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课时作业及单元检测)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内容摘要:
1、牛顿第三定律1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解析:这里要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因为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效果往往不同,所以不能从效果上去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故选项 C 正确答案: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闭的装有水的瓶子, 瓶 内有一气 2、泡,如图 1 所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 于瓶子将 () 图 1A向前运动 B向后运动C无相对运动 D无法判断解析:用惯性知识来分析由于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而水的质量远大于气泡的质量,因此水的惯性远大于气泡的惯性,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水保持向前运动的趋势,远大于气泡向前运动的趋势,水相对瓶子向前运动,水将挤压气泡,使气泡相对瓶向后运动B 项正确答案:图 2 所示,一个劈形物 面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 水平并放上一个光滑小球,把劈形物 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 斜面以前的运动轨迹是 ( ) A沿斜面的直线 B竖直的直线 图 2C弧形曲线 D折线解析:因小球在劈形物 静止释放的过程中 3、,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仍保持静止而没有运动,所以小球在碰到斜面前在向上的支持力和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是竖直的直线,故选 B 项答案: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 实验,其中有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如图 3 所示小球 运动至斜面最低点时,没有速度损失 图 3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 4、下列对理想实验各步骤顺序的排列以及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顺序,是事实, 是推论B顺序,是事实, 是推论C顺序,是事实, 是推论D顺序,是事实, 是推论解析: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以经验事实为基础,设想实验步骤和过程,运用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之所以称之为理想实验,是因为实验的结果是无法用实际的实验进行验证的但是,分析推理的过程是合乎逻辑的,是严密的,是对实际过程的科学的抽象,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对客观世界真实的反映本题实验的四个步骤中,只有是经验事实,其余都是推理,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项答案: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A车速越 5、大,它的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只由本身的质量决定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物体的质量越小,其惯性就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B 正确,A、D 错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改变量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C 正确答案:人滑冰比赛表演刚开始时两人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 起 在相互猛推一下之后他们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与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 于 ()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 6、乙推甲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C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在刚分开时,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图 4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在推的过程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等大、反向、共线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的,所以推力相等,作用时间相同由于两人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两人的加速度相同(均为 g),由运动学公式 知,加速度相同,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说明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故选 7如图 5 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的示意图: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 量为 M 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 m 的人以加速度 a 加速下 7、滑时, 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A(Mm)Mm)g 图 5C(Mm)gMm)竿上的人分析:受重力 擦力 f fm(ga)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分析:受重力 上的人对杆向下的摩擦力 顶竿的人对竿的支持力 fF 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F f(Mm)g正确答案: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 6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 和 反作用力 图 6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 8、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 A、C 两项错误,B 项正确物体的分力和合力应是针对同一物体,效果相同,故 D 项错答案:2010广州模拟)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 9、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急转弯的目的解析: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原因是功率变大了,但惯性不变,A 错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原因是子弹具有的速度过小,但惯性不变,B 错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列车的质量改变了,当然它的惯性也就改变了,C 正确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调控人和车的重心位置,但整体的惯性不变,D 错答案:008 年 9 月 25 日地处西北戈壁荒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号火箭第 109 次发射 10、,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到太空,并成功完成了中国宇航员第一次太空行走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起飞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然向下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 11、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在空气中飞行无关,因而 B、C 选项错误,A 项正确;当飞船进入轨道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飞船,飞船也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 D 项正确答案:图 7 所示,轻质弹簧上端拴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x,在某次振动过程中,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的压缩量 为2x,试求此时小球的加速度和弹簧对地面的压力解析:平衡时有:mg 图 7在最低点,取向上为正方向,有:2kxmga,故 g,方向竖直向上2方向竖直向下12如图 8 所示,在台秤上放半杯水,台秤示数为 G50 N,另用 挂在支架上的弹簧测力计悬挂边长 a10 正方体金属块,金属块的密度 310 3 kg/把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平稳地浸入水深 b4 , 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水的密度是 水 10 3 kg/g 取 10 m/ 图 8解析:金属块的重力为:G 金 3 1031030 水 0 3104 TG 金 F 浮 26 NGF 浮 54 6 N54 N。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课时作业及单元检测)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随堂巩固提升1观察者看见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关于太阳位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上 B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下C太阳恰位于地平线 D大气密度不知,无法判断解析:选 B太阳光由地球大气层外的真空射入大气层时要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观察者的眼睛,观察者认为光线来自它的反向延长线。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随堂巩固提升1某电解池,如果在 1 秒钟内共有 018 个二价正离子和 019 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横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横截面的电流是()A0 BC D解析:选 D因为 q0 182019 C0 19019 C,所以 I。 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两端加上恒定电压 U 时,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强度为I,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v
1、,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 P 连接,P 的斜面与固定挡板 斜面体 P 此刻所受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 图 1 解析:若斜面体 P 受到的弹簧弹力 F 等于其重力 P 没有力的作用,如图( a)所示,P 受到 2 个力,A 对;若弹簧弹力大于 P 的重力,则 P 有压力 有压力 不能平衡,一定存在向右的力,只能是 P 的摩擦力 此 P 此时受到 4 个力,如图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随堂巩固提升1关于液体表面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针受到重力小,又受液体的浮力的缘故B在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成球状,是因为液体表面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C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
1、(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1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B对同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D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长较大解析: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故 A 正确,C 错误;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是有条件的,只有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