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试题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内容摘要:
1、- 1 列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有 ()标准砝码检查示数正确后,测量读取的数值应是示数减去 解析: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首先检查和矫正零点,然后利用标准砝码检查证明其准确后,才能去测量一个力的大小,所以 A、B 错,C 项正确;D 项中用减去测量前的示数的方法也是可行的,所以应选 C、2010昆明一中月考)在做“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 O 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 O 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 O 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 90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 2、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 O 点解析:由合力的定义知,只有两次都把橡皮条拉到同一个位置(O 点),实验中测得的才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关系,故 A 了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O 点的位置以外,还要记录两个分力的方向(即绳子拉的方向) ,故 B 个夹角应当是任意的,故 C 在调节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时很容易使得这个弹簧测力计超过其量程, 是不允许的,故 D 2010济宁模拟)如图实2 4 所示,用 A、B 两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到 O 点( ),现保持 A 的读数2不变,而使夹角减小,适当调整弹簧测力计 B 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可使 O 点保持不变,这时:(1)B 3、 的示数应是 () 图实24- 2 变、变小均有可能(2)夹角 的变化应是 () 变、变小均有可能解析:“使 即表示 A、B 拉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则以 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按题意 减小,可知 图可知都将变小,故(1)、(2)均选 1)C(2)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 A 拴两个细绳套,如图实25 所示.(1)实验所用的测量器材还有.(2)写出以后的实验步骤. 图实25解析:(1)弹簧测力计、三角板.(2) 实验步骤如下: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拉 点,记下拉力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拉 4、,在纸上记下两个力 2的方向和大小.过 、F 1、F 2的图示.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2的合力 F.比较 F和 F,看是否重合.(大小、方向误差多大)答案: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 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过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和 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 5、否相同,1)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的序号是和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和 两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拉至 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外,还应记下两拉力的方向,当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必须将结点拉至 1)CE(2) 描下两力的方向 结点拉至 O 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 5 N、最小刻度为 的弹簧测力计, 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实26 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从图中读出 6(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N 和 N.(2)在图实26 所示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 和 ,作出合力如下图所示 1)2) 成 6、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 图实27(a) 7(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 合力图示,并用 F 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3)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力 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答: .(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至少写出两种况)答: 1)如图所示.(2)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橡皮条的拉力的合力为零,它们之间不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B 错误;结点位置不变,合力不变,当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改变时,另一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必须都改变,故 D 错误;正确的选项只有 A、C.(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条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与橡皮条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故甲符合实验事实.(4)F 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F 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 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 1)见解析(2)3)甲(4)见解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试题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相关推荐
面积是圆面积的 360 1 圆心角是 n0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 360 n 如果用字母 S 表示 扇形的面积, n表示圆心角的度数, r 表示圆半径,那么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是: S扇形 = S圆 360 n 360 n = πr2 在一块空旷的草地上有一根柱子 ,柱子上拴着一条长 3m的绳子 ,绳子的另一端拴着一只狗 . 问 :这只狗的最大活动区域有多大 ?如果这只狗只能绕柱子转过 n176。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如图实6 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我们选 面举出一些计算打 N 点时纸带下落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T 为打点周期 ) ()图实6AN 点是第 n 个点,则 vN 点是第 n 个点,则 vNg(n 1)TCv N12TDv N1 12体下落的实际加速度小于 g,不能采用公式 v算打 点的速度为 段的平均速度,v N ,C
1、 圆周运动错题集一、主要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部分和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能量问题,其核心内容是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在圆周运动中的具体应用。 二、基本方法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与第二章牛顿定律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具体应用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圆周运动的特点:物体所受外力在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才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随堂巩固提升310 所示,木箱顶端固定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下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且物块与箱底间有压力。 若在某段时间内,物块对箱底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图 3310A加速下降 B加速上升C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D物块处于超重状态解析:选 箱静止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且物块与箱底间有压力,此时物块在重力、弹簧弹力
1、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 1(2010合肥一中月考)如图 1 甲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放在动摩擦因数为 的水平面上静止不动现对木块施加水平推力 F 的作用, F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 1 乙所示,则图 1 丙反映的可能是木块的哪两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图 1Ax 轴表示力 F,y 轴表示加速度 aBx 轴表示时间 t,y 轴表示加速度 aCx 轴表示时间 t,y 轴表示速度 v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