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名师对话第一轮复习资料 课时作业8内容摘要:
1、课时作业( 八)(分钟: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7 分,共 70 分)1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推力 F 作用下开始运动,推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 0t 1 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描述是( )A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C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大解析由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分析出,由 F 合 :F 先增大后减小,则 a 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物体做变加速运动,A 、D 选项错在 0 的方向不变,F 与 物体始终做加速运动答案图所示,车内绳 绳 住一小球,平,车由原来的静止状态变为向右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仍处于 2、图中所示的位置,则()A、拉力都变大B拉力变大,拉力变小C拉力变大,拉力不变D拉力不变, 拉力变大解析如图所示,车加速时,球的位置不变,则 拉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仍为等于重力 G,即 ,故 右的加速度只能是由 上增加 以 D 正确答案2010山东高考)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不滑连接图乙中v、a、f 和 s 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解析本题考查了图象问题,对于该问题要寻找规律,写出表达式,然后判断物体在两个过程中都做匀变速运动,由此可知 A、B、D 选项不正确由 3、 知, C 选项正确答案2011湖南宁乡一中第一次月考)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 A、B 用一轻弹簧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B 木块由档板 C 挡住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 拉动木块 A,使木块 A 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研究从力 F 刚作用在 A 木块的瞬间到木块 B 刚离开档板的瞬间这一过程,并且选定该过程中木块 A 的起点位置为坐标原点,则如图所示图象中能表示力 F 和木块 A 的位移 x 之间关系的是( )解析要使木块 A 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的合外力应恒定不变在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之前,弹簧的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并随着 A 的位移的增大而减小, 4、所以,此过程中,力 F 逐渐增大弹簧长度等于原长时,弹力为 0,此后弹力反向并随着 A 的位移的增大而增大,这一过程中,力 F 也逐渐增大又因 F 刚作用于 A 不可能等于 0,故选 A.答案2011揭阳市第一次模拟)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 m 的物体 A 和 B,由轻绳和轻弹簧连接绕过不计摩擦力的定滑轮,系统静止,将另一质量也是 m 的物体 C,轻放在 A 上,在刚放上 A 的瞬间()AA 的加速度是 和 B 的加速度都是 0CC 对 A 的压力为 对 A 的压力为 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在 C 刚放在 A 上的瞬间轻弹簧的形变量保持不变,对 B 受力分析可知弹簧的弹力仍然平衡它的重力,B 5、 的加速度为零;分析轻绳可得拉力保持不变与 A 放上 C 之前等大: T A、C 整体设加速度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2maa ,A 正确,B 错误;设 C 对 A 的压力为 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的支持力 F NF N,隔离 C 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NF NF N,误案水平力 F 拉着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力 F 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 是从 刻开始减小的,t 2 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好变为零BF 是从 刻开始减小的,t 3 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好变为零CF 是从 刻开始减小的,t 2 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好变为零DF 是从 刻开始减小的,t 3 6、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好变为零解析当物体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不变,由于在时刻 明 体在 力 F 与摩擦力大小相等,又因为拉力F 最初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可以推知拉力是在 答案2011北京理综)“蹦极” 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 F 的大小随时间 t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 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Ag B2g D4g解析本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考查考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从图象可知,当人最后不动时,绳上的拉力为 大拉力为 此最大加速度为35 35 95F0mgmga 7、2g,B 正确95答案2011三明月考)如右图所示,一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水平横杆,左边有一轻杆与竖直方向成 角与横杆固定,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边用一根细线吊一质量相等的小铁球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 角,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杆对小铁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B轻杆对小铁球的弹力方向沿着轻杆方向向上C轻杆对小铁球的弹力方向既不与细线平行也不沿着轻杆方向D小车匀速运动时 解析设细线对小铁球的弹力为 F 线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线 线得: ,设轻杆对小铁球的弹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大小为 F 杆 ,由 杆 杆 得:,可见轻杆对小 正确,B、C 错误;当小车匀 8、速运动时, 0,故 D 错误答案2011莆田模拟)如图所示, A、B 、C 三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2m、3m,B 球带负电,电荷量为 q,A、C 球不带电(不考虑小球间的静电感应),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将三个小球连接起来悬挂在 O 点,三个小球均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 )A静止时,A、B 球间细线的拉力为 5mg止时,A、B 球间细线的拉力为 5mg断 O 点与 A 球间细线瞬间,A、B 球间细线的拉力为 断 O 点与 A 球间细线瞬间,A、B 球间细线的拉力为 