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第2单元直线运动练习四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内容摘要:

1、金典练习四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选择题部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V 越大,加速度可以很小解析: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 所用时间 比值,度可以很小;加速度小, 错误、D V 很大,但若时间 很大,由 a 可知 a 不一定大,故选项误;物体有加速度,只表明其速度在变化,而速度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还可以只有速度的方向改变而大小不变,故选项 C 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车一定向左运动答案:、两条直线分别描述 P、Q 两个物体的 st )表示两物体在时间 t t 内 P t 内 P 比 Q 的速度大, t 时刻以后 P 比 Q 的速 2、度小解析:由于、均是直线,所以 P、Q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 A 的坐标( t,s )表示的是 t 时刻物体的位置,讨论位移要对应两个时刻、t 内物体 P 的初位置为 位置为 s,它的位移为 ss 0,物体 Q 的位移 so 以两者的速度均不变,且物体 Q 的速度较大,故选项 D 经郑州、武昌等城市,最后到达长沙,列车从郑州到武昌的运行过程中(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京西 15:00 0郑州 21:16 21:22 689武昌 02:30 02:38 1225长沙 06:10 08 B. 时间为 316 9 m/s 36 间为 21:22 至次日凌晨 2:30,t5 h 3、8 08 项 A 正确;平均速率 29 m/s,选项 C 正确;位移小于路程,选项 D ,滑块通过最初 L 所需的时间为 t,则滑块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所用时间为 ()12B.(2 )t滑块通过后半段位移的时间为 t则 tt(r(2) 1)故 t 总 tt (2 )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的时间间隔为 1 现质点在第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2 m,在第 3 次、第 4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8 ) 次闪光到第 3 点运动的加速度 a 3 m/s 2、2 次闪光中间时刻的速度 m/s2 m/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为:v1v s.a 0.5 m/s 12s 34s 4、 23可得:s 235 可以不为零, 现火车前进了 540 m;隔 3 ,又观测 1 现火车前进了 360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m/m/ m/ m/观测的 3 的中间时刻火车的速度为: m/s3 m/0后观测的 1 的中间时刻火车的速度为: m/s6 m/a m/s 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每次曝光时木块的位置,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刻以及 刻两木块的速度相同B.在 刻两木块的速度相同C.在 刻到 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D.在 刻到 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解析:设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 t,记录木块位置的直尺的最小刻度间隔长为 l 5、,由图可以看出,下面木块间隔均为 4l,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v ,上面木块相邻时4l、3l 、4l、5l 、6l、7l ,相邻、相等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之差 l恒量,得 t2、t 3、t 4、t 5 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 3 2l 3l 4 ;v 5 4l 5l 61v 介于 v3、v 4 之间,选项 C 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么在刹车后的前 3 s 内与后 1 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1解析:汽车从刹车至停止经过的时间 t s4 s 内的位移 03 m 5 32 m s 内的位移等于第 4 s 内的位移 ms 12.5 m( 6、或 512 m2.5 m)20225 12故 s1s 215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 顺时针方向运动,一物体以水平速度 右端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光滑水平面,此时速率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 v1v 2,则 v 1B.若 v 大,总有 v v1v 2 时,才有 v 2解析:物体向左运动的过程做减速运动,向右返回时先做加速度大小相等的匀加速运动,当 v1v 2 时,v 2v 1;当 v1v 2 时,v 2v 小题,共 40 13 分) 一位旅客从常州到苏州旅游,他可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乘普客汽车经 312国道到达;第二种方法是乘快客汽车经沪宁高速公路到达;知普客汽车全 7、程平均速度为 60 km/h,快客汽车全程平均速度为 100 km/h,两车途中均不停站;火车在中途需停靠无锡站 5 火车进站和出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 2400 km/中匀速行驶,速率为 120 km/ 点 05 分,这位旅客想早点到达苏州,客汽车 火车里程/5 80 727:20 8:00 8:008:20 8:40 8:33班次 10:30 9:20 9:0014:30 10:50 9:43 解析:乘普客汽车需时 t h75 :35 到;乘快客汽车需时 t h 48 :28 到;火车变速运动的路程为:40.2 2 7212) 0 h0.5 0120火车运动的总时间 t 1t 8、2t 347 :33 发车,9:20 13 分) 在一个倾斜的长冰道上方,一群孩子排成队,每隔 1 s 图所示,照片上有甲、乙、丙、与丙两孩子间的距离分别为 12.5 7.5 m,请你据此求解下列问题 .(取 g10 m/s 2)(1)若不考虑一切阻力,小孩下滑的加速度是多少。 (2)拍照时,最下面的小孩丁的速度是多大。 (3)拍照时,在小孩甲上面的冰道上正在下滑的小孩子有几个。 解析:(1)图中乙、甲相当于丙在 1 s 前、2 s 前所处的位置,故 a 5 m/s )图中乙的速度 15 m/v 丁 v 2a2T25 m/s.(3)由(2)知图中乙已下滑的时间为:3 1)5 m/s 2(2)25 9、m/s (3)1 个13.(14 分) 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 ,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2006 年高考 全国理综卷解析: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 a 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 得:at,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 块则由静止加速到 v,有:v0a 0tvaa 0,故 vv 0,t,煤块的速度由 v 增大到 :v0v得:tv 0( )1g 1块与传送带的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设在煤块的速度从零增大到 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0、s ,有:v 0t v ( )12 01g 1ls 0l g)2g)2ga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