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分突破 动量内容摘要:
1、动 量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选错的得 0 分。 1、一个物体沿固定不动的光滑斜面由静止滑下,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功为零 B 斜面对物体的弹力的冲量为零C 物体动能的增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D 物体动量的增量等于重力的冲量2、甲、乙两船漂浮在静止的水面,甲船上的人通过轻绳牵引乙船,水的阻力不计,在乙船靠近甲船的过程中( )船的动量变化大小相同 质量为 M 的木块从高为 h 的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当下落到离地 h/2时被一质量为 m、速度为 子弹水平击中并留在 2、木块内,则木块着地速度的竖直分量:( )A 等于2 B 小于2 大于2 D 不能判定。 4、小平板车 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左端另有物体 A 以水平初速度 车的右端滑行,如图所示,由于 A、B 间存在摩擦,因而 A 在 B 上滑行后,A 开始作减速运动, B 车足够长) ,则 B 速度达到最大时,应出现在: ( )A A 的速度最小时;B A、B 的速度相等时;C A 在 B 上相对停止滑动时;D B 车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时。 5、质量为 1 千克的小球以 4 米/秒的速度与质量为 2 千克的静止小球正碰。 关于碰后的速度 下面哪些是可能的: ( )A 4/3 米/秒; B 1 米/秒,v 3、 2=;C 1 米/秒,v 2=3 米/秒; D 4 米/秒,v 2=4 米/ 秒。 6、物体的质量为 m=2.5 止在水平地面上。 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系数 =体受到与地面平行的拉力 F 作用,F 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那么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前 2 s 物体静止不动,因拉力 F 小于摩擦力B 6 s 内,拉力 F 对物体的冲量大小等于 50N s 内,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等于 30N s 末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12m/图所示,设车厢长度为 L、质量为 M,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车厢内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以速度 右运动,与车厢壁来回碰撞 n 次后,静止于车厢中,这时车厢的 4、速度为: ( )A 平向右;B 0;C mM),水平向右;D Mm),水平向右。 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木块,质量均为 m 木块乙的左侧固定着一个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乙静止,木块甲以速度 v 向右运动并与乙发生作用,则在甲与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A 在任意时刻,木块甲和乙组成的系统的总动量守恒B 在任意时刻,木块甲和乙组成的系统的总动能守恒C 在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甲和乙具有相同的速度D 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木块甲和乙具有相同的速度9、物体 A 和 B 用轻绳相连挂在轻弹簧下静止不动,如图(a)所示。 A 的质量为 m,B 的质量为 M,将连接 A、B 的绳烧断后,物体 5、 A 上升经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v,这时物体 B 的下落速度大小为 u,如图( b)所示,在这段时间里,弹簧弹力对物体 A 的冲量等于( ) u 量相同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 的人静止在 A 车上,两车都静止,当这个人自 A 车跳到 B 车上,接着又跳回 A 车上,相对 A 车静止,则 A 车的速率:A 等于零; B 小于 B 车的速率; C 大于 B 车的速率; D 等于 B 车的速率。 选做 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小车,两小车之间夹一根压缩的轻质弹簧,弹簧与小车不相连,两车用手按住保持静止,则( )A 两手同时放开甲、乙两车, 总动量始终为零B 甲车稍先放开,乙 6、车稍后放开,总动量指向甲车一边C 乙车稍先放开,甲车稍后放开,总动量指向甲车一边D 两车稍前、稍后放开,在两车都放开后,两车的总动量守恒选做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 B 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 A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 ,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二、实验题(17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答题。 11(12 分)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7、质量为 钢球 A 用细线悬挂于 O 点,质量为 钢球 B 放在离地面高度为 H 的小支柱 N 上,O 点到A 球球心的距离为 L,使悬线在 A 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夹角为 ,A 球释放后摆到最低点时恰与 B 球正碰,碰撞后,A 球把轻质指示针 移到与竖直线夹角 处,B 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 D,保持 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 B 球的落点。 (1)图中 S 应是 B 球初始位置到 的水平距离。 (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应测得的物理量有。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 A 球、B 球的动量:P A=。 P A/=。 P B=。 P B 8、/=。 