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第一阶段 专题一 第4讲 专题特辑 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内容摘要:
1、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1(2012广东高考)如图 1 所示,飞船从轨道 1 变轨至轨道 2。 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 上,飞船在轨道 2 上的( )A动能大B向心加速度大 图 1C运行周期长D角速度小解析:选 为 G m ma解得 v 2aG ,T2 , ,因为 r 增大,所以动能减小,r2 行周期变长,角速度减小,即只有 C、D 正确。 2(2012江苏高考)2011 年 8 月, “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 如图 2 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 2、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 图 2A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C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D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解析:选 行器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说明二者角速度、周期相同,则线速度 vr,因飞行器的轨道半径大,所以飞行器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A 正确;因向心加速度 a 2r,所以飞行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B 正确;由题意可知飞行器的向心力应由太阳和地球对飞行器的引力的合力提供,C、D 错误。 3(2012安徽高考)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对接前, “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 350 “神舟八号”的运 3、行轨道高度为 343 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A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 ”速度大B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 ”周期长C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 ”角速度大D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 ”加速度大解析:选 B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天体的运动看成圆周运动,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G m )2m (2f)有选项 B 正确。 4(2012重庆高考)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 O 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此可知,冥王星绕 O 点运动的()A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17B角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17C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 7 4、 倍D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 7 倍解析:选 A两星绕连线上某点稳定转动,则转动周期和角速度相同,根据两星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两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相互作用力,有 ,解之得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线速度4221R2 7vR , ,C 选项错误;因两星向心力均由大小相等的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提17供,D 选项错误。 5(2011山东高考改编)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解析:选 A对同 5、一个中心天体而言,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就越长,A 正确。 第一宇宙速度是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线速度,B 错。 由G 得轨道半径大的天体加速度小, C 错误。 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的正上空,不 错。 6(2012北京高考)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解析:选 B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恒量,可知当圆轨道的半径 R 与椭圆轨道的半长a 6、相等时,两卫星的周期相等,故 A 项错;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在关于长轴对称的两点速率相等,故 B 项对;所有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均相等,故 C 错;沿不同轨道运行的卫星,其轨道平面只要过地心即可,不一定重合,故 D 错。 P 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绕月飞行,如图 3 所示,若卫星的质量为m,远月点 Q 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 h,运行到 Q 点时它的角速度为 ,加速度为 a,月球的质量为 M、半径为 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引力常量为 G,则卫星在远月点时对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B 图 3 Dm(Rh) 2 h2解析:选 星在远月点对月球的万有引力提供 7、向心力得 G A 错 h2误,B 正确;又在月球表面有: G 得 2g,代入 F 得 F h2,故 C 正确;又卫星绕月球沿椭圆轨道运行,故 D 错误。 h28 “探路者”号宇宙飞船在宇宙深处飞行过程中,发现 A、B 两颗均匀球形天体,两天体各有一颗靠近其表面飞行的卫星,测得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天体 A、B 的质量一定不相等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C天体 A、B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D天体 A、B 的密度一定相等解析:选 设某天体有卫星绕其表面旋转,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 m R,那么该天体的平均密度为 ,卫星的环绕速度 v 2V 面的重力加速度 8、gG G ,所以正确答案是 C、D。 量为 m 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月球质量为 M,月球半径为 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引力常量为 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A线速度 v B角速度 行周期 T2 D向心加速度 a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G mam Rm R,再结2 解得相关物理量后可判断 A、C 正确。 a、b、c、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 处于地面附近的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 4 所示,则有( )图 4A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 9、力加速度 gB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Cc 在 4 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6D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 20 小时解析:选 B对 a: F N 故 ag,A 错误;由 v ,b 的速度最大,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B 正确;c 为同步卫星,4 小时,故 4 小时转过的角度为 4 ,C 错误;因 d 的运动周期一定大于 c 的224 3周期,故周期一定大于 24 小时,D 错误。 11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 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 T,速度为 v。 引力常量为 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恒星的质量为星的质量为42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星运动的加速度为2 B因 vr ,所以 r ,C 正 10、确;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解得恒星的质量 M ,A 正确;因不知行星和恒星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所 错误;行星的加速度 a 2r ,D 正确。 42T2 所示,是某次发射人造卫星的示意图,人造卫星先在近地圆周轨道 1 上运动,然后改在椭圆轨道 2 上运动,最后在圆周轨道 3 上运动,a 点是轨道 1、2 的交点,b 点是轨道 2、3 的交点,人造卫星在轨道 1 上的速度为 轨道 2 上 a 点的速度为 轨道 2 上 b 点的速度为 轨道 3 上的速度为 各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 图 5Av 1Bv 1v1v3Dv 2av1 C在 a 点,由轨道 1 变到轨道 2,是离心运动,这说明 F 供 b 11、点,由轨道 2 变到轨道 3,还是离心运动,同理, v3 v 知 v1以 v1v3 正确。 2012新课标全国卷)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 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一矿井深度为 d。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 B1dR )2 D( )2R R A如图所示,根据题意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可知:地面处的球壳对地面与矿井底部之间的环形部分的引力为零,设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质量为 M,由地球表面的物体 ,再将矿井底部所在的球体抽取出来,设矿井底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g,该,半径 rR d,同理可得矿井底部处的物体 G,且由 MV V (Rd) 3,联立解得 1 ,A 对。 M 3 43 gg 2012湖北联考)经长期观测发现,A 行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 期为 其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总存在一些偏离,且周期性地每隔 间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 如图 6 所示,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行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 B,则行星 B 运动轨道半径为( ) 图 6ARR 0 BR R 03 R 0 DRR 03 t0 3 AA 行星发生最大偏离时,A、B 行星与恒星在同一直线上,且位于恒星同一侧,设行星 B 的运行周期为 T、半径为 R,则有: ,所以 T ,由2T ,解得:RR 0 , A 正确。 3。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第一阶段 专题一 第4讲 专题特辑 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