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18 物理光学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物 理 光 学一、典型例题:例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 ,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 ,这时(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解析 在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中,缝的宽度跟光的波长相差不多,在双缝分别放上红色和绿色滤光片之后,由于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相等,在光屏上不可再出现干涉条纹了,但由于满足产生明显衍射 2、现象的条件,所以在屏上将同时出现红光和绿光的衍射条纹,故正确的选项为 C。 例 2某金属在一束黄光照射下,恰好能有电子逸出(即用频率小于这种黄光的光线照射就不可能有电子逸出) ,在下述情况下,逸出电子的多少和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增大光强而不改变光的频率;用一束强度更大的红光代替黄光;用强度相同的紫光代替黄光。 解析 “正好有电子逸出” ,说明此种黄光的频率恰为该种金属的极限频率。 增大光强而不改变光的频率,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入射光子数增多而每个光子能量不变,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变,但光电子数目增大。 用一束强度更大的红光代替黄光,红光光子的频率小于该金属的极限频 3、率,所以无光电子逸出。 用强度相同的紫光代替黄光,因为一个紫光光子的能量大于一个黄光光子的能量,而强度相同,因而单位时间内射向金属的紫光光子数将比原来少,因此,逸出的电子数将减少,但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例 3把一个凸透镜的弯曲表面压在另一个玻璃平面上,让光从上方射入(图甲) ,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同心圆(图乙) ,这个现象是牛顿首先发现的,这些同心圆叫做牛顿环,解释为什么会出现牛顿环。 解析 凸透镜的弯曲上表面反射的光和下面的玻璃平面向上反射的光相互叠加,由于来自这两个面的反射的光的路程差不同,在有些位置相互加强,在有些位置相互削弱,因此出现了同心圆状的明暗相间的条 4、纹。 例 4把一个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 ,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将薄片向着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大时,条纹变疏B、将薄片远离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小时,条纹变疏C、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向着劈尖移动D、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远离劈尖移动解析 楔形空气层的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发生干涉,空气层厚度相同的地方,两列波的路程差相同,故如果被测表面是平的,干涉条纹就是一组平行的直线,如上图,当劈角为 时,相邻两条纹间等于 ,当劈角增大为 时,相邻的条纹左移至 A、C 5、纹间距变为。 设 =s,则 =s,故 = , =A。 为 ,所以 ,故劈角增大时,条纹变密。 理,当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时,易得 AC平行四边形,所以条纹向壁尖移动,且间距不变,本题选 B、C。 二、课堂练习1、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 在玻璃中传播速度较大 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的折射率较大 其光子的能量较小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2、 a、b 是两束相互平行的单色可见光,当它们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各自发生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已知折射角 r1此可以判定( )a 6、 光光子能量小;在水中 b 光波长长一些;让它们在同一双缝上发生干涉,所得相邻两条干涉条纹间距x ax b;a、b 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则 a 光的临界角小一些。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C、单色光从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子的能量改变D、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4、神光“置是我国规模最大、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利用它可获得能量为 2400J、波长 为 紫外激光。 已知普朗克恒星h=034 Js,则该紫外激光所含光子数为多少个。 (取两位有效数字)5、太阳光垂直射到地面上时,1m 2 地面 7、接受的太阳光的功率为 中可见光部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假如认为可见光的波长约为 地间距离 R=011m,普朗克恒量h=034 Js,估算太阳每秒辐射出的可见光光子为多少。 若已知地球的半径 r=06m,估算地球接受的太阳光的总功率。 6、已知锌板的极限波长 O=372原子的基态能量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量子数 n=2 跃迁到 n=1 时所发出的光子照射到该锌板上,此时能否产生光电效应。 若能,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多少电子伏。 (真空中光速 c=3108m/s,普朗克常量h=034 Js,电子电荷量 e=019 C)课堂练习答案:1、 B 2、 B 3、 A、0215、 014 个 1017。 8、型例题:例 1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解析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离核越远的轨道上运动能量越大,必须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后,电子才能从离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轨道,故 B 错。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由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力提供其向心力,即k =m ,又 ,即。 2子离核越远,r 越大时,则电子的动能越小,故 A、C 错。 高中物理资 9、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库仑力对核外电子做负功,因此电势能增大,从而判断 D 正确。 例 2 )经过一系列 和 衰变,变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023 820A、铅核比钍核少 8 个质子B、铅核比钍核少 16 个中子C、共经过 4 次 衰变和 6 次 衰变D、共经过 6 次 衰变和 4 次 衰变解析 由于 衰变不会引起质量数的减少,故可先根据质量数的减少确定 衰变的次数为:x= =642083再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定 衰变的次数 y 应满足:2x y=9082=8所以 y=2x8=4即答案 D 是正确的。 例 3氢原子从能级 A 跃迁到能级 B 时,辐射出波长为 1 的光子, 10、从能级 A 跃迁到能级 C 时,辐射出波长为 2 的光子,若 1 2,则氢原子从能级 B 跃迁到能级 C 时,将吸收还是发射光子,光子的波长为多少。 解析 因为 EB=h ,E AE C=h ,而 1 2,所以 C。 1c2 能级跃迁到 C 能级时,应辐射光子。 E AE C)(E AE B)= )=c所以。 21例 4已知氘核质量为 子质量为 的质量为 3写出两个氘核聚变成 核反应方程;23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若两氘核以相等的动能 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则反应中生成的 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 23解析 应用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不难写出核反应方程为: H 11、+ H m=2(u= =为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即转化为 和中子的动能。 若设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 m1、m 2,速度分别为 1、 2,则由动量守恒及能的转化和23守恒定律,得 m 2 2=0 世昌的博客 ,可得:(2+E)= (241(2+E)= (23二、课堂练习1、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 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下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A、 B、 C、51.0 D、54.4 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如图所示,a、b、c 分别表示氢原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三种跃迁途径,设在 a、b、c 三种跃迁过程中, 12、放出光子的能量和波长分别是 b、E C 和 a、 b、c ,则: b= a+c = + b1 b= a c E b= )A、 B、 C、只有 D、3、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氮核 N,被与磁场方向垂直、速度为 的 粒子击中714形成复合核,然后沿相反方向释放出一个速度也为 的质子,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质子与反冲核的动能之比为 17:25 质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1:5质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8:17质子与反冲核在磁场中旋转频率之比为 17:8A、 B、 C、 D、4、有一群氢原子处于 n=4 的能级上,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 13.6 朗克常量 h=0 34Js,求:这群氢原子的光谱共有几条谱线。 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的最大频率是多少。 5、科学家发现太空中的 射线都是从很远的星球发射出来的。 当 射线爆发时,在数秒钟内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在过去一百亿年内所发出的能量总和的一千倍左右,大致相当于太阳质量全部亏损得到的能量,科学家利用超级计算机对 射线的爆发状态进行模拟,发现 射线能量爆发是起源于一个垂死的星球“坍塌”的过程,只有星球“坍塌”时,才能释放这么巨大的能量,已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所需要时间为 t,地球公转周期为T,真空中的光速为 c,万有引力常量为 G,试推算出一次。高考物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18 物理光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