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课时作业及单元检测)第7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章末质量检测内容摘要:
1、(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1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B对同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D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长较大解析: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故 A 正确,C 错误;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是有条件的,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 B 正确;声波的波长在 1.7 17 m 之间,一般常见的障碍物或孔的大小与之比较较小,正是由于声波的波长较长,声波才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 2、现象,即D 正确答案:列向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0 时的波形如图 1所示,A、B、C 分别是 x0、x1 m 和 x2 m 处的三个质点已知该波周期为 4 s,则 ()A对质点 A 来说,在第 1 s 内回复力对它做正功B对质点 A 来说,在第 1 s 内回复力对它做负功C对质点 B 和 C 来说,在第 1 s 内回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D对质点 B 和 C 来说,在第 1 s 内回复力对它们做功不同解析:由波的传播方向向右可判断 A、B 、C 三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四分之一周期内,A 质点远离平衡位置,回复力做负功,动能转化为势能;B 向下振动,C 向上振动,回复力对 B 做正功,对 3、C 做负功答案: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质点振动频率是 4 10 s 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 20 4 s 末质点的速度是零D在 t1 s 和 t3 s 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解析:根据振动图象可知:该简谐运动周期 T4 s,所以频率 f z,A 错;1s 内质点通过路程 x 4A10A 102 0 正确;第 4 s 末质点经104过平衡位置,速度最大,C 错;在 t1 s 和 t3 s 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错答案:图 3 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A、B、C 是介质中的三个质点已知波是向 x 正方向传播的,波速为 4、v2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长是 10 点 A 的振幅为零C质点 B 此刻向 y 轴正方向运动D质点 C 再经过 s 通过平衡位置解析:由图可知,12 m ,A 错误;各质点的振幅均相同,均为 0.4 错误;此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由“上下坡法”可判定,B 此刻向 y 轴正方向运动,C 正确;由 T 0.6 s ,经过 ts ,C 点刚好经过平衡位置,D 正确v 图 4 所示为一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振动的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0 N/图中 A 点对应的时刻 ()A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 ,方向指向 x 轴的负方向B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 x 轴的正方向C在 0 5、4 s 内振子做了 全振动D在 04 s 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 移为 0解析:由图可知 A 在 t 轴上方,位移 x以弹力 F5 N,即弹力大小为 5 N,方向指向 x 轴负方向,选项 A 不正确;由图可知过 A 点作图线的切线,该切线与 x 轴的正方向的夹角小于 90,切线斜率为正值,即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 ,选项 B 正确由图可看出, t0、t4 s 时刻振子的位移都是最大,且都在 t 轴的上方,在 04 s 内完成两次全振动,选项 C 错误;由于 t0 时刻和 t4 以在 04 s 内振子的位移为零,又由于振幅为 04 s 内振子完成了两次全振动,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 24 选项 6、 D 错误故答案为 6(2010湖北联考)一频率为 600 声源以 20 s 的角速度沿一半径为 m 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一观察者站在离圆心很远的 P 点且相对于圆心静止,如图 5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观察者接收到声源在 A 点发出声音的频率大于 600 察者接收到声源在 B 点发出声音的频率等于 600 察者接收到声源在 C 点发出声音的频率等于 600 察者接收到声源在 D 点发出声音的频率小于 600 B、D 两处波源与接收者之间的相对速度垂直于它们的连线,此时接收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声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故 B 正确 D 错误;在 A 处波源与接收者连线上的相对运动是相互靠 7、近,故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比波源发出的频率要高,故 A 正确,同理 C 错误答案: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流的过程中都伴随有噪声,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如图 6所示是干涉型消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图有一列波长为 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波到达 a 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 路程,再在 b 处相遇,若 r|r 2r 1|,则 () A波长 的整数倍B半波长 的奇数倍2C波长 的奇数倍 D半波长 的偶数倍2解析:要使两列波在 b 处相遇且振动减弱,则 r|r 2r 1| (2n1)(n0、1、2 22)即半波长 的奇数倍,故 B 对,A 、C 、D 错2答案 8、:在一单摆装置中,摆动物体是个装满水的空心小球,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当摆开始以小角度摆动时,让水从球中连续流出,直到流完为止,由此摆球的周期将()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解析:单摆小角度摆动,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 