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讲 直线运动内容摘要:
1、二、直线运动 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1)速度: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 v,即 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2)速率: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平均速率: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 v 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 t 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 a 表示.(3)方向:与速度变化 v v 的方向一致. 注意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 ,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0,v=恒量. (3)位 3、移公式:S=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a=恒量 (3)公式: 速度公式:V=V 0+ 位移公式:s=v 0t+ 1速度位移公式:v 平均速度 V= 20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 T 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S=S n+l Sn=恒量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 (2) 4、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 (3)公式:1)位移图像(像):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0(2)速度图像(像):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讲 直线运动
相关推荐
第二十二章 原子核原子核原 子 物 理天 然 放 射 现 象核 反 应汤 姆 生 原 子 模 型卢 瑟 福 核 式 结 构核 能 利 用粒 子核 式 结 构 学 说原 子 核 大 小组 成 质 子中 子三 种 射 线 本 质 及 特 性衰 变 及 其 方 程半 衰 期人 工 转 变放 射 性 同 位 素 及 应 用质 量 亏 损质 能 方 程 E = E 重 核 裂 变轻 核 聚 变链 式 反
(相同点:结果相等,( 4+ 2) 25= 4 25+ 2 25。 ) 4.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3. 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这叫做 乘法分配律。 ( 4+ 2) 25 = 6 25 = 150 4 25+ 2 25 = 100+ 50 = 150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 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 二、 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三、巩固练习
1、 2012 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讲一、力 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 G=地面高 h 处 G/=其中 g/=R/(R+h) 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
第二十一章 量子论初步光 电 效 应 规 律光 子 说爱 因 斯 坦 光 电 效 应 方 程光 具 有 波 粒 二 象 性 光 子玻 尔 理 论原 子 光 谱玻 尔 理 论 的 局 限 性德 布 罗 意 波波 长 公 式氢 原 子 的 电 子 云概 率 波光电效应光的本性玻尔模型量子论初步物质波 =hp
第十六章 电磁感应()磁 通 量 感 应 现 象 *涡 流自 感 现 象自 感 电 动 势 特殊特 殊感 应 电 动 势 感 应 电 流感 应 电 流 感 应 电 流计 算法 拉 第电 磁 感 应 定 律 特 例 导 体 切 割互 垂、 、 大 小 方 向 0E= =n /t 闭 合 电 路欧 姆 定 律楞 次 定 律变 化 引 起右 手 定 则( )部 分 导 体 切 割 磁 感 线 D
1、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一) 力的种类:(13 个性质力) 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受力分析的基础”重力: G = (g 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弹簧的弹力:F= 滑动摩擦力:F 滑 = N 静摩擦力: O f 静 万有引力: F 引 =G 21F 电 =q E =q F=K (真空中、点电荷)21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 方向:左手定则(2)、洛仑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