12、(5 分) 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以下操作哪些是正确的A在安装斜槽轨道时,必须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B调节小支柱时,应注意使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球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且使小支柱到斜槽末端的距离等于小球直径C白纸铺到地面上后,实验时整个过程都不能移动,但复写纸不必固定在白纸上D复写纸必须要将整张白纸覆盖三 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总质量为 M 的火箭竖直上升至某处的速度为 v,此时向下喷出质量为 m,相对地的速度为 u 的气体 n 次,此后火箭的速度为多大?14、 9、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 的玩具蛙,蹲在质量为 M 的小车的细杆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若车长为 L,细杆高为 h,且位于小车的中点,试求:当玩具蛙最小以多大的水平速度 v 跳出时,才能落到桌面上。 1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有一辆质量为 M 的小车,车身长为 ,一个质量为 m 的 与车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现给质点 A 以水平速度 右运动,设 A 与小车的前后档板碰撞中动能不损失。 求:(1)质点 A 和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速度是多大。 (2)质点 A 相对小车静止前与小车前后档板碰撞的总次数是多少。 ( 提示:每碰一次相对小车滑行 L,碰 n 次,则相对车滑行 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10、有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射入木块,若子弹对木块的作用力恒为 f,子弹穿过木块 A 和 子弹穿出 A,B 如图所示,质量 M=3.5 小车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靠近桌子处,其上表面与水平桌面相平,小车长 L=左端放有一质量为 0.5 滑块 Q。 水平放置的轻弹簧左端固定,质量为 1 小物块 P 置于桌面上的 A 点并与弹簧的右端接触。 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 P 缓慢推至 B 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时,推力做的功为 J,撤去推力后,P 沿桌面滑到小车上并与 Q 相碰,最后 Q 停在小车的右端,P 停在距小车左端 0.5 m 处,已知 距 点离桌子边沿 C 点距离 0 与桌面间动 11、摩擦因数 ,P、Q 摩擦因数 ,(g=10 m/s 2)求:(1)P 到达 C 点时的速度 (2)P 与 Q 碰撞后瞬间 Q 的速度大小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选做1选做2C B B D C B 二、实验题11. (1)落点 (2)m A;m B; ; ;H; L;S。 (3) ( ; 0 L)2. 三 火箭的末速度为 初速度方向为正,火箭初动量为 末动量为( 1, n 次喷出气体动量为根据动量守恒: 1解得 MV+( 玩具蛙跳出后小车速度为 取向左为正,系统水平动量守恒:0 得 V1= 两者相对速度为 V+=(M+m)v/M 玩具蛙下落时间 t=(2h/g 12、)1/2 故(M+m)v/M (2h/g) 1/2 L/2 时,能落回桌面。 解 得 V2(M+m) )设共同速度为 据动量守恒 m+M)解得共同速度为 m+M)(2)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做负功,动能逐渐转化为内能损失的动能为 -(m+M)=(m+M) = (m+M) (3 分)故碰撞的次数为 n=S/L= (m+M)子弹穿过 A 时 共同速度为 =(mA+1 A 的速度为 V1=mA+ 设子弹穿过 B 时 ,B 的速度为 (4 分)所以 B 的速度为 V2=mA+ 选做题. 解:(1)对 P 由 AB C 应用动能定理,得21211)((2)设 P、Q 碰后速度分别为 v1、车最后速度为 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由能量守恒得,2112112122 解得, 2当 时, 不合题意,舍去。 32 21/5 与 Q 碰撞后瞬间 Q 的速度大小为。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分突破 动量
相关推荐
1、 牛顿定律错题集 一、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平衡,失重和超重等概念和规律。 其中重点内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应用,这其中要求学生要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运动和力的关系”。 因此,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则是本章中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的基础。 二、基本方法 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
1、- 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1(2010福州模拟)对质点运动来讲,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B运动轨迹对任何观察者来说都是不变的C当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其速度也一定逐渐减小D作用在质点上的所有力消失后,质点运动的速度将不断减小解析: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A 正确
1、(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009浙江高考)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
,千百成峰。 凭借 争着 向 轩,高; 邈,远。 这里都用做动词,争高,比远。 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冷之意的树 两岸 泉水 激 石, 泠泠 作响; 好鸟 相鸣 , 嘤缨 成 韵。 蝉则千 转 不 穷 , 猿则百叫无 绝。 冲击 尽 美丽的鸟 相向和鸣 停止 形容水声清越 鸟鸣声 和谐的声音 通“啭” 鸢飞 戾 天者,望峰 息心 ; 经纶 世务者, 窥 谷忘反。 横 柯 上 蔽 ,在昼 犹 昏;
1、- 1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如图实66 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我们选 N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出一些计算打 N 点时纸带下落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T 为打点周期) ()图实66AN 点是第 n 个点,则 vN 点是第 n 个点,则 vNg(n1) TCv N12TDv N1 12体下落的实际加速度小于 g,不能采用公式 v算打 N 点时纸带下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