可忽略。 (1)在 t=0 到 t=段时间内,小球不受细管侧壁的作用力,求小球的速度大小 2)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增大过程中,将产生涡旋电场,其电场线是在水平面内一系列沿逆时针方向的同心圆,同一条电场线上各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试求 t= t=段时间内:细管内涡旋电场的场强大小 E;电场力对小球做的功 W。 :细管内涡旋电场的场强大小 E=。 20在 0 这段时间内,小球沿切线方向的加速度大小恒为: a=qE/m,小球运动的末速度大小:v= v0+at, 由图乙可知,t =联立解得:v =。 320场力对小球做的功 W= 由联立解得:W=。 5820qr。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