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随堂练习 动能 动能定理内容摘要:
1、第 2 讲 动能 动能定理1一个 25 小孩从高度为 3.0 m 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 2.0 m/s.取 g10 m/s 2,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合外力做功 50 J B阻力做功 500 J C重力做功 500 J D支持力做功 50 力做功 WG25103 J750 J,C 错;小孩所受支持力方向上的位移为零,故支持力做的功为零,D 错;合外力做的功 W 合 E k0,即 W 合 2522 12 12J50 J,A 项正确; 阻 E k0,故 W 阻 50 J50 J700 J,B 项错12误答案:29如图 529 所示,质量为 m 的小车在 2、水平恒力 F 推动下,从山坡( 粗糙)底部 A 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 h 的坡顶 B,获得速度为 v,间的水平距离为 s,)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 B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D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2解析:小车克服重力做功 W Gh 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小车受到的合力做的功等于小车动能的增加,W 合 E k 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W 合 W 推 W 重12W 阻 以推力做的功 W 推 阻 W 重 阻 ,C 选项错12 12 12误;阻力对小车做的功 W 阻 推 W 重 s, D 选项正确12 12答案:210如图 5210 所示,在抗洪救灾中,一架直升机通过绳索,用恒力 F 竖 3、直向上拉起一个漂在水面上的木箱,使其由水面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考虑空气阻力而不考虑空气浮力,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力 F 所做功减去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B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C力 F、重力、阻力,三者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动能的增量D力 F 和阻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机械能的增量解析:对木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由动能定理:F fE k 故 C 对由上式得:W F E k E kE pE 错 D 对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知 B 对,故 B、C、D 对答案: 5211如图 5211 甲所示,一质量为 m1 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 A 点, 4、从 t0时刻开始,物块在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 F 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第 3 s 末物块运动到 B 点且速度刚好为 0,第 5 s 末物块刚好回到 A 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2,g 取 10 m/:(1)A、B 间的距离;(2)水平力 F 在 5 s 时间内对物块所做的功解析:(1)由图乙可知在 35 s 内物块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由 B 点匀加速运动到 A 点,设加速度为 a,A、B 间的距离为 s,则有 Fa F 101m/ m/s2,s )设整个过程中水平力所做功为 块回到 A 点时的速度为 动能定理得:2v 224 A 21)4 m(2)24 212如图 521 5、2 所示,倾角为 的粗糙直轨道,光滑的圆弧轨道,好在 B 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 m 的物体 (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 P 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 P 点与圆弧的圆心 O 等高,物体与轨道 的动摩擦因数为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 道上通过的总路程;(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 E 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D,释放点距 B 点的距离 L应满足什么条件解析:(1)因为摩擦始终对物体做负功,所以物体最终在圆心角为 2 的圆弧上往复运动对整体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 s0,所以总路程为 s )对 BE 过程 ) 12 6、 2 得对轨道压力:F N(32)(3)设物体刚好到 D 点, 则 mg L) 12 2得应满足条件:L 22( )答案:(1) (2)(32)3) 22( )1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到停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 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C质量大的物体滑行时间长 D质量小的物体滑行时间长解析:物体的动能全部用来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有 l ,质量小,滑行距 t ,质量小,滑行时间长个木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个水平飞来的子弹射入此木块并深入 2 相对于木块静止,同时间内木块被带动前移了 1 子弹损失的动能、木块获得动能以及子 7、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三者之比为()A312 B32 1 C213 D231解析:设子弹深入木块深度为 d,木 块移动 s,则子弹对地位移 为 ds;设子弹与木块的相互作用力为 f,由动能定理,子弹损失的动能等于子弹克服木块阻力所做的功,即E1f( ds) ,木 块所获得的动 能等于子弹对木块作用力所做的功,即 E2子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为 E 2即三者之比为(ds) sd313(2010江门模拟)起重机将物体由静止举高 h 时,物体的速度为 v,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A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增量B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C拉力对物体所做的 8、功,等于物体势能的增量D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大于物体势能的增量解析:根据动能定理 Gm ,WG所以 WF 正确,B 、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D 错误答案: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 h 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 2 倍,在下落至离地高度 h 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 2 倍,则 h 等于()A. B. C. 