析静止时由受力分析可知 A、B 球间细线的拉力为 F5mg选项 A 对,B 错;O 点与 A 球间细 9、线剪断的瞬间,由于 B 球受到向下的电场力,故 A、B 球的加速度大于 C 球的加速度,B、C 球间细线将处于松弛状态,故以 A、B 球为研究对象有:3mg3 A 球为研究对象有:得:F 选项 C 对、答案2011大连测试)如图所示,质量为 10 物体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轻质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 5 N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 1 m/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则(g10 m/)A物体相对小车仍然静止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增大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体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解析由于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可见,小车对物体提供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5 N,且物体和小车间的最大静 10、摩擦力 N;若小车以 1 m/弹簧还处于拉伸状态,其弹力不变,仍为 5 N,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fma,f5 Nf m,则物体相对小车静止,弹力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不变,确答案选择题(共 30 分)11(15 分)(2011菏泽统测)如图所示,一根劲度系数 k 200 N/m 的轻质弹簧,拉着质量为 m0.2 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倾角为 37的斜面匀加速上升,此时弹簧伸长量x09 t 1.0 s 内物体前进了 s0.5 m 求:(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2)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g10 m/s 2,706,7 解析(1)根据运动学公式:s a 1.0(m/s 2)2)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情 11、况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 f 根据胡克定律得:F000 2 N解得:F fF 由 F 答案(1)1.0 m/s 2(2)15 分)(2011潍坊抽测)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通过滑块压缩 0.4 m 锁定 t0 时解除锁定释放滑块计算机通过滑块上的速度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 为曲线,为直线,倾斜直线 t0 时的速度图线的切线,已知滑块质量 m2.0 g10 m/s 1)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弹簧的劲度系数. 解析(1)从题中图象知,滑块脱离弹簧后的加速度大小 m/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解得:2)刚释放时滑块的加速度 m/0 12、 m/s 2mg解得:k175 N/m答案(1)2)175 N/2011太原模拟)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最震撼人心的节目当数白云之帆篇章,是由地面上近 1400 人用绳索拉着的 180 名演员上演“空中飞人”钟的时间里,180 名塔沟武校的武林小子在帆屏上时而俯冲而下,时而攀缘升空,演绎了一场世所罕见的惊险、刺激却又浪漫、温馨的节目现在把他们某次训练过程中的情节简化成如下模型:如图所示,地面上的人通过定滑轮用轻绳将质量 m60 演员从静止竖直向上拉高 24 m,用时 t6 s,演员在竖直方向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在高空其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为 15,忽略滑轮的质量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求演员在匀加速上升过程中轻绳对地面上的人的拉力为多少。 (g10 m/s 2)解析设演员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过程中所用时间分别是 速度大小分别为a 和 5a,因为匀加速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的初速度所以 又因为 t1t 26 s,得:t 15 st 21 sh 512 21 12 2代入数据得:a1.6 m/s 2演员在匀加速上升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mg得:T696 N轻绳对地面上的人的拉力为 FT696 N答案696 N。高考与名师对话第一轮复习资料 课时作业8
相关推荐
1、课时作业( 三)(分钟: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7 分,共 70 分)1(2011江西师大附中、临川联考) 下列所给的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物体不会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解析考查运动图象规律A 为 st 关系,图线与 t 轴相交的两个时刻即为相同的初始位置,说明物体回到了初始位置;B、C 、D 选项中的图象均为 vt 图象,要回到初始位置,需看 t
1、第 3 讲 专题 电阻的测量方法1(2009绍兴一中模拟)某电阻额定电压为 3 V(阻值大约为 10 )为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A电流表 程 300 阻约 1 ) B电流表 程 ,内阻约 )C电压表 程 ,内阻约 3 D电压表 程 ,内阻约 5 滑动变阻器 大阻值为 50 ) F滑动变阻器 大阻值为 500 )G电源 E(电动势 4 V,内阻可忽略) H开关
B C 向它的对边 所在直线 作垂线 , 顶点 和 垂足 D 之间的 线段 叫做 三角形 这边的高 , 简称 三角形的高。 0 1 2 3 4 5 6 7 8 9 100 1 2 3 4 50 1 2 3 4 50 1 2 3 4 50 1 2 3 4 50 1 2 3 4 50 1 2 3 4 5三角形的高 合作探究的要求 : 四人一组,其中一人为记录员, 其余三人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
先准备好的三角形。 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底和高,填在表格中。 三角形 底 cm 高 cm 出示表格以及三角形。 组织学生交流,板书。 (板书在右边。 ) ②把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填写下表。 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 长 cm 宽 cm 面积 cm178。 组织学生进行转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书在左边。 ) ③ 小组讨论:。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1、第 3 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北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员陈一冰勇夺吊环冠军,其中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2315 所示位置,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 个拉力大小相等) 及它们的合力 F 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F T 增大, F 不变 BF T 增大,F 增大CF T 增大,F 减小 DF T 减小,F 不变 图 2315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