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6内容摘要:
权。 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 苏联形势迅速变化,苏联共产党分崩离析。 各加盟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 1991年底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取代苏联 1991年 12月 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利领导人签署 《 明斯克协定 》 ,宣布成立 “ 独立国家联合体 ”。 “ 独联体 ”是国家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 12月21日,俄罗斯等 11国领导人签署 《 阿拉木图宣言 》 ,独联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 (二)苏联解体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经济改革 政治改革 激化各种矛盾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根 本 原 因 苏联解体的过程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 政治体制改革 实质:从根本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 八一九事件 —— 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独联体的建立 —— 完全解体( 1991年底) 标志: 1991年 12月 21日,俄罗斯的 11国签署 《 阿拉木图宣言 》。 苏联的解体有双重含义:一是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同时伴随着瓦解,分裂为 15个国家。 解体后的苏联 苏联的解体产生的影响 使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 为欧盟和北约的扩大创造了条件。 使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 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和平与动荡并存。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一超多强 ⑴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 ⑵ 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建自己主 导的单极世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