小球上升离地高度 h 时,速度 为 面上抛 时 速度为 落至离地面高度h 处速度为 空气阻力为 0 12 21 12 20又 21下降阶段:h)f( Hh) 12 2由上式联立得:h 213如图 5213 9、所示,一轻弹簧直立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 的小球从距离弹簧上端 B点 h 高处的 A 点自由下落,在 C 点处小球速度达到最大 示 B、C 两点之间的距离;E k 表示小球在 C 处的动能若改变高度 h,则下列表示 h 变化的图象和 h 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解析:由题意“在 C 点处小球速度达到最大 ”,可知 C 点是平衡位置,小球受到的重力与弹力平衡,该位置与 h 无关, B 项正确;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x 0)E p E k,12 2弹性 势能 判断出 C 项正确答案:214如图 5214 所示,在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 a 点,质量为 m 的物块( 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 10、下滑,经圆弧最低点 b 滑上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在 b 点与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物块最终滑至 c 点停止若圆弧轨道半径为 R,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滑到 b 点时的速度为 B物块滑到 b 点时对 b 点的压力是 3c 点与 b 点的距离为 D整个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损失了 块滑到 b 点时,v ,A 不正确在 b 点,12 2mgm , 正确从 a 点到 c 点,机械能损失了 正00, s ,C 正确215如图 5215 所示,一块长木板 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 B 上放一物体 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 B,由于 A,B 间摩擦力的作用,A 将在 B 上滑动,以 11、地面为参考系,A 和B 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A外力 F 做的功等于 A 和 B 动能的增量BB 对 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 A 的动能的增量CA 对 B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 B 对 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D外力 F 对 B 做的功等于 B 的动能的增量与 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解析: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 B 对 A 的摩擦力,对 A 物体运用动能定理,则有 B 对 于 A 的 动能的增量,即 B 对 A 对 B 的摩擦力与 B 对 A 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 A 在 B 上滑动,A,B 对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等,C 错对 B 12、物体应用动能定理,W FW f W f,就是外力 F 对 B 做的功等于 B 的动能增量与 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D 对由前述讨论知 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 A 的动能增量(等于 B 对 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不等,故 A 错答案:216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在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有某人骑车以 500 J 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 5216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A200 J B250 J C300 J D500 自行车与路面的摩擦阻力为 图可知,关闭自动充电装置时,由 动能定理得:0E F f得 50 N,启 动自充电装置后,自行车向前滑行时用于克服摩擦做功为:WF 00 J,设克服电磁阻。高考一轮复习随堂练习 动能 动能定理
相关推荐
1、1三 考前应试指导,不比能力比状态同学们: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千日磨一剑,到了上战场证明自己的时候啦。 面对人生的这一重大时刻,你要保持稳定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只要以一颗平常心正常发挥就一定能够笑傲考场。 临考之前,专家给你以下建议:迟到,确认考场、座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意外发生,防止迟到,建议同学们要在 6 月 6 号下午到考场“踩点”
1、三、电场与磁场牢记主干,考场不茫然1库仑定律F场强度的表达式(1)定义式:E)计算式:E)匀强电场中:E势差和电势的关系 A B 场力做功的计算(1)普适:W )匀强电场:W容的定义式C 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培力大小FB、I 、L 相互垂直)9洛伦兹力的大小F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1)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m 4 22)圆周运动的半径 r 、周期 T。 度选择器如图 23
1、高考仿真检测(二)(满分 110 分,限时 6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也归功于他们采用了正确的物理方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保温训练,考场信心增1某运动员比赛时采用蹲踞式起跑,在发令枪响后,左脚迅速蹬离起跑器,在向前加速的同时提升身体重心。 如图 1 所示,假设质量为 m 的运动员,在起跑时前进的距离 x 内,重心升高量为 h,获得的速度为 v,阻力做功为 W 阻 ,则在此过程中( )图 1A运动员的机械能增加了 动员的机械能增加了 动员的重力做功为 W 重 动员自身做功 W 人 阻12解析:选
1、高考仿真检测(五)(满分 110 分,限时 6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在物理学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