T2 ,式中 l 为摆长,其值为悬小球装满水时,重心在球心,水流完后,重心也在球心,但水刚流出过程中重心要降低,因此,在水的整个流出过程中,重心位置先下降后上升,即摆长 l 先增大后减小,所以摆动周期将先增大后减小答案:2010天津和平区质量调查)如图 7 所示,均匀介质中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波源 2 分别位于 210 1 m 和 210 1 m 处,t0 9、时刻以频率为 f10 时开始向上振动,振幅为 A2 的传播速度为 v4 m/s,P、M、Q 三质点的平衡位置离 O 点距离分别为 .2 m 和 .5 m、.8 m则下列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图 7At0.1 s 时刻质点 Q 开始沿 y 轴正方向运动B经 ts,质点 P 通过的路程为 14 ts 时刻,质点 M 的位移为4 ts 时刻,S 1间 (不包括 2 点) 振动位移为零的点共有三处解析:由 vf,波长 0.4 m ,t 0.1 s 时刻,S 1波正好传播到 P 点,S 2波正好传播到 Q 点,则 Q 质点起振方向与波源 沿 y 轴正方向运动,A 对;ts 时刻,两列波均传 10、播到 M 点,P 质点已经振动了 s,即 周期,处于波谷位置,路程为 3A 6 错;ts 时刻, M 质点正好在两列波的传播下振动了一个周期,仍然处于平衡位置,位移为 0,C 错;ts 时刻,两列波分别传播到彼此的波源处,此时两列波重合,振动位移为零的点(不包括 2)有 0、2、4、6、8、10 这些质点,D 错答案: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其振幅为 2 速为 30 cm/s,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相距 30 、b,某时刻均在 x 轴上方距离 x 轴 1 位置,此时两质点运动方向相反,如图 8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此时刻起,经过 1 秒钟 a 质点运动到 b 位置处B此时 11、 a、b 两质点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b 质点可能比 a 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Da 质点速度最大时,b 质点速度为 0解析:波速 v30 cm/s,波在 1 秒钟前进 30 介质中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故A 错误;此时刻 a、b 两质点位移相同,回复力的大小和方法均相同,因此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均相同,B 错误; a 和 b 两点的距离可能大于 且小于 ,也可能小于 且2 34 2大于 ,因此,当 a 点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时,b 质点一定不在波峰或波谷,因此 a、b 间距大于 且小于 时,a 向上运动,b 向下运动,b 质点比 a 质点先2 34回到平衡位置,C 正确答案:验与计算题(本题共 12、4 小题,共 50 分)11(10 分)(2009 重庆高考)(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你判断是否恰当(填“是”或“ 否”)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 5释放:_;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_;用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_.(2)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如图 9 所示,该球的直径为_ _的增大而增大数据组编号 摆长/球质量/:(1)单摆在最大摆角不超过 10时可看做是简谐运动 摆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最大,滞留的时间最短,计时误差最小为减小测量周期时的误差,应测单摆完成 3050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来求出周期(2)螺旋测微器上的固定刻度读数为 20.5 动部分的读数约为 测量结果为 20.5 8.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课时作业及单元检测)第7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章末质量检测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随堂巩固提升1关于液体表面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针受到重力小,又受液体的浮力的缘故B在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成球状,是因为液体表面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C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
1、牛顿第三定律1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解析
,而日中时近也。 y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 日中则如 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 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 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 sh w233。 i zh236。 两小儿笑曰:“ 孰 为 汝 多 知 乎。 ” 找一
1、功能关系1将同一物体分两次举高,每次举高的高度相同,那么 ()A不论选什么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相同B不论选什么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物体最后的重力势能相等C选不同的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重力做功不等D选不同的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重力做功相等解析:参考平面的选取不同,高度不同,重力势能不同,但不会影响高度变化的数值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所以选 A
1、如图 1 所示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电子从 a 点由静止释放,它将沿电场线向 b 点运动,下列有关该电场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图 1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B场强 子具有的电势能 势 a 可知 A,A 正确;由 W 电 U ABq 知,2 2B 12 2至 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 C 错误,D 正确;因不知 无法比较 A、 错误答案:2009全国卷)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